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珊瑚礁魚養成記,為海洋培育下一代

 


──海生館出版中心 王玠文

──海生館生物馴養組 呂明毅


在讀這篇文章前,請先閉上雙眼想像下,如果有一天海裡再也無魚,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景象?

臺灣擁有十分豐富的海洋資源,地處亞熱帶又有黑潮流過,再加上南北兩端都有珊瑚礁分布,因此生物多樣性非常高,據統計臺灣的珊瑚礁魚群至少有兩千種,佔海水魚類的三分之二以上。在電影《海底總動員》裡出現的小丑魚「尼莫」與擬刺尾鯛「多莉」都是其中的住客,此外還有膽小害羞的花園鰻、額頭凸起的隆頭鸚哥魚、仿若畫著國劇臉譜的點荷包魚等等,這些色彩繽紛、形態萬千的魚群構成獨特又豐富的珊瑚礁生態系。海中美景吸引了無數潛水愛好者一探究竟,卻也引來不肖商人的覬覦。部分饕客與水族業者,以非法方式大量捕撈、販售,再加上為發展經濟造成的過度開發與環境污染,讓曾繁盛一時的海洋生態岌岌可危。有科學家預估,若人類持續傷害海洋環境,到了2048年,可能會面臨海裡無魚的窘境。

保護珊瑚礁資源與維持其生物多樣性已是國際間顯學。但不可否認,人類始終對能提供優質蛋白的海鮮,以及能提供觀賞價值的珊瑚礁魚有需求。而經營永續海洋,並非一昧禁絕,除了透過教育傳遞聰明吃海鮮、友善漁法等觀念外,藉由發展珊瑚礁魚類繁養殖技術以減輕人類對野外資源的掠奪,無疑是最能平衡水族產業需求,並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之一。然而,生存、繁衍雖為生物本能,但要讓生物將水族缸當作自己家,自然地在裡頭生活並傳宗接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篇文章訪問的生物馴養組主任呂明毅博士,便熱衷於突破珊瑚礁魚類的繁養技術,寫下不少將魚卵培育為成魚,並再自然產下新一代的「完全養殖」紀錄。其中有許多物種,如俗稱「飄飄」的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被暱稱為「多莉」擬刺尾鯛(Paracanthurus hepatus)、疊波蓋刺魚(Pomacanthus semicirculatus)等等都是透過其研究,在全球首次以人工方式繁殖成功。

海生館人工復育維持珊瑚礁魚類多樣性的關鍵物種裂唇魚(又名清潔魚、魚醫生或飄飄),應用無機營養鹽的方法成功培育魚苗,平均活存率9.0%,創全球首例。


讓仔稚魚在人工環境裡自然成長

「先把魚養活了,才能期待牠們人工環境裡繁殖出下一代。」呂明毅博士如此說道。不同魚種在不同生活階段所需要的照護都不盡相同,尤其仔魚更是要小心對待。呂主任就回憶起早年做實驗時,連過年也無法放鬆休息,魚苗並不耐飢餓的時間,一旦餓過頭,損壞到牠們的消化器官,後續就沒辦法分泌酵素分解食物,事後餵再多餌料也無濟於事。不同魚種適合的食物也不盡相同,比如裂唇魚的口器極小,無法食用如輪蟲、豐年蝦等一般魚類食用的餌料,因此需要為其培育適口的糧食。

除了全天候的照護外,硬體設備也很重要。被馴養的魚類在水缸裡進行吃喝拉撒等生理活動,這些排泄物與食物殘餘都會在水缸裡腐爛並產生毒素,因此建造一個能潔淨水質,並調控溶氧、水溫及鹽度的維生系統便十分重要。海生館的地理位置在海邊,可直接抽取海水供養殖之用,但海中也有許多垃圾等不必要的物質,因此也需要以過濾系統將這些有害物質隔離。而在眾多養殖細節中,最讓人頭痛的莫過於疾病問題,尤其是高密度的養殖很容易產生傳染病,所以常要使用抗生素或各類藥物預防。如同Covid-19造成的全球感染一樣,魚缸中只要有一隻魚生病,其他魚也都會遭殃。而這之中又數「白點病」最為麻煩,此疾病是由一種叫海水白點蟲(Cryptocaryon irritans)的纖毛蟲所引起的,牠會啃咬魚體,讓生物全身就會充滿小小的白點,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因水中細菌跑進體內得到敗血症而亡。珊瑚礁魚類對疾病的耐受性較低,也無法承受太大劑量的藥劑,呂主任只能從中找出合適的劑量,並從維生系統下手,以適當比例的次氯酸或者臭氧消毒滅菌。

雖然施打荷爾蒙針促使成魚產卵是水產養殖界常用的方式,但本著實驗研究的精神,呂主任仍希望能為養殖魚兒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牠們在其中自然地繁養下一代。要達成這個目標,除了前述的硬體設備外,還得要瞭解水族的生活型態,如牠居住的地點、行為模式、仔稚魚樣態等等,其中有許多面向的研究還是空白,有待研究人員一一破解。這些細節除了仰賴平日的觀察外,呂主任也會透過觀看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甚至是Youtube上的生物紀錄片,以了解生物真實的生活環境,從而模擬或複製牠們的棲所。


橈足類無節幼生,因具有大小合適、富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等優點,被公認為是相當理想的海水魚苗初期餌料,是成功培育珊瑚礁魚類仔稚魚的關鍵餌料生物。



人工繁養裂唇魚全紀錄

呂主任舉了他2019年發表並已技轉的裂唇魚為例,「牠算是我養過最難養的海水魚之一。因為牠的仔魚期生活史特別長,一般石斑魚要或笛鯛魚大約花三十多天從仔魚沉降變稚魚,但裂唇魚卻需要花費四、五十多天。在沉降之後,牠會經歷一段『變態期』,體態從透明開始轉為橘黃色,這期間牠會躲起來不吃也不喝。也因為前人從未發現過此現象,導致我和學生一度以為實驗失敗,明明前幾天還看到魚群,怎麼轉眼間連魚兒的屍體都找不到。後來在學生的細心觀察之下,才發現原來牠們不是死掉,而是像毛毛蟲要化為蝴蝶前一樣,要先經歷一個星期至十天的沉潛,之後才變態為深黑體色的稚魚樣貌。」呂主任解釋道。

裂唇魚體型雖小,但因為牠善於幫其他魚類清理皮膚、鰓蓋甚至口中的寄生蟲,因此又被稱為「魚醫生」。裂唇魚會在珊瑚礁石附近聚集為「清潔站」,不管是小雀鯛或是大石斑,都會來找魚醫生服務,有些魚群甚至會在清潔站外排隊等候看診。此外牠對污染環境的耐受力非常低,因此也是評斷珊瑚礁生態是否健康的關鍵物種。由於裂唇魚是能照護魚群健康的工作魚,所以在多數水族缸裡都能發現牠的身影。根據推估,每年全世界約從海中捕撈近百萬尾的裂唇魚,雖目前族群數量仍算健康,但透過養殖技術的研發,也能緩解野外捕捉的壓力。呂主任說:「其實裂唇魚在水族市場上的價格並不高,對於民間業者來說,或許沒有繁養殖的價值。但這也是我們博物館和民間機構不同之處,研究者看的並非產業價值,而是這個物種在整個生態系裡的作用與定位。」

這條不到十公分的小魚,耗費了研究團隊十多年的努力才繁養殖成功。2010年時,研究人員曾一度創下完全養殖的裂唇魚五十三天的全球首例,但沒想到這次的成果只是曇花一現,後期的實驗再現性都不佳。呂主任向我們解釋到,裂唇魚繁養的困難在於牠的卵黃營養少,孵化後的仔魚視力又不好,無法自行攝食,再加上口器極小,因此較難獲得成長所需的養分。研究團隊在水中加入無機營養鹽,讓水中產生浮游藻類,浮游藻類再產生浮游動物的方式餵食仔魚,直到牠能自行追逐比較大的食物。實驗的成功集結了八位研究者的心血,除了呂主任本身對魚類生物學的知識外,還加上了研究浮游生物的張桂祥老師以及水質專長的孟培傑老師,以及五位研究生的協助,才掌握了穩定繁殖的技術,最後取得約9%的育成率。



「好孕」何時到?繁養海水魚的困難

9%聽起來不多,但對海水魚繁養殖來說卻是很高的成功率。淡水觀賞魚類約有90%來自人工繁殖培育,但海水觀賞魚的繁殖成功率只有110%。其原因除了海水魚的生活史外,還與牠們選擇的繁衍策略有關。75%以上的海水魚都產「浮性卵」,漂浮在海水上層,採取卵海戰術,每次產下一萬多顆卵。牠們的卵黃較小,卵的營養比較不足,只能供應生物大概兩到三天的營養,甚至要經歷一段不吃不喝的歷程,接下來小小的仔魚就要獨自開始面對自然的挑戰,可能會被大魚吃掉,若活下來也要自己覓食。而淡水魚則是採取相反模式,魚媽媽每次最多懷上一千多顆卵,並且多為「沉性卵」,有些魚甚至有照顧行為。呂主任也以在繁養裂唇魚實驗中發現的生殖行為舉例:「像裂唇魚就是終年產卵。牠們通常會保持一夫多妻的型態,平均一隻雄魚搭配有二到三隻雌魚,若雄魚不幸死亡,其中一隻雌魚便會性轉變並取而代之。雄魚就像中國古代皇帝一樣,在後宮每天寵幸不同雌魚。這樣做是因為牠們的卵非常小,很容易被其它生物吃掉,所以需要不斷地傳宗接代以提高種族延續的機率。」

雖然過程歷經艱辛,但呂主任也表示像裂唇魚這類珊瑚礁魚還是比較容易達到「完全養殖」目標。因為牠的生活史較為單純,然而像鰻魚這樣生活史複雜的魚類養殖上就更為困難。鰻魚在性成熟後會回到深海產卵,鰻魚卵孵化之後的幼苗會在海上漂流一段時間,再回到河川,待成長後再回到海中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牠們生活的海流環境、在深海的食物等都是未解之謎,也因此日本學者雖曾成功繁養,但是實驗再現性都不佳。另外有些自然環境也很難透過人為製造,如洪水會促使草魚排卵,但如此強烈的激流比較難以人工達成,因此多數養殖業者只能透過施打荷爾蒙來使其產卵。有時即使環境合適,魚群也配對成功,但就是不產卵。「像我的條紋蓋刺魚(Pomacanthus imperator)養了十幾年了,至今都還沒有『好孕』。」

為海洋培育出下一代

   呂主任也提到,目前世界的水族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每個館所都可以培育出特有的品種,彼此間互相交換,並將研發出的培育技術轉移給民間業者,以減少對野外生物的獵捕,如海生館裡展示的燕魚、黃金鰺、銀鱗鯧等都曾在呂主任實驗室研發出來,目前由BOT廠商自給自足。且多數魚群在繁殖季節來臨時就會自然產卵,雖然這些卵不一定能在展缸裡生長,但魚卵隨著每日換水排出到海中,讓海生館附近海域的生物也能藉此飽餐一頓或倖存回歸自然。

繼多莉(擬刺尾鯛,俗稱藍倒吊)後,海生館又應用無機營養鹽的方法成功培育的3個月大的高鼻魚苗,創全球首例。

雖然繁養殖的技術也隨時間推移有所進展,但離以人工養殖取代野外捕捉,甚至是補充野外生物數量仍有段距離。呂主任指出,上個世紀養殖的魚類才佔全世界漁獲生產量的10%而已,而且是以淡水魚為主。但到2018年透過繁養殖技術培育出的魚類就已經多達了八千多萬公噸,佔比高達46%,雖然這些養殖魚多以食用魚為主,但還是可以看到其技術快速地發展。然而,人工繁殖還是有許多限制與弱點。「水產養殖是高度勞力密集與高耗能的產業,為了減低人力需求,近幾年來中國就發展了AI養殖,臺灣雖然也有學者研究相關技術,但因為產業規模較小,離發展全面自動化養殖還有段距離。」

呂主任也補充說明:「人工繁殖的生物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牠們多屬近親繁殖,其遺傳多樣性較少、基因較為單一。培養出的子代可能會有比較多疾病,所以如果要促進族群繁榮的話,或許要適時讓野外族群與人工繁殖族群配對,以促進基因多樣性。另外,人工繁殖的生物因為從小在舒適圈生長,所以比較沒有天敵的概念,是溫室裡的花朵,在野外存活比較困難,或許在野放之前也必須經過訓練。」「雖然發展繁殖技術是希望能透過人工培育減少野外捕捉,並幫助物種復育,然而究其根本,生態平衡、減少棲地破壞才是根本之道。就算掌握復育技術,若是棲地仍遭受汙染與人為干預,那麼生物數量仍難以增長。」呂主任總結道。

而發展水產養殖業除了減低人類從野外捕撈與帶來經濟效益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藉由觀察魚類的生活史,了解其生長機制與需求,補足過往資訊的空白與不足。呂主任自投入養殖研究以來,便持續將養殖技術梳理為嚴謹的論文,讓人工馴養實驗能有很高的再現性。並透過國際期刊發表,甚至在如《奧秘海洋》一類的科普讀物刊出,讓後繼者在前面的實驗基礎下將研究持續下去。

我們問呂主任,從事繁養殖工作,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他回答:「耐心吧!畢竟繁養工作非常辛苦,也很繁瑣,這之間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我們也期待在未來,關於魚類繁養的奧秘能得到更多解答。


裂唇魚成長日記


1.孵化後第3天的裂唇魚仔魚,卵黃囊已消耗殆盡,僅剩油球提供能量、眼球晶體出現、胃形成,腸道開始彎曲並開口準備攝食。


2.孵化後第34天的裂唇魚仔魚,全身具有橘黃色素斑紋迷彩,準備沉降躲入珊瑚礁隱蔽處閉關渡過變態期,此時期的魚苗完全不會游動攝食。


3.孵化後第41天的裂唇魚稚魚,已完成變態期出關到處遊動活潑覓食,體呈黑褐色,且具有一道橘黃色條紋從吻部延伸至尾鰭後部。


4.孵化後第53天的裂唇魚稚魚,該橘黃色條紋已轉變為寶藍色。


5.孵化後第90天的裂唇魚稚魚,魚苗的側腹和腹部轉變為呈乳白色。


6.孵化後第130天的裂唇魚亞成魚,頭部、側腹及腹部皆呈乳白色,魚體後半部呈淺藍色,一道漸寬的黑色條紋從吻部延伸至尾鰭後部,已具有成魚的典型體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