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南「得好人才、」育「見新南向本館參加教育部」106年新南向教育展「之紀實與展望」

本館陳啟祥館長(右1)與時任教育部長吳茂昆部長(左4)、姚立德政務次長(右4)、
朱楠賢主任秘書(右2)、黃月麗司長(右3)與各館館長於終身教育司展版前合影。(林乃正攝)


文圖/張至維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 副研究員

教育部為彰顯106年「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的豐碩成果,於今年(107年)4月29日至5月1日在臺北市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新南向教育展」暨相關活動,並於5月4日至13日移師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持續展出。




海生館在106年執行了4項「科普教育新南向國際交流計畫」,其中包括前往新加坡辦理的「珊瑚礁科普教育向下深耕與南向發展」營隊、在泰國舉行的「珊瑚礁的未來不是夢:珊瑚醫院」特展、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雀斯派倫特˙費雪 (透明魚) 的秘密」特展,以及新南向實習生交流等。其中泰國「珊瑚醫院」和馬來西亞「透明魚」兩特展,與其他友館的各式代表性特展及營隊活動,被選為代表教育部終身教育館所「科普教育無國界˙館所交流正連線」之主要成果看板內容。

106.09.14海生館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展出之「珊瑚礁的未來不是夢:珊瑚醫院特展」
(林家興攝)
106.08.16海生館於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展出之「透明魚特展」
(張至維攝)
跳脫各館一貫的靜態展版展示與動態影片播放,本館配合新南向展示主題,專櫃展出包含多件深具特色的「珊瑚模型」,與大小不一的「透明魚標本」等實體展品,再加上臺北場一缸令全場驚艷的「珊瑚礁生態缸」,成為全場最吸引人的目光焦點之一。另外,搭配本館限量推出、老少咸宜的「紙做驚奇」首創海洋生物3D紙藝「魟魚置物座」DIY活動,完全展現本館新南向珊瑚生態及海洋生物教育推廣的活力與特色。

本館「珊瑚礁生態缸」為本次活動的亮點展品之一
(林乃正攝)
聚精會神參加本館「紙做驚奇」DIY活動的參觀民眾
(林乃正攝)

在接續深耕106年既有的南向國家合作基礎下,以及擴大館內各組室專業領域之共同參與,今年(107年)海生館共執行5項新南向子計畫,包含「斯里蘭卡科普教育人才培育先行計畫」、「海洋生物多樣性典藏科普教育國際交流營隊」、「印度西太平洋海洋生物保育評估研習營」、「雀斯派倫特費雪的秘密馬來西亞巡迴展」及「新南向國家交流實習計畫」,目前正如火如荼的進展中,將持續透過學術交流及科普教育之推廣,組織東南亞地區研究保育與教育推廣的國際網絡,深化本館海洋研究保育與教育推廣能量,協助培育東南亞國家科普人才,拓展國民外交,增加國際能見度,藉以吸引國際人才來海生館交流研習,與國內的研究學者及學生互動、激發創意,一起來探索海洋、保護海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