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鯨落」嗎?那是鯨魚留給海洋最後的溫柔。鯨魚死亡後,隨著其遺骸慢慢地沉入海底,牠龐大的身軀也會隨之分解,為資源貧瘠的深海生物們提供食物與庇護場域。但除了鯨魚外,舉凡海龜、海豚甚至是鮪魚等各種海洋生物的屍體,以及如魷魚嘴、鯊魚的卵鞘等生物身上較堅硬的部位,又或是一些被風雨沖刷下的木頭,也都會沉入海中,為深海生態圈提供充沛的養分。而我們今天要訪問李欣老師,便是透過研究居住在生物遺骸上的無脊椎動物,嘗試釐清牠們彼此間的親緣關係與演化。
聽到「深海」,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那裡資源匱乏,生物應該會想盡一切方法獲取食物以存活下去。然而,透過研究科學家們卻發現,其實這些生物可能有「挑食」的傾向,例如2018年時,就有科學家在死亡海豚頭骨上發現了新種Cocculina delphinicula Zhang & Zhang, 2018,目前證據顯示牠們只出現於海豚骨頭。「所以我們想問的是,這些物種有沒有棲地的偏好,還是牠們只求生存,完全不挑?不過我們需要更多研究與資料來驗證,目前這些發現仍是推論。」李欣博士邊說邊拿出兩塊植物樣本向我們展示,「我目前研究的生物叫『小帽螺』,牠們較常在木頭上被發現,不過是因為牠們比較偏愛木頭,還是海底撈到沉木較容易,目前也尚未有定論。我跟研究團隊發現有種小帽螺只出現在深海竹珊瑚的節點上,而另一種小帽螺則只出現在軟骨魚的卵鞘上。這些謎題都還有賴更多實驗與研究才能獲得解答。」
「此外,小帽螺只存在於深海嗎?或是在淺海也能生存?我們曾經在50到150公尺的海域發現牠們的蹤跡,這些小帽螺究竟是被海水沖上去的?或是已在那裡落地生根?牠們的食物來源是哪些?跟深海小帽螺的關係為何?這些都是我們將要研究的問題。」「未來我的研究,除了深海外,也會去中光層看看那裡的小帽螺是否跟深海有所不同。在有藻類存在的中光層,牠們的食物來源是否與深海裡的親戚一樣?我們也計畫設計一些『陷阱』,將一些小帽螺可能喜歡的有機質比如木頭、骨頭、葉子等丟入海中,過一段時間後回收,再來研究上面的物種,期待這些陷阱能夠收穫滿滿。」
實驗室無法模擬深海生物的生活環境,因此進行研究的第一步,便是蒐集到足夠多的樣本,研究者才能以此分析,然而這其中還需要一點運氣。「每次出海其實我們都很難預期會撈到哪些東西,只能大概推測,比如河口會有比較多沉木,離陸地比較遠的地方木頭數就比較少。但究竟哪裡才能找到有生物附著的有機質,是真的無法預測。不過還好臺灣的研究船上有一群技術成熟的技師可以幫忙,讓我們採樣的進度穩定許多。」除了樣本採集外,深海研究還有許多難題。「像臺灣目前科技部下的大型研究船只有四艘,船期就需要和其餘研究者組隊或協調,不過遇到颱風就很慘,就算能夠出航也無法作業。另外,像國軍演練、共機繞臺等,雖然不會對研究有什麼影響,但就是會…怕怕的。」李老師笑著說,「對我來說最慘的就是暈船,每次出海都必須一直吃暈船藥,有時候出海時間較長,即使到陸地上也會繼續『暈船』。常常會想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這樣!」
那麼容易暈船的李老師是如何踏上這條「不歸路」的呢?「因為我喜歡海呀!」她笑著說:「其實大學時我是園藝系,後來因緣際會參加了海生館開設的學分班,聽到老師們講了一些海洋研究目前的困境等等,便躍躍欲試,再加上覺得到野外做研究實在是太棒了!」在投入海洋研究初期,老師的研究領域原是潮間帶的軟體動物,後來才轉為深海研究。「你們不會對深海有種嚮往嗎?會不會好奇深海裡有什麼?因為深海研究的起步還滿晚的,所以裡面真的有太多未知等帶我們去解答。」「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一定會發現許多以前沒想過、很有趣的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完了還有下一個,這種好奇心也是讓研究人員往前走的原動力。」
海生館開啟了李老師對海洋的興趣,除了臺灣大學以外,她還曾遠赴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攻讀博士,對於多數以英美作為留學目的的臺灣人來說,這是頗特別的選擇。「不過其實以做海洋研究來說,法國是個不錯的選擇喔!畢竟法國在印度 - 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地區有許多領地,比如萬那杜、大溪地等等,法國跟當地其他國家也有一些研究的合作計畫,大型計畫像是『Tropical Deep Sea Benthos program』,這個計畫已執行了四十多年,每年都會在該區域探勘,加上採樣技術非常成熟,所以累積了不少資料。而臺灣又是生物多樣性『黃金三角』的最北界,若是能將臺灣的樣本與其他印度-西太平洋的樣本互相比較研究,相信將會有一些不錯的產出。」「此外,在博物館裡做研究真的是超級幸福的啊!不管是研究資源或是館員所能提供的協助都非常豐富。再加上自然史博物館歷史頗悠久,所以我在裡面時也會想:『哇!我跟拉馬克、居維葉這些歷史上有名的生物學大咖走在同一條走廊、用同一個辦公室耶!』是十分難得的經驗。」李老師興奮地對我們說。
除了豐富的研究資源外,法國的假期也是出名的多,不過這項「福利」對李老師的研究生涯來說,似乎是弊大於利。「因為法國人非常重視休閒生活,所以週末實驗室都會關閉,聖誕節假期中更是無法工作,但法國博士修業卻限定三至四年要完成,其實會有點時間壓力。」不過也因為在法國待過的關係,在研究之餘,她更看重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還滿愛運動的,在研究之餘,也會去爬山、划船、跑步、騎自行車、游泳之類的,讓生活中不只有工作。」
那麼身為海洋科學界裡少數的女性研究者,是否有一些優勢或劣勢呢?「老實說我其實沒想過這個問題欸,因為面對科學,其實性別並非主要議題。你是否擁有足夠的好奇心,對研究的態度是否專業嚴謹,才是重點。」「但我覺得說到底,女性科學家比例較少,或許也跟社會期待有關。傳統社會可能會要求男生們要負責養家賺錢,女生們要負責撫育下一代,這種觀念可能無形中潛移默化多數人的職業選擇,但也讓不管男女都覺得壓力巨大。好在現今社會越來越偏向男女平等,女生也能全心追求事業,男生也能請育嬰假。或許在未來大家不再有侷限,也會有越來越多女性研究者,期望大家都能加入探索海洋的行列!」
頭足類的嘴巴募集中!
頭足類是我們常見的魷魚、章魚等,而其嘴巴是小帽螺停留的地方之一,存在熱炒或魷魚羹店常看到的龍珠、魷魚嘴裡面,一個被Q彈的軟組織包覆、材質像蝦殼一樣的硬物。
而本次募集對象是未煮熟與完整的嘴巴,由於它不容易蒐集,如果您有並願意提供,歡迎來信:海生館李欣 hsinlee@nmmba.gov.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