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

用標本典藏海洋



專訪:海生館典藏助理 蔡聿家、李柏納、生態導覽員暨標本室小幫手 顏士傑

文、圖──海生館出版中心 王玠文、劉晏余 

 

你想過一座「厲害」的博物館應該是什麼模樣嗎?是博物館佔地夠廣?亦或是每年有大量的參觀人次呢?這些雖然也是參考標準之一,但真正的答案或許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判定一座博物館是否厲害,館內擁有多少「標本」絕對是指標。標本具有研究、展示與教育用途,不只能從中觀察生命現在與過去的樣貌,也可以從標本的痕跡了解到牠生前發生的事情,甚至是推測生長環境等等。標本製作方式分為許多種,其中以作為生物鑑種參考標準的「模式標本」最能代表博物館的知識蘊含,海生館擁有五百多件模式標本,在臺灣博物館界頗具規模。這些珍貴的典藏都在海生館的標本室內,由典藏人員悉心打理、照護。而在這篇專訪中,就與我們一起走進位於第一研究大樓的標本室,看看在這裡工作的典藏人員的日常吧!


Q請問這些標本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些標本是浸泡在玻璃罐裡,有一些則裸露在外呢?


A海生館標本來源有非常多種!例如館內水族養殖,或展缸因意外死亡的生物都有可能會被我們做成標本。另外,研究人員也會應自身研究計畫去野外或漁港下雜魚堆採集,而博物館與學術單位間也會有贈送跟交換,甚至一般民眾也會捐贈呢!此外,野外因為路殺、擱淺、漁民誤捕等原因意外死亡的生物也是有可能被我們做成標本,不過保育類生物就要經過相關政府單位的許可才會交由我們製作,如果是非保育類生物,民眾可以直接聯絡我們,由典藏人員判斷是否要接收。

● 2017年於墾丁國家公園沙灘之綠蠵龜孵化卵窩中發現的死亡個體。




標本的製作方式很多,可分為三類,分別是「乾製與剝製標本」、「透明生物標本」與「浸漬標本」,不同用途,製作方式也會不同。「乾製與剝製標本」通常會用於教育展示,剝製是指把動物的皮剝下來以後進行防腐,再加入填充物「假體」進去;「透明生物標本」是利用特殊藥品與染劑將生物進行處理,讓生物骨骼變得清楚易觀察;「浸漬標本」則是將生物浸泡在化學液體中,以維持其形體,是進行研究最常被使用的對象。

● 標本有不同種製作方式,而用途通常也會不同。

乾製標本、

剝製標本、

透明生物標本、

浸漬標本



Q那標本典藏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呢?


A最重要的部分當然是製作標本囉!標本製作的程序非常複雜,生物死亡個體進館後,我們會依研究目的不同而有相異的存放方式,比如選擇直接浸泡於保存液中,或是掩埋讓生物肉體分解,只取其骨骼,再註記其來源以便日後歸檔。再來,是製作標本前的工具與環境準備,實際製作前,還需要測量生物的大小,並拍攝個體以記錄牠真實樣貌。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拍攝方式,例如魚類要「展鰭」並且頭部朝左側進行拍攝,而新鮮頭足類則是會用福馬林先固定觸腕。有些標本需要將組織採樣下來,進行純酒精保存。然後,再依標本種類調製不同的防腐化學溶液,常見溶液有經過調和的酒精、福馬林、甘油、異丙醇等。

●  製作標本需有許多小工具輔助。

典藏人員會對生物進行初步辨識,再由研究人員依照拍攝的照片或實體進行鑑種。標本會以可密封的容器保存,以避免溶液揮發或滲漏。至於剝製標本,會再委外進行填充處理。有些貴重標本如鯨豚骨骼,裡面所含的油脂會隨時間滲出令骨骼泛黃,且骨骼本身珍貴稀少,所以會額外翻模來進行展示。每個標本都有自己的編碼,就像我們的身分證一樣,讓之後的檔案管理與研究查找比較便利。

● 標本罐上的標籤可協助典藏與研究人員了解牠的資訊。

● 等待更換浸漬液體的標本。


此外還有藏品盤點,每次都要花費約五年的時間!我們會一一檢查每筆資料是否完整,比如標本學名、體長等研究所需的資訊,另還會檢查保存溶液是否需要添加、容器是否破損等等。光是魚類標本,在海生館的已建檔紀錄就多達三萬五千多筆!此外還有許多筆資料正在等待鑑定或是整理中,真的是非常龐大的工作。


海生館的標本有一套「數位典藏系統」,如同圖書館系統一樣,可以看到標本資料與流通資訊,我們要負責資料更新,如果出現鑑定上的分歧,典藏人員也需要協助查找資料,讓資料盡可能與最新的研究結果同步。另外,學術單位與熱心民眾會不定時捐贈標本,學者與機構也會借閱標本,這時就由我們與對方接洽。當有訪客與對外展覽時,我們也要負責招待與支援。

平日也要進行庫房巡檢,看看空調系統、冷凍庫與除濕機是不是都正常運作等。在標本室工作,最怕的就是天災人禍,例如下雨天、停電、火災、鼠災等等,都會造成標本相當程度的損害。而臺灣比較濕熱,環境的人為控制便相當重要。另外,從標本採集到入館上架的過程中,如果不小心弄丟採集相關資料,也是件令人害怕的事情,因為這樣標本的資料就不完全了。


Q聽起來真是任務繁重!那麼在標本室工作,需要有哪些特質呢?


A如果是喜歡歸納與整理,有耐心,又能忍受各種化學藥劑味道的人應該是蠻適合的。而工作中需要面對與處理不同生物,所以最好擁有基礎生物知識與英文能力,且不怕讀論文。此外,有時會有突發狀況,也須具備臨機應變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Q最後,分享這份工作最令你們開心的事吧!


A可以接觸到許多平常看不到的生物,並且進一步認識牠們,是很新奇的體驗!比如我們曾經觸摸鯨鬚,以為會毛茸茸的,其實摸起來偏硬,像洗衣刷一般。此外,因為認識了很多生物的學名,當潛水可以辨識出來時,會非常開心!


 

標本室空間解密

標本室的大本營隱身在第一研究大樓一樓。

一起來了解標本製作、典藏,與展示的空間吧!

標本展示室

海生館展示標本的地方,隱身在第一研究大樓中,想一探究竟的讀者們可透過團體預約的方式前往。你可以從詳細的解說牌中,瞭解如何辨識生物的細微特徵、初探生物為何而演化,從而了解演化樹的規則與生物間親緣關係。此外,也有標本製作方式與原理、典藏維護與管理相關小知識,更可以親手拿起標本罐仔細觀察,或透過大片透明窗,一窺標本準備室中,典藏與研究人員的正在處理標本的樣貌。

→點擊連結瞭解團體預約參訪資訊


極地標本展示室

走上第一研究大樓二樓,是極地標本展示室,小小的空間中,展示著各種不同的極地生物標本,例如不同種類的企鵝、鯨豚骨骼、北極熊頭骨、海狗與海豹等等。跟著生態導覽員的腳步,你可以了解牠們為何得以在嚴寒中生存,以及鯨豚骨骼標本的製作與辨識等知識。


標本準備室

在標本展示室旁,將死亡生物轉變為標本典藏的地方。這裡有著各式各樣的儀器與工具,包含拍攝台、標本針、鑷子、化學液體與瓶罐等等。有趣的是,一些人類使用的工具也會在這裡,比如洗牙機,對於去除甲殼類生物的肉來說非常方便。而也因為這裡有許多化學藥劑與即將被製成標本的生物屍體,因此味道非常特別。



標本典藏庫房

目前海生館的標本典藏庫房個別在第一、第二研究大樓,並有特別建置標本典藏倉庫,以存放上萬筆標本資料。由於館藏數量龐大,所以典藏人員也得有好體力應付盤點與搜尋標本的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