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海生館科學教育組 陳勇輝 博士
海生館開館之初,常常發生參觀遊客為引起展示生物的注意故意用手拍打展示缸壁,或是拍照時使用閃光燈等會驚嚇到缸內展示生物的行為;甚至有導遊領隊帶頭示範或指示遊客做出驚嚇魚類的動作(如貼近缸壁做鬼臉),不管是故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都己經讓展示生物飽受驚恐。長期飽受驚嚇的生物不是害怕地躲到角落就是四處亂竄,或是如魷魚、章魚等受驚後頻頻吐出墨汁抹黑自己直到墨盡而亡。這種情形經過本館同仁長年努力教育遊客與領隊之後,終於逐漸得到改善。然而最近又發生領隊故意驚嚇臺灣水域館「群游圓柱形展示缸」的魚群,讓牠們產生異常的行為;遊客可能並不是故意要驚擾魚群,而是不知道自己的玩樂行為其實會對魚群產生影響。
重建生態的展示
模仿自然生態的設計讓展示生物感受賓至如歸的尊重
本館展示乃以尊重生命為設計理念,希望營造讓展示生物有猶如活在原棲地的感受,因此展缸設計以重建生物在野外生活的自然生態環境為主,讓展示生物不因受限於狹小空間而感到被囚禁,每一個缸體環境都是為了缸內生物量身定製。
為了展現活體生物的獨特外形與習性,本館採用「魚明人暗」的照明設計,就是參觀遊客行走在略為昏暗的通道,而展示的物種處於光亮照明處。照明除了突顯生物的型態特徵之外,亦營照出物種原棲息生態環境中光影的變化,這些設計都是模擬物種在野外棲地的自然環境,最終的目的在於讓牠們不因侷限在人工環境中而感到身心上的窘迫。
魚明人暗參觀設計
光除了波的性質之外亦同時具有粒子的性質,所以光會如同粒子般四處散射而不會只集中在特定一處。除非透過反射鏡將散漫的光粒子集結成光束,投射在特定焦點上,舞台上的聚光燈就是利用反射鏡最常見的例子。而可調整遠近照射距離的手電筒則是光兼具粒子與波性質的最佳證明,光隨著聚光鏡的調整而改變投影面積的大小,投影面積小照得遠反之投影面積大只能照就近處。
魚明人暗的展示照明設計
展示缸的照明並非採用聚光燈而是使用一般的照明燈,照亮展示缸的各個角落讓參觀者能夠清晰地觀賞活體生物的一舉一動,但因光具有粒子的性質,無可避免的展示缸內的光也因外溢作用,讓缸外周圍一定距離內有著微弱的光亮,所以遊客可發現臺灣水域館「大洋池」展區的展示面是將座椅設在黑暗中,但遊客仍會置身於微光中。
那游過展示面的魚會不會看到觀賞的遊客呢?答案是肯定的。魚類會感知到展缸外觀眾的影子,大魚可能並不介意,然而有些如銀鱗昌等的小型魚種則因生性膽小,一旦發現有不明物體靠近馬上會有驚嚇亂竄的行為。這種尚未辦識遠方物體是敵是友,瞬間採取閃避逃跑的現象,稱之為鬼影效應(shadow effect)。就像半夜時一個人走入暗巷,遠遠看到有影子晃動,心中瞬間產生恐懼感的情況類似。更何況對於魚類而言人類是龐然大物,在弄不清楚來者的意圖情況下,先逃離現場不啻是最佳的保命策略。
靜靜觀察才能欣賞海洋生物美妙之處
驚嚇生物乃違法行為
館內曾出現參觀民眾驚嚇魚群的事件。有民眾鼓譟一群人沿著群游展示的圓柱缸以快走甚至跑步的方式讓魚兒亂竄,而群體中個別的銀鱗鯧因察覺周邊鬼影幢幢有莫明的威脅感,瞬間就改變原有的行徑,造成其它魚兒改變游泳方向或加速游泳速度,讓整體群游的行為亂了方寸,魚兒也開始四處亂竄。一旁圍觀的觀眾看到這些亂竄的魚類驚嚇行為,並未認為有何不妥,反而覺得有趣,好在當下筆者有發現並出面制止。
其實這種玩樂行為算是嚴重驚嚇展示生物的不良行徑。不僅違背海生館尊重生命的展示理念,更非本館身為社會教育單位所樂見的結果,學習如何尊重生命才是本館的教育初衷。
群游圓柱形展示缸的圓形設計會產生無邊際的感覺
銀鱗鯧是常見的群游物種,非常容易受到驚嚇
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人喜歡在海邊撿拾一顆美麗的貝殼回家,作為到此一遊的紀念品,以為這些個人的小動作並不會造成巨大的影響,一顆小貝殼怎麼可能造成生態浩劫呢?但若以每年有三百至六百萬人次造訪的恆春半島為例,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撿拾一顆貝殼回家,每年恆春半島至少會有三到六萬顆貝殼消失,過幾年之後,海灘上大概就沒有任何貝殼可以撿了,更遑論讓寄居蟹找到合適的家了。更何況一般不會只撿一顆而已,由此可想,雖然只是撿拾貝殼的小動作,實際上對環境是會帶來莫大的影響;反之,若是人人都不撿貝殼,遇到有人撿貝殼時可加以勸阻,那就是對生態環境的最大保護了。
劉備臨終前告誡兒子阿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海生館平均每年有上百萬位遊客造訪,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遊客跟展示生物玩這種看似玩笑實則驚嚇的行為,這些囿於展示缸的魚類被驚嚇地四處亂竄之下,難道不會造成魚兒長期處於驚恐狀態而死亡嗎?
靜觀皆自得
海生館歡迎各界人士前來觀賞水中生物生態之美,但觀賞之餘亦請遵守本館參觀規定,賞析生物一舉一動時應採取「靜觀皆自得」的方式,方能仔細觀察生物外型特徵與特殊生態習性,才能深刻體會大自然造物之奧祕及欣賞水中生物之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