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俐穎 / 基隆市私立二信高級中學
選讀:《奧秘海洋》98期
主題:如果明天,世界不再有珊瑚
我對海有種親切感,因為身為基隆人,我的生活與海密不 可分。只要有空,爸爸都會開著車,載著媽媽跟我來到基隆最長 的天然海岸——外木山海岸散心,這裡充滿著我們的美好回憶。
漫步在輕柔的海風中,話天南聊地北,或是靜靜的看著海浪湧來又退去,與爸媽的點滴回憶,因為外木山的美景,更加甜美與難忘。
欣賞海的寧靜與奔放,驚嘆海的洶湧及澎湃,深陷海無邊 無際的胸懷,所以更好奇這變化萬千的海,她底下藏著什麼樣的 世界。動畫電影總是將海底世界刻畫的五彩繽紛,熱帶魚在珊瑚 礁中穿梭,海草隨著洋流擺動著,小魚們成群結隊,海龜輕揮著 四肢前行,一切看似這麼美好,但現在的海洋,真的如同動畫中 的美麗嗎?其實不然,而且遠比想像中的可怕。
在海岸的礁石上,總是能看到許多「不速之客」。寶特瓶、 塑膠桶、漁網、保麗龍、吸管等垃圾,讓它們汙染海洋的,沒有 別人,就是我們—人類。再走近一點,來到淺海底,潛入海中, 映入眼簾的不是五顏斑斕的奇景,而是一片死寂,宛如墓園的白 化珊瑚,繁華不再,只剩幾隻小魚在周圍徘徊,彷彿在為曾經的 同伴哀悼。
白色對人類來說,代表純潔與和平,而對於珊瑚礁,卻是死亡宣告,環境汙染的最後通牒。珊瑚白化並不是顏色轉變,而是「 露出原形」。珊瑚能擁有豐富的色彩,功臣就是共生藻。牠生長 在珊瑚的體內,提供珊瑚能量,維持生長和生殖,並與其他生物 互利共生,但當環境劇烈改變時,例如海水溫度過於高溫或低溫, 共生藻無法正常運作,共生關係遭到破壞,珊瑚就會把牠趕出去; 失去共生藻的珊瑚顯露出白色的碳酸鈣骨骼,也就是珊瑚白化。 因為全球暖化,海水的溫度劇烈上升,使珊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在我原本的認知中,珊瑚就像堅固的房子,保護熱帶魚們不 受天敵攻擊,而熱帶魚覓食後的食物殘渣,也夠珊瑚飽餐一頓了, 僅此而已。
閱讀完《想像一個沒有珊瑚的世界》後,資料庫完全刷新。 珊瑚對環境敏感,被稱為「海洋環境探測器」,牠們也是沿海地 區的守護者,能將波浪能量減少97%、浪高降低84%,甚至是許 多海洋生物的搖籃。如果明天,世界不再有珊瑚的存在,會有什 麼影響?海洋生態圈將會崩塌,沒有適合的生態圈繁殖及生存, 加上人類的濫捕,魚類將會滅絕,也就沒有了多數人賴以維生的 魚類蛋白質,而我們也將永遠失去多采多姿的海洋環境。絕對不 能讓這個假設成真,但我們該如何做到? 我認為保護海洋的根本, 就是「認識海洋」。如同給予一個人幫助前,必須站在他的 立場,了解問題並對症下藥,而不是一昧地將所認為的好意, 強加到他身上。
許多民眾與海洋之間,隔著一層無知,因為無知,使我們無法站在她的立場,好好想出解決方法,所以除了節約能源、回收 落實等基本常識外,我們可以透過閱讀、參觀海生館、聆聽講座、 實地參訪等,真正的、徹底的認識生命之母——海洋。
閱讀完這些文章,我覺得與海洋的連結更深了,因為我的 生活與她密不可分,甚至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有她才有 現在。她的美好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消失,所以我們要保護海洋, 珍惜海洋,讓海水從混濁變回清澈,讓珊瑚由慘白變回繽紛。
我下定決心,再次與父母來到外木山觀賞美景的同時,我們將會觀察周遭是否有垃圾,並且將它們撿拾起來進行分類,不讓垃圾汙染海洋環境。之後如果有淨灘活動,我也會踴躍參與,雖然只是小小的心意,但希望從自身開始,進而影響周遭的人,一起保護海洋,讓未來的人們依然能看見美麗的珊瑚與自然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