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從霧台部落溪流到海洋博物館─新主題的行動展示箱登場囉!



文、圖林冠吟海生館科教組

 

今年二月,正當屏東縣霧台鄉的櫻花盛開時,筆者偕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的環境教育師資及國立中山大學教育所的師生,前往霧台部落參與兩天一夜的環境教育師資培訓課程。

 

這趟旅程的重點在於希望讓老師及學員們先實際探訪、認識淡水魚與牠們的棲地,再到各校推廣使用「魯凱族淡水魚行動展示箱」,教導學員認識臺灣原生的淡水魚。不同於以往的室內授課形式,這場活動是在部落族人的帶領下,實地探索魯凱族的部落文化、溪流漁獵歷史以及親身下到溪谷中觀察溪流中的淡水魚。更特別的是,本次活動有一半以上的講師來自霧台部落,例如霧台國小資深自然老師巴正義、霧台文物館貝若桑研究員等人,而且活動也開放部分名額給在地的部落青年參與。(課程影片連結

 

文化平權 在博物館中納入原民視野

博物館於活動或展示設計時廣納多元文化,並致力於提供不同身份、年齡、地域、族群條件者使用博物館資源的同等權利,正呼應了近來教育部注重之「文化平權」概念。

 

回顧臺灣博物館近十年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當代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已從純粹的展品陳列,轉變為實現社會平權的場域。許多博物館開始藉由特展或教育活動回應社會議題,例如2017年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劃的《島嶼浮塵-PM2.5視界特展》探討近年來中南部民眾最有感的空污議題;或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藝術關懷行動計畫,與社會工作師合作為受暴女性及精神障礙者等不易抵達博物館參觀的群眾,規劃專屬活動方案等。

 

講師至載興國小推廣行動展示箱
講師至載興國小推廣行動展示箱


本次的活動除了秉持上述相同的概念外,更結合公部門及民間的資源,特別將海生館今年七月開幕的《魯凱漁你相遇特展》內容,以及由環境教育師資童琳茜所開發之「魯凱族淡水魚行動展示箱」納入課程,讓原民視野和在地生態樣貌深刻烙印在參與實際演練的學員心中,以利於後續的校園推廣。

 

相較於過去單純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教案,本次的教學內容因為增添原民文化之介紹,一些參與學員表示因為擔心自身對於該文化的熟悉度不足,所以感到教材的使用上更具有挑戰性。這或許是博物館在推廣多元文化題材時,必須要克服之難題之一。

 

從霧台出發 到南臺灣進行校園推廣 

歷經本次培訓及相關考核後,這群師資已赴屏東各地的部落小學,及高雄、台南的學校為師生們進行授課,總共累積18場次,870人次參與。

不少參與課程的國小教師對於海生館融合原民文化及淡水魚知識的教案相當感興趣,甚至進一步詢問是否能購買教材使用。而筆者也在自己執行推廣的場次中,遇過排灣族學生,受到課程內容啟發後,聯想到自己部落的成長經驗,並用自己的族語向大家介紹各種魚類的名字。這些回饋對於博物館的教具設計者及推廣者來說,實在是相當寶貴。

 

 

參考資料:
1.吳佳霓(2019)。<在推動文化平權的道路上,博物館面臨的挑戰?>。博物館簡訊89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