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Do the right thing ! 海保署署長黃向文專訪


王玠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繪圖劉晏余海生館出版中心
照片海洋保育署提供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關注環保議題,臺灣身為海島型國家,經濟發展與海洋息息相關,如何讓海洋生態可以長久永續發展,更是許多有志之士關心的焦點。在眾多海洋學者、團體的多年倡議下,「海洋委員會」終於在107428日在高雄正式成立,同時成立「海洋保育署」(海保署)。海保署之設立目標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與「海洋資源永續發展」,作為未來臺灣海洋保育界的先鋒角色,首任署長由原在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的黃向文教授擔任。

 

這其實並非黃向文教授首次擔任公職,在投身教育界前,她曾在地方政府與中央機關服務多年,後來才轉往海大任教。在漁業署服務期間因長期與國際組織接觸,得知遠洋漁業混獲(鯨豚、海龜、海鳥)保育物種是國際關心的議題,但臺灣當時做此研究的人並不多,因此進入學校任教後,便自告奮勇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此外,她也十分鼓勵學生們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這讓她的研究領域十分多元,除了漁業生物學與資源評估之外,也曾做過與海洋事務和社會科學相關的議題,包括臺灣民眾的海洋意識、海洋(包括海灘、海底與海漂)廢棄物調查與策略研析、潛水及釣魚活動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海洋保護區研究等。雖然熱愛研究,但海洋保育也是她持續關心的部分,適逢海保署成立,加上時機成熟,便接受銜命,南下擔任海保署署長一職。

 

身兼研究學者與政府官員的角色,覺得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她笑著回答:「時間不夠用吧!」「公部門的政策推動需要與許多利益相關人士溝通與協調,而過去參與國際漁業事務管理的時候,還要與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國家的公部門還有許多環保團體協商會談,彼此的立場不同,溝通方式也不同,如何尋求共識並不容易,需要花時間建立互信,而科學資訊的基礎也很重要。」那麼要如何平衡工作與私人生活呢?她笑著說:「過去常常出國開會,當時孩子還小,覺得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心裡很是掙扎,也很感謝家人跟先生的幫忙。為了有所彌補,所以,每年都會想辦法安排全家出國旅遊,享受優質的休閒生活,這兩年比較沒有空檔出國旅遊,還是會盡量利用週末與家人出門旅遊,同時享受臺灣的自然風光,保有自己的生活時間。」

 

放眼望去,臺灣海洋界不管是民間或是政府研究部門,多以男性為主,要如何在其中「生存」?署長回答道:「我覺得要對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do something,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很重要。很多事情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但如果妳有想改變的事情,就要持之以恆地進行下去。」她也跟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我之前參與海鳥保育工作時,認識巴西投入海鳥保育工作的Tatiana Neves,她在這個行業待了二十多年,一開始跟漁民接觸,這些漁民也幾乎都是男士。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也覺得,妳一個女孩能幹嘛呢?可是慢慢的五年、十年、到現在應該超過二十年了,漁民們已經跟她成為很好的朋友,相關企業也願意贊助經費,協助她進行海鳥保育的相關工作。」

 

參加國際信天翁與水薙鳥保育協定會議(右二為巴西團代表Tatiana Neves


「我覺得這個過程跟我滿有共鳴的。」署長接著說,「其實我剛開始進入這行(漁業)時,也沒有把握能做多深入,但妳要相信自己絕對不比別人差。」會因此變得更強勢嗎?「某種程度上還是需要,該爭取的部分還是要儘量堅持,但該適時妥協還是要妥協,有時候可能退兩步然後進三步,要不斷在業界需求和保育政策間達到平衡,希望能慢慢往前推進。」署長回答時的聲音堅定,或許在署長纖細的外表下,就是這份溫柔的堅定,才能使海洋保育工作持續推展。「不過女生在海洋研究領域還是有些優勢啦!」署長話鋒一轉,「之前在學校做問卷時有發現,男研究生跟女研究生出去訪談,女生訪談的問卷回收率都比較高。」

 

「但其實從過去到現在,加入海洋研究領域的女生也越來越多了。比如像研究船、學校或是漁業署裡的女生,都比以前多一些。不過有些行業可能會受到性別的限制,比如遠洋觀察員,因為要在船上生活三到六個月,船上空間狹小,生活又不舒適,而且船上多數都是男性員工,女生上去可能就不太方便。不過美國也還是有女性觀察員,但她們出海的時間短,可能兩三天就回來,我們之前訪問她們是否有心理壓力,她們表示並沒有發生過讓人困擾的事情。」署長也補充,她認為其實現今以公部門來說,這幾年性平委員會都想方設法從行政程序、法規上去促進性別平權,雖然某些領域仍存在差異,也並非短期可改變之事,但政府帶頭推動,相信臺灣會越來越好。「有時候硬要去要求男女數量上平等也不一定是好事,我們應該是邀請合適、有能力的人加入,而非單就性別。」

 

高雄港野放小虎鯨現場作業(圖右二為黃向文署長)

「我自己讀書的時候並沒有因為性別遇到甚麼難題,家人都很支持,也很鼓勵。」她以學者的角度補充說明。海保署目前的男女比是一半一半,署長也期許在未來有更多對海洋保育的有志之士加入,不限男女。

 

從公務員到學者,再重回公共事務領域,署長持續進行保育的動力為何呢?「Do the right thing. 我覺得就是做正確的事吧。」署長回答。「像我之前在國際組織或是其他國家看到許多對環境保護的行動,但臺灣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塊可能並不是這麼瞭解。海保署成立後,我們希望透過一些工作,讓民眾一方面可以認識海洋、親近海洋,但另一方面,也要好好保護海洋環境,別讓她持續遭到破壞。」作為開疆闢土的第一人,總是比較辛苦,「其實這個領域對於很多同仁來說也是新的,所以希望可以將一些我過去在國外看到的做法帶進來,建立制度,讓同仁知道未來可以往哪些方向走,長期當然希望臺灣的海洋環境能夠改善,資源能夠永續。」

 

海洋公民科學家推廣活動

「海保署的成立,希望能補足過去政府部門比較沒有照顧到海洋生態的部分,藉由一些行動與計畫,看有沒有辦法讓環境稍加改善,讓環境跟資源具有持續性。」署長也提到關於漁業經濟與保育團體的衝突,「像中華白海豚,臺灣西岸可能只剩五十隻,很多人都會怪罪漁業,可是如果從整個數據去看,漁產量其實也是往下掉的。數量的下降是否有其他原因?比如西海岸的工廠開發中沒有顧及環境保護,或是排放過多污水等,讓整個生態系弱化。我們正在推的『白海豚保育行動計畫』,其實並不是要去跟漁民作對,而是希望可以全面性的從水環境、海域開發去看,除了希望白海豚數量可以增加,也希望漁業資源可以恢復。畢竟環境改善的首要受益者,應該是周遭的漁民才對。」


潛海戰將淨海現場(圖左為黃向文署長)

「所以這個時候海生館的角色就很重要啦,扮演著提升民眾『海洋素養』及啟發民眾參與珊瑚礁和海洋自然環境維護的角色。」署長笑著說,也希望臺灣未來能建立起一個永續、友善海洋的大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