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鈞 / 新竹市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
選讀:《奧秘海洋》101期
一缸缸色彩繽紛、千變萬化的海底環境,配上優游於珊瑚礁中的各式魚類,成為海底世界的縮影,海生館將海洋世界的一小部分呈現在我們眼前,但海洋的廣大依然需要自己去探索!我對這片海洋的神祕深深著迷,對這片「奧秘海洋」充滿了好奇和嚮往,在我心裡,海洋永遠都是美好與清澈乾淨。
《奧秘海洋》這本書(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館訊),裡面講述著許多最新的海洋科普知識和海洋生物習性、研究,海生館有著十分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書中有幾篇文章也讓我深感興趣,因此我結合對海洋的了解及接觸海洋的經驗,來陳述我對《奧秘海洋》心得與看法。例如其中的一篇專題報導〈顯微鏡下的水中花園〉,讓我印象深刻。浮游藻類不但是陸生植物的祖先,也是地球上氧氣的重要供給者,種類多樣且有不同特性,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文章中介紹水中的浮游藻類,是較為少見的一種水中生物,因為外觀微小,必須使用顯微鏡觀察,平時不容易發現浮游藻類的蹤跡。
文章中介紹的藍綠藻、綠藻及矽藻,都是生物界最基礎的生產者,其中的矽藻在我們的生活中更為常見,例如:矽藻土吸水地墊、矽藻土除菌等,都是廣泛應用在生活中的產品,矽藻土表面尖銳多刺和孔隙大的特性,便成了天然的生物科技製品。高中的化學課老師也有帶領我們自己製作矽藻土,並測試吸水能力,從那時我便覺得矽藻土和生物息息相關,自己深入探討後才發現它的原理是如此奇特。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浮游生物苗小所以微不足道,但是我認為,因為是浮游生物食物鏈最底層的生產者,假如浮游生物消失,對整個生態系的影響反而才是最巨大的威脅,因此生態系的每一種生物都需要保護,不論生物的體型大或小、外形是否美觀,都是生態鏈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在海洋世界中,珊瑚礁是極為重要的生態搖籃,孕育出多樣的海洋生物,但珊瑚並不是植物,而是由成千上萬個珊瑚蟲的骨骼經過長年才形成美麗又巨大的珊瑚礁。在《奧秘海洋》的專題報導〈跨越動物界與植物界的「嵌合體」:珊瑚〉,文章中介紹了「共生藻」,是珊瑚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共生藻與珊瑚互利共生的現象十分特別,必須使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現在與珊瑚共生的原理還沒完全被解開,不僅讓我增廣見聞也使我期待未來能破解珊瑚的密碼。
隨著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珊瑚也逐漸消失或死亡,俗稱的「珊瑚白化」,便是因為全球氣候暖化,淺海平均溫度上升,使珊瑚蟲大量死亡,只留下了白色的骨骼,可以證明地球的環境越來越惡劣,人類必須對海洋的生物多樣性負起責任。對海洋資源的浩劫:過度捕撈、大量垃圾充斥海洋、底拖網破壞海底環境等,均對海洋造成了大量的危害。因此我認為現在高中這個年紀,應該要多親近海洋,以自身的行動對周遭帶來影響,才能使這顆水藍色的星球散發熠熠光輝!
記得有一次跟海洋的相遇,至今仍能以忘懷。當去到以珊瑚礁生態聞名的小琉球,我便以浮潛的方式來欣賞美麗的珊瑚礁生態,一進入水底,便被水的清澈和珊瑚礁的五彩繽紛所吸引,多樣的魚群從身旁游過,彷彿置身於海底花園,暢遊在冰涼的海水中,享受海洋帶給我的美景與體驗。海洋世界的美好,卻在人類逐漸消失殆盡,讓我覺得十分可惜且傷心。在台灣這片土地,四周被海洋環繞,擁有能接近海洋、利用海洋資源的機會,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經不是知足地向海洋拿取需要的資源,而肆無忌憚的強奪。
《奧秘海洋》這本書不但讓我對海洋生物和環境有更深入的認識,期待每月都能吸收海洋新知,並能認識專業的海洋研究學者,希望自己能嘗試著手研究,並將平日的研究成果分享,教導我珍惜海洋帶給我們的資源和方便,希望下次再遇見大海,依舊是神秘且值得我們探索的海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