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之透明魚特展文宣 |
文-張至維博士-海生館展示組副研究員
圖-張至維博士-海生館展示組副研究員;李珍妮博士-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
沈浸在刻意營造的黑暗氛圍裡,一盤盤以背光襯托出的絢彩透明魚標本。
雀斯派倫特費雪的奇幻旅程,驚艷再現。
海生館《雀斯派倫特費雪的秘密《(透明魚)特展,延續106年8月至107年7月在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首發驚艷的熱潮,歷經半年的籌備,於108年1月至3月的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 (Aquarium KLCC) 內經典再現,這是本特展在馬來西亞境內巡迴的第二站。
同樣是「當科學遇到美學」,這些在科學研究室中常用的透明染色魚骨骼標本,從臺灣海生館出發,前進海外學術殿堂以激發新南向學子在厚植基礎的科研學習,並讓觀者驚嘆於其美學;本次更前進當地熱門的水族館,再次完美展現本展覽「結合科學與美學的影響力」。
透明魚特展幽暗的展場營造出無止盡的深邃感 (李珍妮 攝) |
透明魚特展刻意降低的展櫃吸引訪客佇足彎腰細賞 (李珍妮 攝) |
特展中展示的透明魚標本 (李珍妮 攝) |
特色展示及開幕活動營造吸睛焦點
本次城中城水族館透明魚巡迴展,自107年12月30日起在馬來西亞開幕以來,短短三個月展期間,就累計36萬8千餘人入館參觀,該數字超過該館全年約80萬入館人數的46%,可說是相當成功的特展活動。
不同於之前在登嘉樓大學展出時的明亮展場設計,本次500件透明魚標本的展示手法,回歸此前在海生館展出時的類似設計,同以幽暗的展場營造出無止盡的深邃感,並在展示燈光及展件擺置上充分發揮巧思。
以展示的靈魂─燈光而言,城中城水族館的設計團隊改採全背光的白色壓克力底板襯托展品,可輕易避免展覽照明常見的陰影干擾,更能襯托出紅藍分明的透明魚特色;而刻意減亮的白光照度,也避免訪客因眼睛直視展品所可能產生不舒適感。
再就展件的配置而言,因為空間及展品數量的限制,雖然無法重現海生館展場內以大量展品所呈現的震撼效果,城中城水族館團隊仍保留七件直立平視型設計風格的展缸,其他展件則調整擺置於桌面平置式的玻璃培養皿中。這些特別鋪陳的展品視野與排列,加上刻意安排的三角形觀賞動線,吸引訪客佇足彎腰細賞,讓科學標本擁有珠寶展示的精緻效果,相當令人印象深刻。
由城中城水族館馮首席執行長 (右) 與登嘉樓大學Nor Aieni校長 (左) 共同為透明魚特展剪綵揭幕 (李珍妮 攝) |
登嘉樓大學Nor Aieni校長 (左1)、南中國海典藏資料中心Izwandy主任 (左2) 及盛英杰博士 (右1) 與城中城水族館馮總經理 (右2) 合影 (李珍妮 攝) |
值得一提的是,城中城水族館配合部分展區的完成翻新,以迎接農曆新年到來的熱絡氣氛,特別選定108年1月30日舉辦開幕式,在超吸睛的水中舞獅和豬年珍珠賀年活動之後,由城中城水族館拿督馮重興首席執行長與登嘉樓大學Dato' Nor Aieni Haji Mokhtar校長共同為透明魚特展剪綵揭幕,並由執行本合作專案的登嘉樓大學盛英杰博士親自上陣導覽解說。這場精心設計的開幕記者會,也為本次特展畫龍點睛並持續加溫,成功吸引到眾多馬來西亞國內外媒體的行銷報導,估計達成新臺幣125萬元的公關價值。
「小而美」的移展思維創造實質影響力
城中城水族館為相對小型的都會型水族館,位於首都吉隆坡地標雙子塔大樓旁的商場內,地下二層樓的空間雖然主要以展示淡水生物較多,但仍有不少以替換人工海水為主的海水展示缸。因其地利之便及多樣的展示科教活動,每年平均仍吸引超過80萬名的馬來西亞及國際遊客前往造訪。
海生館陳德豪副館長 (左2) 與城中城水族館李館長 (右2)、Omar襄理 (左1) 及水族部門同仁合影 (張至維 攝) |
為了提升再次來訪遊客的新鮮感,該水族館不定期進行展區更新;另外,也長期支持海洋保育議題的合作企劃,如拯救鯊魚鰭計畫 (Save Our Fins),以提高該館於海洋生態與保育事務之貢獻度。
城中城水族館設置之拯救鯊魚鰭計畫展區 (張至維 攝) |
本次馬來西亞透明魚展的巡迴,若沒有登嘉樓大學、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以及海生館三方攜手合作,絕無可能成功推出。展望未來,相信如本次「透明魚展」的精緻化、小而美的移展思維,在主題獨特且具吸引力的加持下,亦可在所費不貲的大型跨國移展中脫穎而出。就本館持續發展境外巡迴特展的策略而言,城中城水族館可說是一個絕佳的移展場域。而透過與登嘉樓大學的互惠合作,建立海生館特展在馬來西亞自主巡迴移展的模式,將也是永續推動新南向計畫成果影響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