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

期待再見海洋!



 

 ─ 王玠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即將在68日到來,今年(2021)聯合國世界海洋日的主題為「海洋:生活與生計」(The Ocean : Life and Livelihoods)

 

地球有70%以上被海洋覆蓋,有50%的氧氣來自於海洋。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口從海中獲取維持生命所需的蛋白質,並預測到了2030年將會有4000萬人從事海洋相關產業。

 

海洋的包容,讓人類習慣對海洋「予取予求」,但是大型魚類資源枯竭、珊瑚礁被破壞……這些危機都證明了我們從海中拿走的,已超出海洋能負擔的範圍。海洋的健康與我們息息相關,守護海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雖然近幾年來環保意識抬頭,但根據聯合國的評估,海洋大部分的功能已經退化。到了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預估將達到90億,屆時因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海洋問題將會更嚴重。

每年的世界海洋日是人們檢視海洋的健康狀態與喚起大家對海洋共識的最佳時機。因此在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中,聯合國也將舉行線上會議,發布跟海洋相關的研究與發現。除了海洋日的活動外,今年也是聯合國「海洋科學永續發展十年計畫」的第一年。雖然近年來民間已發起非常多淨灘、減塑等「拯救海洋」的相關行動,但是根據《2017年全球海洋科學報告》發現,海洋科學僅占全球政府科學研發總支出的0.04%4%,而國與國之間的科研能力也存在著差異。因此,這十年計畫的主要目標就是希望讓需要被關注的議題可以獲得行動支援或投資,各國間能消除彼此間的科學知識差異、各產業間也能彼此激盪不同想法,全球能一起為海洋貢獻心力。

 

藉由發展海洋科學帶給人類的反饋比我們想的還要多,例如科學家從海底熱泉或淡水溫泉附近的微生物所分離出之「耐熱性DNA聚合酶」,不但可應用於檢測SARS與愛滋病,也可以用於COVID-19的檢測上,也就是最近大家常聽到的PCR檢測。

 

這類微生物早在1969年就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熱泉中被發現,並於1976年由臺灣科學家錢嘉韻博士分離鑑定出其中的耐熱性DNA聚合酶(Taq DNA polymerase)。但到了1980年代,科學家才開發出應用的方法,並成為分子生物學領域使用最廣泛的科技,因對於生物醫學等有極大的貢獻,開發PCR技術的科學家(Dr. Kary Mullis)還於1993年得到了諾貝爾化學獎。而現今,藉由ROV (水下無人載具)等深海探測儀器,科學家們有更多機會收集到深海生物的樣本,了解牠們的生態,並解開牠們能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存活的生命謎團,從而發展出未來醫療應用的可能性。

 

此外,政府與民間也相繼開發與尋找永續海洋的策略。例如環保材質的開發、廢水廢料處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等,許多國家的政府機構也相繼加強對塑膠或其餘對環境有害垃圾的管制與管理。也有科技公司將區塊鍊技術應用到永續海鮮中,讓消費者能夠追溯餐桌上食物的來源。早在2016年就有相關組織利用以太坊公共區塊鏈的技術,追蹤鮪魚從被捕獲到被製成罐頭成為貨架上商品的過程。

 

國際間與社會上為了維護海洋環境做出努力,臺灣多年來也持續為保育海洋不遺餘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除了是臺灣人熟悉的水族館外,也是「研究型」博物館,持續推廣「探索海洋」、「尊重海洋」與「守護海洋」理念,藉由科學研究與展示,以凝聚海洋保育共識及提升國人海洋素養。除了海洋生物展示外也設有研究部門(2棟研究大樓、1棟水族實驗中心、28名博士級研究人員),其任務是探索及研究海洋生命之奧秘,並將探索研究過程與最新進展透過「水族展示櫥窗」、「奧秘海洋部落格」、「典藏展示」、「多媒體與出版品」、「科學教育推廣活動」等科普平台對各級學校及社會大眾分享,有如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角色,一方面以專業探索海洋,另一方面將成果科普化與大眾分享。

 

呼應世界海洋日的到來,《奧秘海洋》在這期以〈海洋,再見,海洋〉作為主題,透過分析國際協定現況、珊瑚監測、鯨豚救助站現場、馬尾藻復育等專題,帶領大家看到海洋目前的狀況,並思考我們還能做那些努力。「再見」二字聽起來雖然有點悲傷,但其實比起「不見」,「再見」更有對未來的盼望,透過凝聚眾人的努力與共識,期望海洋有「再度」恢復往昔面貌的一天。

 

我們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下,海洋將會重見生機!

資料來源:2021世界海洋日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