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海洋漁夫(3) 躄(ㄅㄧˋ)魚

幾隻小蝦的觸鬚還露出白斑躄魚的嘴巴外


文圖╱陳文德(阿德蝸)
屏東民生國小教師

海洋漁夫的前二篇藤壺和瓷蟹都是用「網」來捕捉食物,但本篇介紹的躄(ㄅㄧˋ)魚卻是用「釣」的方式來引誘獵物「自投羅網」。

躄魚為躄魚科Antennariidae魚類的通稱,躄魚廣泛分佈在泛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在臺灣恆春半島、東北角及澎湖、蘭嶼、綠島等珊瑚礁環境和沿岸泥沙海底都有牠們的蹤跡。




躄魚之所以能成為海洋裡的「釣手」,是牠們的第一背鰭特化成一根細長,像釣竿狀的「吻觸手」,頂端還長有類似釣魚用誘餌的「釣餌」。躄魚不獵食時,這「釣竿」是「收起來」的,它會平貼在躄魚的背部【圖1】。

白斑躄魚靜靜等待獵物出現

但,當有獵物出現時,躄魚會先不動聲色的接近,然後,直盯著牠看,再將「釣竿」擺出來引誘獵物上當【圖2】。

白斑躄魚正在「誘釣」獵物前來覓食

躄魚的嘴巴很大,加上鬆弛的皮膚讓牠們得以吞下體型大的獵物或同時吞食數隻較小的動物,是個標準的貪吃鬼【圖3】。

幾隻小蝦的觸鬚還露出白斑躄魚的嘴巴外

有些種類的體色還會隨環境改變,讓牠們具有擬態的能力,以方便隱身在環境中。躄魚會發展出這種掠食模式,主要跟牠們的游泳能力有關,魚能游動靠的是身體肌肉的左右擺動(含尾鰭)、魚鰭的揮動和魚鰓孔向後噴水來前進。

如果魚只是悠哉的慢慢游著或懸浮在原地,那胸鰭的揮動就可以控制魚的轉向和穩定身體。但當牠們需要瞬間快速移動來躲避敵害或追趕獵物時,一定是以身體左右擺動為主要的前進方式。

不過,躄魚的游泳能力不佳,牠們平常的移動靠的是強壯、足狀的胸鰭和腹鰭在礁岩間或海底上爬走【圖4】,這看起來就像有四條腿一樣,所以,躄魚有五腳虎(加上具有輔助支撐的尾鰭)這樣的俗稱。正是躄魚行動緩慢,不像其他魚類一樣有追逐獵物能力,才成了本文的主角。

躄魚強壯的胸鰭足以將自己的身體撐起

躄魚因為外型奇特,動作滑稽古怪,具水族觀賞的價值【圖5】,成了被捕捉的對象,特別是體色鮮艷漂亮的種類,在野外已出現過度捕撈的生存危機。

觀賞用的條紋躄魚為全球性的物種

另外,在深海砂泥底質環境也有其他躄魚棲息活動著,像單棘躄魚科Chaunacidae的阿部單棘躄魚Chaunax abei【圖6】就是體色美麗的深海躄魚。

阿部單棘躄魚身上散布著黃色圓點

不過,躄魚不是海洋裡唯一會「釣魚」和「走路」的魚類,和躄魚同屬鮟鱇目Lophiiformes的鮟鱇科魚類(俗稱鮟鱇魚)也都有這樣的特性。

像漁市場常見的黑口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圖7】,就是較常見的種類。黑口鮟鱇的身體扁平,接近圓盤狀,可食用,具有經濟價值,牙齒銳利且有張大嘴的牠們是海底凶狠的肉食性魚類。

黑口鮟鱇的外表醜陋,還真有點像外星生物

至於和鮟鱇魚外觀近似且棲息環境差不多的棘茄魚Halieutaea stellata【圖8(屬蝙蝠魚科Ogcocephalidae)也具有一隻這樣的「釣竿」,只是它較短小不明顯。因為棘茄魚不具食用價值,所以常可在下雜魚堆發現,只要摸摸牠的腹部,大約就可知道棘茄魚過去幾天吃了什麼東西,蟹類的背甲和貝類的殼因為較難消化,常可完整的從死亡的棘茄魚肚內挖出。

棘茄魚的身體幾近圓盤狀,比黑口鮟鱇還要扁平。

食用黑口鮟鱇魚在臺灣較不普遍,但對很愛吃海鮮的日本人來說,卻是可以和河魨料理分庭抗禮的美味食材。不過,吃鮟鱇魚卻不是一件愛海洋的事,原因不是怕鮟鱇魚被吃完,破壞了海洋的食物鏈,而是人們捕捉鮟鱇魚的方式大多都「不永續」。

生活在海床上的鮟鱇魚是底棲性魚類,捕捉牠們的漁法一般是以底拖網和底流刺網為主。這樣的漁法是以「一網打盡」和「破壞海床」的方式捕撈漁獲,對海洋生物的棲地造成嚴重的傷害。

雖然,我們一般人很難去保護到底棲性的海洋生物和其棲地,但透過消費的選擇,卻是可以對海洋環境盡一分棉薄之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