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從「海生館」游向「海洋天然物」的未來


王玠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攝影、繪圖劉晏余海生館出版中心


提到海洋生物,許多人腦袋裡首先想到的或許是海鮮餐廳外一尾尾看起來鮮美可口的魚。但您知道嗎?讓醫生們感到棘手的癌症,其解方或許就藏在海洋之中。海生館裡,有個臺灣著名的「海洋天然物」研究團隊,研究人員們正努力的由各種海洋生物中萃取出新的天然化合物,期望未來能實際應用於美妝產品開發與疾病治療。呂美津教授便是其中的一員,主要的研究項目為尋找能「毒殺」癌細胞的活性物質,並期望未來能發展為治療癌症的新藥物。

 

在訪談過程中,呂美津老師一次又一次的向我們「展示」她養的珊瑚。「我覺得我真的養得滿好的,你們等等一定要去看看!」呂老師驕傲地說,「我們目前總共有十八個缸子,裡面總共有一兩百棵珊瑚,因為我們要從珊瑚裡去找天然物,再從天然物裡去找到抗癌活性成分。」雖然珊瑚養得好,但呂老師並非海洋本科系出身。「我大學跟碩士班是念農業相關,博士是高醫的天然藥物研究所,本來跟海洋生物不那麼熟,都是在研究陸地植物。直到進了東華大學的海洋生物研究所(於海生館內),來到海生館加入海洋天然物團隊後,才開始研究海洋天然物。」

 

呂老師設計的珊瑚缸,每株珊瑚都有編號條碼,並維持適當的個體距離。


「一開始是做海綿,但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生物,實在太難養了啊,我也不知道牠吃什麼,相關文獻又很少,所以我從去年開始改養珊瑚。結果發現珊瑚還不錯啊!珊瑚中活性成分對於癌細胞毒殺活性很好!」呂老師笑著補充說明:「我們做抗癌藥物就要從細胞毒殺活性開始,要對癌細胞有毒性才有機會治療癌症。萃取出活性成分後,這些珊瑚天然物可開始進行抗腫瘤之動物實驗,檢測珊瑚活性成分是否會抑制腫瘤生長,看看哪些成分有可能在未來發展成抗癌藥物。」珊瑚養得好,除了歸功於呂老師對牠們的呵護外,也得益於海生館的天然海水供應系統。「其他地方可能因為地理位置關係,海水供應系統沒這麼好做,但海生館的海水供應系統除了偶因抽入的原水泥沙過多,阻塞過濾系統而停機外,其他都很好。感謝館方重新配置水族缸與維生系統。所以海生館有這麼好的研究環境,為什麼不養呢?為什麼不努力做研究呢?」呂老師說。

 

努力,是呂美津老師引以為傲的特質。訪談過程中,呂老師提到自己的研究之路頗為順遂,一路上遇到好的老師、同學、學弟,到現在也遇到好的碩博研究生等,家人們也都相當支持她的研究之路。話雖然說得輕巧,但在讀博士班時,呂老師可是拚盡全力的。「『研究』曾經佔了我生活的一大半,放棄玩樂,連禮拜六、禮拜天都要在實驗室中度過,就連過年期間都得在初二就回實驗室寫計畫。」除了來自課業的壓力,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也不少。「現在就比較好啦,週末可以回家種田陪家人。」呂老師笑著說。

 

當問到科學研究男女比例的問題時,呂老師回答:「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一樣,男生可能會比女生有事業心一點,所以會往上追尋更高的學歷、追尋更多的薪水,但因為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往上唸,所以我就很自然的走向研究之路。」呂老師補充,「其實我也並不是一個非常有事業心的人。當初是因為碩班有一個過世的教授好友,他曾鼓勵我去報高雄醫學大學天然物研究所,我就真的去考,後來也順利的畢業並找到工作。」問及呂老師持續研究的動力與原因,她回答:「我真的很喜歡做研究!我民國八十幾年就在高醫當研究助理,後來就一直在研究這條路上。我覺得研究室是很單純的,沒有什麼閒雜人等或紛爭,可以安靜的一個人慢慢鑽研。做研究的時候是面帶微笑的,這對我來說是一件放鬆快樂的事情。」 「我也很喜歡海洋啊!每次心情不好或是工作遇到瓶頸,我就會去缸子前面沉思一下,真的很療癒,你隨便給個飼料,魚就游過來了,看著魚就很快樂,然後我就又有力氣繼續工作或研究了。」呂老師笑著說。

 

雖然當中還是會有一些世俗的壓力,但呂老師的丈夫總是全力支持她的事業。「現在往回看,我覺得我很快樂,當初那樣努力是值得的。現在可以繼續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上,對未來還是有一些憧憬。」對於未來有什麼值得期待的事情?呂老師說:「我們希望有天能把海洋天然物推到臨床、抗癌藥物的發展上。其實海生館本來就是一個海洋農場,但因為人力與資源不足而無法擴大規模,這對我們研究來說真的是一大阻礙,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投入到這個領域裡。」她補充,「像現在海洋藥物可以在臨床上使用的不超過十個,如果在臺灣,尤其是在海生館,未來若能從珊瑚研發出一個臨床藥物,那將會是很大的突破。尤其我們自己就有養,又不用去野外採集。能開發出抗癌藥物是我最大的夢想,應該也是每個從事天然物研究者的夢想,不過一個藥物從開發到臨床應用其實需要十幾二十年,沒有這麼快,到那時我可能就要退休了,退休之後我就要回家當農夫!」

 

呂老師正在進行癌細胞培養試驗(呂美津實驗室提供)

問及最想成為海洋裡的哪種生物,她說:「我想是大型魚類吧!因為可以游得更久,看得更遠啊!我們眼光都太狹隘了,只侷限於眼前。尤其現代小孩對事物都堅持不久,但其實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堅持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深入之後才能看得更多。」

也許就是因為有了「努力」跟「堅持」兩個特質,呂美津老師才能在充滿挑戰的研究路上持續向前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