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93期 封面故事─ 海洋汙染的警訊



文/總編輯

遨游五大洋的海龜,體內積滿了塑膠垃圾及毒物;重視社會階級的小丑魚,因環境荷爾蒙的汙染而失序;天空遠行的海鳥也因誤食塑膠及汽球碎片,從天隕落。

再不多久,海洋塑膠垃圾的總重量將比海裏所有的魚還重。塑膠所分解的微粒,也已透過食物鏈出現在餐盤上的海鮮內。科學研究一再顯示,人類不經意所丟棄的一小片塑膠,已逐年累積成洪水猛獸,正撲向陸地上眼不見為淨的人們。

能阻止或反轉海洋汙染的逆襲嗎?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解鈴還需繫鈴人!

這有賴每位地球公民,從每人減少一根吸管、一個塑膠袋做起,當初如何累積,現在就要如何減少,沒有捷徑。

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93期館長的話


文/陳啟祥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館長)

2011年左右曾到夏威夷開會,同行者有數位本館研究同仁。夏威夷位於太平洋中,約略亞洲與美洲中間,群島地形奇特,有洶湧海岸,有深山幽谷,草木扶疏,氣候宜人。

更甚者,環境整潔,晚上門戶不閉,也看不到一隻蚊子,若非當時偶患傷風,精神不濟,不然真該到群島各處走走。

研討會中,某位學者報告有關浮泛於群島東方的大型海上垃圾漩渦,令我印象深刻:想想,我身處的夏威夷天堂,窗明几淨,一塵不染;而在不遠的海上,卻有一片綿延寬數百公里的太平洋大垃圾帶,正在那裏漩轉環遶!

人類何其自私,破壞自然生態者,莫之為甚,正所謂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本館長期發展海洋環境以及保育方面的研究,本期專欄總結海洋汙染之原因,並呈現其對生物的致命影響,盼望能起振聾發瞶之效。

研究發展不僅要造福人類,也要能永續保護自然,不然就沒意義了。海生館的研究以及教育也以此為目標。

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塑膠海洋─2018世界海洋日

圖片取自世界海洋日官網www.worldoceansday.org


文╱陳君夷


 從2002年起,每年的68日為「世界海洋日」,延續去年(2017)的主題內容,今年依然聚焦在「海洋塑膠汙染」上,究竟塑膠汙染嚴重到甚麼程度了呢?


                中途島(Midway Atoll),一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扭轉戰局、永垂史冊的地點,當時擁有世界第三大海軍的日本、以及後來躍居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雙方在此交戰的槍砲火力都沒有把中途島毀滅,反倒是1950年代後才出現的一項日常用品快讓這島上鳥類滅絕,這個日常用品,你我都非常熟悉,那就是─「塑膠」。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默默影響魚類行為的黑手─環境荷爾蒙

排行第二階級的小丑魚


文圖╱盧加真、謝鈞諭、陳德豪

(海生館副館長╱東華大學海生所教授 陳德豪博士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 盧加真、謝鈞諭)


近年來海洋汙染議題逐漸受到大眾關注,汙染物的種類有肉眼可見的石油洩漏、海漂垃圾以及體積較小的塑膠微粒。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含量少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汙染物,摸不到也看不到,但仍可能因為在環境中累積而進一步對生物造成影響。它不會直接造成生物死亡,但仍可能透過其他層面來影響生物,例如:生長、發育與行為等。

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海洋中的「塑膠微粒」

恆春風吹砂的塑膠微粒

文╱陳美琪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碩士生
(指導老師 海生館副館長╱東華大學海生所教授 陳德豪博士)

二戰後「塑膠」開始在全世界普及使用,舉凡從家庭用品、生活用品到飲食用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根據統計,其產量從1950年的170萬公噸增加到2015年約3億公噸(年產量

塑膠帶來了便利的生活,卻也形成用完就丟的生活型態,然而拋棄式的使用方式也埋下未來潛在的問題,塑膠產品所造成的汙染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汙染議題,即便在人跡罕見的地方,也可以發現塑膠的蹤跡。

而當這些垃圾進入了海洋,我們通常稱它為海洋廢棄物(MARINE LITTER)。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其定義為「遭人為處置、丟棄、或遺棄進入海岸或海洋環境的任何持久性、人造或加工的固體」。而這些海洋塑膠廢棄物經過一段時間會分解成更小的單位,我們稱它為「塑膠微粒」。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海洋「塑膠濃湯」

塑膠垃圾隨著世界洋流系統旋繞著


文圖╱曾柏軒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研究生
(指導老師:海生館企劃研究組 柯風溪博士)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政府也大力推行減塑政策,例如原本超市及手搖飲料店的塑膠袋從免費附上變成要花錢購買,隨插即吸的塑膠吸管也即將被禁用,而環保餐具更蔚為一種新風潮。到底塑膠製品對我們的環境有多大的影響呢為何禁用如此方便的拋棄式塑膠製品?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慢性中毒的海龜─淺談綠蠵龜體內的多氯聯苯

臺灣及附近島嶼為海龜的重要棲地,圖為一隻休憩於小琉球的健康綠蠵龜(盧可立攝)

文圖╱盧可立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研究生
柯風溪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企劃研究組 研究員

擁有Formosa之稱的寶島臺灣,不但是座美麗的島嶼,同時也是海龜的重要棲息地。在世界的七種海龜之中,寶島臺灣就可以發現其中的五種海龜,並以綠蠵龜最常被發現,而在蘭嶼、小琉球、澎湖群島以及臺灣本島都有綠蠵龜的產卵地呢!

然而根據林務局的調查,目前擱淺海龜的數量有逐年攀升的趨勢,為了探究可能的因素,海生館柯風溪老師以環境有機毒物分析的專業,率領其實驗室團隊扮演起了海洋界的工藤新一,調查一個可能間接殺死海龜的重要嫌疑犯─多氯聯苯。


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天降殺手─高空氣球危害海洋生物

免費照片來自: Pixabay/idanberger  https://Pixabay.com/  http://goo.gl/hDycqn


文╱陳勇輝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助理研究員

天上來的危害

卡通影片「天降奇蹟」中老爺爺使用大量的氣球,將老屋升上天,隨著大氣氣流四處雲遊,雖然飛行歷程精彩萬分,但飛行屋因氣球破裂,最終還是降落到陸地上。

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0%,飛上天的氣球掉落大海的機會明顯比陸地上高出許多。這些慶典用鮮豔的氣球塑膠破碎片,很容易成為海洋垃圾之一,不僅汙染海洋,同時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命。


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海洋漁夫(3) 躄(ㄅㄧˋ)魚

幾隻小蝦的觸鬚還露出白斑躄魚的嘴巴外


文圖╱陳文德(阿德蝸)
屏東民生國小教師

海洋漁夫的前二篇藤壺和瓷蟹都是用「網」來捕捉食物,但本篇介紹的躄(ㄅㄧˋ)魚卻是用「釣」的方式來引誘獵物「自投羅網」。

躄魚為躄魚科Antennariidae魚類的通稱,躄魚廣泛分佈在泛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在臺灣恆春半島、東北角及澎湖、蘭嶼、綠島等珊瑚礁環境和沿岸泥沙海底都有牠們的蹤跡。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臺灣新紀錄物種介紹—麗頰低鼬鳚(ㄨㄟˋ)


上兩圖─麗頰低鼬鳚新鮮樣本照


文圖╱何宣慶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 副研究員

鼬鳚目包含相當多的物種,同時也是少數能擴散到世界各個角落的一群魚類。牠們出現在淺海珊瑚礁區、淺海砂泥底乃至陸域的淡水洞穴以及深海近八七千公尺的深海。

牠們的體態相當多變,從粗短到細長都有,小至數公分,大至超過一公尺,部分物種甚至沒有眼睛。不僅如此,牠們也演化出魚類罕見的體內受精及胎生的特性。

偶然之下,我們在東港漁港的下雜魚堆中找到一公一母的鼬科樣本,牠們屬於胎生中的深鼬科,經鑑定為麗頰低鼬鳚 (Cataetyx lepidogenys)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游・行》─ 行?不行?特展幕後故事(下)

成群跳躍的飛旋海豚(陳玟心攝)

文圖╱蕭美足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 技士

運動三兄弟-肌肉、神經、骨骼

在策展過程中,經常要思考如何利用與時俱進的相關科技,讓民眾更易了解特展傳達的內容,尤其是科學內容。此展即是利用製作簡單易懂的動畫讓民眾「看懂」肌肉、神經、骨骼是如何運作,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大腦會發出指令,如何透過神經傳導,使肌肉收縮,牽引骨骼產生各式各樣的動作。

生物因為構造的不同而有變形運動、鞭毛運動、纖毛運動和肌肉運動等。像變形蟲和白血球就是靠有方向性的細胞質流動變形達到運動的目的。眼蟲和精子的運動構造是鞭毛,草履蟲游動和雙殼貝濾食是纖毛運動,魚、蝦、蟹、貝的移動就是典型的肌肉運動。

藉由動畫影片、模型與標本詳細為民眾介紹運動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