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一份禮物——徵文組高二佳作 / 劉宸妤

 



劉宸妤 / 基隆市國立基隆女子高級中學

選讀:《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

 

人類帶給鯨魚甚麼禮物?

早期人類捕鯨是用擲槍射殺鯨魚,再將牠們拖回岸上,慢慢宰割。隨著工業興起,開始利用加農砲與帶鈎的鐵槍射殺鯨魚。而為什麼要獵殺鯨魚呢?是因為鯨魚油可以當作燃料,帶動機器運作;鯨魚肉很多,可以拿來做成罐頭,甚至可以餵飽一家人都不是問題。一頭鯨魚的肉與油加工後的獲利也比一般的魚高上好幾倍。而且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份寶藏的存在,於是更肆無忌憚的捕殺牠們。隨著航海技術漸入佳境,已經開始有人開始調查此事。但這件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這些困難包括政治立場,經濟,資金等因素,逼得政府向調查人員喊卡。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天無絕人之路,既然請求政府協助行不通,那就換一個祕密的方式進行調查。於是開啟了國與國之間的愛鯨人士參與這項行列。他們私下調查鯨魚的品種,利用牠們聲音,特徵等方式來進一步分類,並且彼此互相交流手中的鯨魚資訊。隨著時間過去,也越來越多人想盡一份微薄的力量幫助鯨魚。於是各國就開始出現愛護海洋動物的團體。那這世界上還有人在捕鯨嗎?我想還是有的,可是一定會是愛護的人大於捕殺的人。


鯨魚帶給大自然甚麼禮物?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藍鯨身長度可以高達三十三公尺;重量甚至可以到兩百公噸以上,這麼龐大的生物在海洋會帶來甚麼呢?曾經在新聞上看過一則關於鯨魚的報導,有一隻鯨魚正在保護一名潛水客,那附近剛好有一隻鯊魚正悠哉地在找尋牠的晚餐。而龐大的鯨魚順勢擋住了鯊魚的視線,使鯊魚看不到潛水客的存在,而那名潛水客也恰好躲過一場被鯊魚問候的命運。

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一鯨落,萬物生這個句子。當一隻鯨魚死亡,會慢慢的沉入海底。牠那龐大的鯨身都可以被海中生物所利用。對深海的肉食性動物而言是非常豐富的一頓全肉大餐,所剩下的骨頭皆可被細菌分解。等於供應了許多海洋動物們所需的養分。


人類帶給大自然甚麼禮物?

人類在幾百萬年前出現在這顆地球上。懂得利用火烹煮食物和取暖預防生病;利用金屬來打造毀滅性極高的軍火來保衛國家土地;利用核能發電來發展高科技產業提升社會便利性等等,而這些皆是大自然提供給人類們的資源。人類也非常厲害」的產出需要幾百年才能被分解的常見塑膠袋;會被無知生物當成食物的塑膠瓶蓋;非常方便但污染度極高的電池;甚至在工業革命後,溫室氣體上升,讓地球開始發燒等等,傷及無辜的陸地生物,海洋生物與自己目前唯一所能居住的這一顆地球。

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身旁已有太多難以被分解的各種奇形怪狀的垃圾。這些垃圾如果沒有被妥善處理,最終也是會流入海洋的懷抱,隨著洋流到處漂流,變成了一座一座的垃圾島。


那我們該怎麼做彌補呢?

第一步:思考一下一天當中有甚麼東西是會被我們所利用到的一次性垃圾。例如:去買早餐時的塑膠袋、紙杯、竹筷子;和朋友出去玩時的手搖杯,寶特瓶⋯⋯

第二步:想想看這些一次性垃圾有甚麼是可以替代的。例如:購物時,自備環保袋、不拿塑膠袋;用餐時的竹筷子改成環保餐具;手搖杯的杯子可以自己帶。

第三步:試著想想看有甚麼是可以被捨棄的。例如:不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購買好分解的環保產品。

 

書中的護鯨人,帶給我們的禮物是勇敢熱心,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住在四面環海的臺灣,沙灘上的垃圾一定不少,平時有空就可以和家人朋友相約到海邊淨灘,甚至還能去踏踏浪,保護海洋與玩樂結合,真是兩全其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