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乳酸飲料『多仔』的流浪之旅—和《海漂多仔》作者聊聊關於海廢都去哪了


王玠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陳美琪海生館研究助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些沒有被確實回收的垃圾最後會到哪裡呢?由海保署計畫支持、海生館出版的海洋繪本《海漂多仔》特別記錄了乳酸飲料「多仔」的「流浪之旅」。這也是海生館「生態毒理實驗室」首次嘗試將研究科普化,以兒童繪本的方式向大眾講解環保的重要性,並期望在未來能夠搭配課程,讓學童們從小就建立愛護環境的觀念。

這本繪本的作者,除了生態毒理實驗室主持人陳德豪教授外,還有長期關注恆春半島環境教育的在地工作者(同時也是海生館研究助理)陳美琪,她的身份相當多元,除了協助實驗室研究工作外,同時也是海生館/恆春好廢Recycle for Good的環境教育講師,她也是一雙活潑兒女杜妍與杜騫溫柔的媽媽。

 

在實際訪問之前,我們一直以為這本繪本是寫給她的兒女,沒想到實際見到本人,才發現他們早已過了讀繪本的年紀。當問到為何選擇以繪本方式呈現海廢主題時,美琪回答:「有這本書是因為我們去年接了一個海保署的計畫,通常這種計劃在結束之後就會以一篇數據或報告呈現。但我們想說希望能將相關報告做成一個教材,到更多地方去推廣,所以才有製作繪本的想法。」將一份厚厚的學術報告製作成輕薄短小的兒童讀物,應該很難吧?「對的,因為是要給小朋友的讀物,所以不可能塞太多東西進去,在有限的文字中,我們只能用大量的圖去呈現,繪本頁數通常不會太多,但我們花了滿大的心思在這裡面。最後呈現的成果雖然篇幅不大,但每一篇其實都可以再延伸出課程,未來可能也會搭配一些小實驗,到學校去推廣,讓更多孩童了解環保的重要性。」

 

除了文字搭配需要動用許多心思外,繪本裡的畫面更是靈魂。而大部分做科普的人都會遇到的難點是「與繪者溝通」。畢竟科學繪圖不是藝術創作,除了好看外,更需要符合科學事實,不過這個問題,美琪很幸運的沒有碰到。「當初在想這個繪本時,我腦子裡一開始想的繪者就是杜侑哲(哲哥)。我之前有做過一個簡單的手冊,光跟繪者溝通就要花好多時間,因為若繪者不具相關知識,就很難知道線條粗細、生物、海廢水層分佈等等的資訊。但跟哲哥溝通很輕鬆,我只要跟他說好我第一頁要什麼畫面、第二頁要什麼畫面,他幾乎都可以抓到重點,省去很多溝通成本。」

 

畫海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其實很多耶,不同密度的垃圾會到不同的水層,而且大垃圾也會碎裂成小垃圾。以塑膠袋為例,大家可能都覺得它就是在水表層。但其實塑膠袋在水中可能會有一些生物、細菌、藻類等等附著在上面,久了它變重就會開始下沉。但下沉到某一個深度後,生物可能沒辦法生存就會離開,這個塑膠袋就會再飄上來。所以認真地探討起來,海廢研究還滿有趣的,跟大家印象中只漂浮在海水上的垃圾略有不同。」美琪補充道,「在這本書中我們也設計了一個拉頁,介紹從水表層、中層到底層的各式海廢,這樣大家對於海廢在水中的分佈就一目瞭然。」

 

製作繪本其實也是一個「斷捨離」的過程,美琪對我們表示,在編輯過程中其實也很想塞很多資訊進去,但考量到繪本屬性,只好將所有想講的內容濃縮為「一個畫面,一個重點」。「我們去上課時如果有用到這本繪本,都會搭配一些科學小實驗。比如說海廢密度分佈這章,我們就會拿一個試管,裡面先配好幾層密度不同的水,再讓小朋友丟垃圾下去,垃圾在下沉的過程就會停在密度相等的位置而出現垃圾分層的現象。這樣課堂結束後,小朋友就會對於這個概念印象深刻。」

 

說到海廢研究與海洋教育時,美琪的眼神閃閃發光,但其時她大學時所學的並非海洋相關科系。「我大概在海景(海生館BOT廠商)做了十年的解說員,那個時候覺得遇到了一些瓶頸,才想說要回去唸書。首選當然是設立在海生館館區內的『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當時給自己的目標就是希望畢業之後可以持續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上。那時其實國內做海廢研究的學者並不多,但感謝陳德豪老師(現為海生館副館長)帶著我們一起做,慢慢累積起來。」

 

既是研究生、又要兼顧工作與家庭,三重身份會不會很累呢?「真的很累啊,不過在回去唸書前我也有問過孩子們的意見,他們都很支持。好在爸爸(哲哥)也有一起帶小孩,除了那時兒子睡覺要媽媽陪外,孩子們都很獨立會自己寫功課。我那個時候常常抱著電腦在旁邊寫論文,然後跟兒子說:『你睡覺,媽媽工作。』這樣。」女兒杜妍也在旁補充說:「媽媽還沒畢業前常常要花很多時間在研究所,很多時候我們都回家了,媽媽還在工作。」「不過一切都很值得,」美琪回應,「以前在做環境教育時很多資料都來源於網路,但可能很多資訊都不是那麼正確。讀完研究所再回頭看,發現過去很多說法其實都可以再調整,以傳遞更正確的信息給學生們。」

 

雖然要花大量時間做研究,但美琪也嘗試將過程轉化為一場難得的親子時光。「像我的實驗因為要去海邊高潮線上採集,我都會讓他們幫我拉穿越線,也會一起挖沙。除了陪伴之外,也是讓他們知道環境中的狀態。他們也是我的『小童工』,像一些繁瑣、無關背景污染的工作,我也會讓他們一起參與,比如他們都要幫我洗燒杯等等的,哈哈。」除了幫忙研究進行外,兩個孩子亦是淨灘的小小領隊,「我們『好廢 Recycle for Good』成立後,常常會組織大家一起淨灘。他們倆年紀比較大,所以都是他們帶隊。不過小孩淨灘很好玩,他們都是去海邊撿玩具,常常會有挖沙的器具、恐龍什麼的,孩子們也很開心自己的玩具是撿來的,不是買來的。」

 

而因為常常跟著父母實際看到海洋污染現況,兩個孩子也成為了學校的「環保小尖兵」,當看到同學們使用寶特瓶時,會善意提醒要減少使用並確實做好回收。「這也是我們創作這本書的宗旨,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友愛的環境,鼓勵大家做環保並確實做好回收,而不是一昧指責。塑膠不是不好,但我們也要思考如何使用,並在使用後確實讓它進入回收機制,因為當塑膠成為海廢後,就失去了回收再利用的價值。我常常跟上課的學生說,只要你今天上完課後,明天買早餐可以用今天的那個塑膠袋,這堂課就成功了。」

將「回收減塑」的概念落實於生活中一直是美琪在每堂課程中希望傳遞給學生們的目標。至於這本書的主角「多仔」,他的冒險將經過哪些過程,就留待讀者們自己去書中發掘吧!


《海漂多仔》
作者:陳美琪、陳德豪
繪者:杜侑哲
出版單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財團法人海洋教育發展基金會  
出版年月:1096
規格:24頁,26公分x19公分
ISBN978-986-5444-89-1(精裝)
GPN1010900826
售價:2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