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海洋知多少?


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王玠文

        地球表面有70%都被海洋所覆蓋,臺灣四周也被海洋所包圍,但其實我們人類對於海洋的了解卻少之又少。

        海洋可說是宇宙給予生命的「恩賜」,因為海洋是宇宙許多生命的發源地。地球是目前唯一一個有穩定水源的星球,有賴於此,才能有如此多采多姿的生命誕生於地球上。海洋也為我們提供了50%以上的氧氣,並吸收了多數人類所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此外,海水比陸地升溫速度慢且溫度變化較小,為地球吸收了相當多的熱能,幫助氣溫調節;赤道的海水也會與寒帶的海水相互流通,藉此調節地球氣溫。海水也會藉由能的轉換引發風和雲,雲團堆積後形成雨和雪,回到陸地,提供成為我們日常所需的用水。如果有天,地球失去了大海,我們所熟知的景色都會隨之消失,地球將會失去97%的水,變成一片廣闊的沙漠,而人類與其他生物也將永不復存。

        海洋除了為我們創造出一個宜居的環境外,也為我們提供豐富的資源;海洋給了我們盤中珍饈,也創造出驚人的經濟收益與就業機會;海洋也是人類的醫藥箱,有許多美妝品或醫療藥物都由海洋生物所含有的天然物中萃取開發。雖然海洋資源如此豐富,但是人類長久以來對她的予取予求,讓海洋的健康出現了問題。根據聯合國的評估,海洋大部分的生態功能已經退化,而隨著人口增加,海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海洋正在發出呼救的聲音,而保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她的狀況,如此才能對症下藥。這期的《奧秘海洋》以〈海,有事嗎?〉為題,透過不同或大或小的疑問,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這片「很有事」的海洋。有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需要學者們窮盡一生,去尋求解答。我們預先在網路發起了〈海,有問題?〉活動,邀請網友們拋出對海洋相關的疑問,並從中選擇了幾則問題,邀請專家學者回答,期待能為讀者們解惑。

        曾有學者預測,到了2050年,將有90%的珊瑚會消失。而面對嚴峻的環境變遷,我們人類又有何應對之策呢?為此,我們採訪了海生館林家興老師的實驗團隊,為我們揭秘他們正在進行的任務,也就是透過冷凍技術,讓珊瑚的生殖細胞與相關遺傳物質能夠順利被保存,以備未來所需。而海裡的生物不僅只有珊瑚,你是否好奇過,海洋裡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與細菌,跟我們人類有什麼關係呢?本期中,海生館專門研究海洋微生物的郭傑民老師將帶領我們一同認識海裡那些微小卻又重要的小生命們。此外,我們也特別邀請了曾若玄與沈勇廷兩位老師,為我們解釋「海流」的概念,認識這條地球最長、最複雜的藍色公路,同時也為我們解惑,那些國外的垃圾是如何漂流到臺灣沿海水域。

        本期《奧秘海洋》出刊時間恰逢世界海龜日,我們也收錄了海洋影像記錄者蘇淮的真實紀錄,透過他親身直擊的觀察與敘述,我們得以認識「變異」龜殼的海龜,也期望藉著可愛的海龜影像,讓人們能夠一同保育海洋。海洋教育一直是本刊關心的議題,本期也有邀請海洋種子教師李弘善老師來和我們分享他帶領學生一同認識鯨豚骨骼的教學心法。此外,本次的「海洋女聲」,我們專訪了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暨生物科技學系的翁靖如教授,與我們聊聊她的研究主題內容與求學心路歷程。而〈我們的館〉將帶著大家認識世界水域館前的「大王魷」雕像,為讀者揭秘當初這件大型公共藝術建立的緣由與過程。隨著黑鮪魚季的到來,本期的科普漫畫將帶大家一同認識黑鮪魚的生態與現狀,希望建立大家正確食魚的觀念。此外,一年一度的本館與國語日報所舉辦的世界海洋日有獎徵答活動與《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也即將到來,更多參加資訊盡在內文中!讓我們一同透過本期,認識這片「很有事」的海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