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一步步教您養出水族清道夫,在家也能繁殖大和藻蝦!

 



文、圖──海生館生物馴養組 陳慧婷、韓僑權


魚缸裡長出過量的藻類是魚飼主們最頭痛的問題,「爆藻」不但會影響魚類與水草的生長,還會減低水族缸的美觀度。因此飼主們透過在缸內飼養會食藻的工具生物,以維護水族環境的清潔。而我們今日要介紹的「大和藻蝦」便因其清除藻類的效率很高,被用於水族箱中擔任「清道夫」,並受到廣大水族愛好者們的喜愛。

大和藻蝦(以下簡稱大和)是業界常用的俗稱,其正式名稱為多齒米蝦(Caridina multidentata,過去的學名為 C. japonica),所以也被稱為大和米蝦。牠是臺灣原生種,主要分佈在北部、東北部、東部及南部的溪流中,是一種洄游型米蝦。現在市面上所販售的大和主要都是靠野外採集得來的,近年隨著需求變高,採集也越來越頻繁,導致大和在野外的族群量越來越少。倘若可以將大和穩定、大量地進行人工繁殖,便可以減少業者進行野外採集的頻率,讓大和有足夠的時間去恢復其野外族群應有的密度。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要教大家自己在家繁殖大和的方法,若看到缸子裡的大和抱卵時也可嘗試自己繁殖看看。在進行繁養殖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生物的生活史與特性。大和難以進行人工繁殖主要是因為其洄游特性,大和的幼苗沒有游泳能力,故一出生便會隨水流流至河口沿海區域,在海中攝食並經歷數次的脫殼成長,最後成為稚蝦,等牠器官發育成熟可自行游動後,才會溯河回到淡水水域。相較於停留在原地產卵繁殖的陸封型米蝦,其幼苗出生便已是稚蝦,大和的繁殖步驟較繁瑣,難度也較高。

在進行繁殖大和前我們要先知道如何分辨公母,比較明顯的特徵有三種:第一是體型,母的會明顯比公的大,而三公分以上的大和幾乎都是母的。其次是身體上的斑紋,公的普遍只會有點狀斑紋,連線狀較不明顯,而母的則會有點狀與線狀斑紋。最後是腹甲的位置,母的腹甲因為需要抱卵所以較為圓弧,而公的腹甲則比較平坦(見圖一比較)。但以上都是成蝦才有的明顯特徵,最正確的方式就是觀察第二對腹肢的內肢,公蝦內肢明顯膨大且密生剛毛,母蝦則無 (圖二),這個特徵在幼蝦階段便可分別,缺點是需有解剖顯微鏡才較易觀察。


圖一:大和藻蝦之公母差異,紅線標住處為其腹甲之差異。

圖二:大和藻蝦公母內肢差異


有些生物在繁殖期時,飼主會為即將繁殖的愛侶打造一間套房,讓這牠們能夠專心傳宗接代。但是繁殖大和並不需要一對對分開,直接將挑選好的種蝦整群一起養就好,若公蝦比例較高還能提高母蝦的受精成功率。在母蝦成功受精後,一般會經過二到四週的抱卵階段,待蝦苗發育完全後才會釋幼,此時飼主可以透過觀察蝦卵的發育狀況,判斷何時需要把母蝦抓到燒杯待產,方便後續蒐集新生幼苗,並移至飼養缸。如圖三之左圖為抱卵初期,卵會呈奶綠色且卵上不會有黑點,隨著蝦苗吸收卵黃發育成長,卵會由奶綠色慢慢轉變為乳白色,當卵全數變為乳白色後便可準備將母蝦進行隔離,圖三右圖便為母蝦釋幼前一天所拍攝的卵,卵的顏色已轉為乳白色,且可明顯看到每顆卵上都已發育出眼點。在母蝦的隔離水缸需要加强打氣,製造出水流很大的假象,這樣才可以刺激蝦媽媽趕快釋幼,待母蝦把卵幾乎排光後,便可將牠放回原本飼養種蝦的缸子。

圖三:卵的發育狀態(左圖為抱卵初期;右圖為蝦苗發育完全,可釋幼階段,可看到其卵多數已轉為乳白色)

接著就是要準備繁殖中最關鍵的東西:蝦苗們的餌料。由於蝦苗生活於海水環境,所以需要準備海水及海水藻類供蝦苗食用。我們實驗室所使用的海水是經過過濾、沉澱等處理的天然海水,對於不便取得天然海水的飼主們可購買海水素來調配海水,效果是一樣的。海水藻類的部分則是使用周氏扁藻(Tetraselmis chui)(圖四),這是一種會游動的藻類,也是在水族界常見的海水餌料之一。實驗室是買濃度較高的藻種回來自行擴大培養,若飼主們用量不大也可直接買濃度較低的周氏扁藻直接使用。選擇周氏扁藻作為餵食餌料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牠會游動,除了會動的食物對蝦苗更有吸引力外,對於剛孵化並處於浮游狀態的蝦苗而言,若藻類不會游動,便容易沉澱於底部,將會導致漂浮在水層中的蝦苗不容易吃到食物。再來就是要準備飼養蝦苗的環境了,實驗室所飼養的環境條件為鹽度20‰25‰、藻類密度每毫升1×1053×105個細胞數、光照週期為14 小時明亮:10 小時黑暗、蝦苗密度約控制在100/L以下,並且微打氣(圖五)。此時如果氣打太強就會導致處於浮游狀態的蝦苗在水中瘋狂打滾並受到緊迫,但如果藻類濃度高又未打氣,便會造成晚上藻類停止進行光合作用後與蝦苗競爭氧氣的狀況發生,最後導致蝦苗缺氧死亡。因此打多少氣與缸內藻類多寡對小蝦苗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將蝦苗倒入準備好的飼養缸後,就能慢慢地等待蝦苗成長了。

圖四:顯微鏡下的周氏扁藻 (放大約100


圖五:蝦苗飼養缸環境  

大和對於水質的要求高,所以在等小蝦苗長大的期間也要定時幫牠們換水。普遍的換水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每天抽底,利用虹吸原理以軟管把底部的排泄物、藻類或蝦苗屍體等抽乾淨,以降低細菌的滋生,抽完後再補上相同的水量及維持藻濃度即可,每次約抽換五分之一的水體。第二種換水方式則是每三至五天進行一次全換水,需要先準備好與另一缸環境條件相同的缸子,接著用一百目的浮游生物網將蝦苗全數過濾出來,並放到準備好的新缸子(圖六),每三到五天就要重複以上動作直到全部蝦苗「降底」,也就是牠們的游動器官發育完全,可站著或可固定於某處,不會再是浮游狀態。兩種換水方式各有優缺點。第一種方式的缺點是抽底的同時容易抽到蝦苗,需再把幼苗撈回飼養缸,且牠們成長的過程全在同一個缸子內,屍體、排泄物等雜質本就沒辦法完全清干淨,會較第二種方式容易滋生細菌;但優點是每次換水時水體變動小,蝦苗受到的刺激較小,且藻類用量也較少。反之,第一種方式的缺點皆是第二種方式的優點,而第一種方式的優點也正是第二種方式的缺點,另外五公升以上的大缸子若使用第二種全換水的方式,會因為缸體較大,把蝦苗濾出來較不方便。在養殖實務上兩種方式皆可行,讀者可依照自己的情況選擇就好。

圖六:左圖-濾出蝦苗特寫;右圖-換水、觀察操作圖

另外,在養殖過程中我們也會觀察及計算蝦苗數量,以便更好地掌握蝦苗的狀況。圖七中顯示了蝦苗成長各個階段之形態改變,圖八則為經過觀察數批蝦苗後統計出的蝦苗成長曲線。蝦苗剛孵化時(圖七-I)眼睛未分開及尾扇未分化是此期最明顯的特徵;平均在十二天後會成長到第五期(圖七-V),最明顯的特徵是發育出泳足;大和平均二十五至三十天會降底,此期最明顯的特徵是步足已發育完全(圖七-X)具備游泳及爬行能力,已到達降底階段。在自然界中降底後的蝦苗因已獲得游泳能力,不會再隨波逐流,所以會慢慢地溯溪回到淡水水域。故我們在幫蝦苗換水時若發現已降底的蝦苗,就會先把牠挑出並放到另一缸與牠成長環境相同的水體內,不過水位只有約一公分。之後我們會再用風管及調節閥將淡水以滴流的方式慢慢滴入缸子,讓其鹽度慢慢降至5 ‰以下,過程中可微打氣讓水體充分混合,淡化過程可抓約十八至二十四小時即可,時間不可太短也無須過長。降底後的蝦苗可在有鹽度的環境存活約九天,飼主們可等待收集到一部分降底的蝦苗後再將水體淡化,無須一發現降底就馬上進行淡化。水體淡化至5 ‰以下後,將蝦苗放置到準備好的蝦苗飼養缸,便成功完成繁殖啦!

圖七:大和藻蝦蝦苗成長階段分類(羅馬數字代表各個發育期)

圖八:大和藻蝦蝦苗成長曲線圖(成長各階段請對照圖七組圖)


附帶一提,由於大和是水族箱常客,網路上也有不少關於大和愛攻擊魚的討論。我們實驗室給大家的建議是,由於大和是夜行性的雜食動物,除了吃藻之外,也可能在夜晚時去攻擊正在睡覺的魚類,因此除非日後有培育種蝦的計畫,否則別養三公分以上的大和,或者別將大和與差不多體型的魚隻混養。這樣就能大大降低魚隻損失,又能享受「水族清道夫」的服務。

讀完此篇,自己繁殖大和是不是沒想像中困難呢?趕快在家試試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