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生態保育與永續經濟──徵文組高二銅牌 / 許淯傑


許淯傑 /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選讀:《奧秘海洋》100期:倒數2048―被掏空的海洋

看完《奧秘海洋》100期後,從小對海洋生物著迷的我對內容感到十分感慨,共鳴極深,尤其是跟海鮮選擇和珊瑚礁魚類繁殖相關的內容。身處四面環海的台灣,我們擁有也需要大量的海洋資源,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捕撈技術的進步及對大自然的破壞所帶來的氣候變遷使海洋資源正在迅速地消失。

我們在餐桌上的各種鰻魚屬洄游型的魚類,與鮭魚相反。降河洄游魚類的幼魚在深海孵化後順著海流回到岸邊,進入河口和溪流長大,長大後洄游至深海產卵並死亡。我覺得近年來台灣的鰻線數量大幅減少是因為在洄游的過程中,體型較大的成鰻經常成為人們眼中的美食,無法回到深海產卵,使整體鰻苗數量銳減。台灣的各大淡水水域中充斥著各種不是原本該水域的外來種,而鱸鰻是少數已被證實能捕食這些外來種的魚類,減少對牠的捕撈應該多少對台灣水域被外來種佔據的情形有所幫助。

過去傳統觀念多認為「小的放生,大的捕撈,生生不息。」,然而在這大量捕撈、海洋汙染嚴重的世代是個大錯特錯的迷思。因為人類長期的汙染,位於食物鏈上層的大型魚類累積了許多毒素和重金屬等汙染物,而且其所產的卵的品質和孵化後的仔稚魚存活機率都較高,加上魚不因高齡就不再產卵,且生殖模式多樣化。以石斑魚為例,其中體型最大且社會階層最高的大魚會從雌性轉為雄性,但如果其被大量捕撈,雖然可能還會有剩下的雄魚進行繁殖,但是野生石斑魚的變性大多都需數年,若長期捕撈體型大者可能會降低當地石斑魚族群的再生速度。綜合以上原因,這種只抓大魚可以避免生態浩劫的迷思,實際上卻降低了海洋資源再生的速度,更毒害了自己。所以除了長到一定尺寸以上再捕撈外,也應設定該魚種體長超過某長度以上就禁止捕撈。

此外,本刊在魚貨被混捕的敘述中提到,若誤捕的魚貨已死亡,帶回去食用是比較不浪費的作法。確實,帶回去食用可以避免海洋資源的浪費,但是並不是每一種被誤捕的魚都適合食用。像是以藻類為食的魚和以前者為食的雜食及肉食性珊瑚礁魚類,因為有毒的渦鞭毛藻寄生在褐藻、綠藻、紅藻等大型藻類上,並附著於珊瑚礁岩的表面,當草食性魚類攝食到這些有毒藻類後,毒素便開始在魚體中累積使魚類遭到毒化,若食用,可能會在其後1~24小時內,因熱帶性海魚毒而產生食物中毒的症狀。因此應該避免食用這些珊瑚礁魚類的肝臟和內臟,和選購體重超過3公斤的大型珊瑚礁魚類。

這些被誤捕後卻不適合食用的魚類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牠們可以做成標本保存,增加台灣珊瑚礁魚類的標本數量,也可以透過牠們獲得各種珊瑚礁魚類的現況。珊瑚礁魚類的人工繁殖在目前是個十分重要且迫切的研究題材,他不僅能讓我們對這些魚類有更多的認識,也能藉此復育並增加野外該族群的數量,更能進一步替代捕撈的觀賞魚,達到以人工代替野生捕撈的理想。

每當我搜尋並想了解家中飼養的海水魚的相關資料時,出來的結果往往只有魚的名字,但習性不明,不免感到可惜。讓我感到十分疑惑的是,通常一個人能在家中飼養的魚隻數量有限,需求也應該有限才對,但是水族店為什麼仍每週進貨?我得到的結論是,大多數消費者對帶回家中飼養的魚隻認識不足,無法給予牠適當的照顧,使觀賞魚變成一種「消耗品」,加上水族店高密度豢養易造成折損,若人們能透過珊瑚礁魚類的人工繁殖來了解牠們的習性和照顧方法,飼主就不會因寶貝魚隻死亡而痛哭,業者也不用透過從大自然捕撈來取得觀賞魚貨。

我認為教育大眾海洋的現況和對海洋的研究及保育一樣重要,如果人們不認清自己的所作所為正在傷害海洋並加以修正,那保育員的努力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我們在品嘗海鮮和飼養觀賞魚的同時,也應該瞭解這些魚兒和他們正因為我們而面臨的威脅,這是身為過度破壞大自然的人類,也就是我們所該盡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