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奧祕海洋》館訊部落格上線囉!

今年5月,海生館正式成立了《奧祕海洋》部落格,上線至今約2個多月的時間,在沒有特別宣傳的情況下,瀏覽人數已突破10,000人次,這讓我們非常興奮,相信透過網路,可以吸引更多人來認識、探索屬於我們的海洋。


文/陳君夷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出版中心

為什麼是部落格?-強勢回歸的復古潮流

過去將近10年的時間,人類社交的方式被社群媒體翻了幾番。在網路剛開始的時代,我們在各大部落格平台用文字書寫心情、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對各類事物的看法,會來閱讀的大多是相熟的朋友,或是對你的文字或想法有共鳴的網友,那是一個比紙筆書信快一點的時代。

不過短短十數年,各類Vlog成了網路當紅炸子雞,更新的速度是每週一則,有的甚至每天一則,重大新聞的保鮮期大概一個禮拜,還來不及整理想法,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被轉移到新的事物去,如今一個人每週甚至每天的資訊量,可能是古人一年或甚至一輩子的量。




在社群媒體簡短的文字、大量圖片的猛烈轟炸後,人們似乎開始對這樣的方式感到疲乏。2012年,Blogger與Twitter的創辦人Evan Williams,他結合部落格的簡易出版介面與社群功能,創立了Medium,這像在網路圈與媒體圈投下一顆炸彈,直至去年,有人甚至預言說Medium將是改變社群媒體時代的領頭羊。姑且不論是否改變了媒體生態,Medium的崛起告訴我們,人們對社群媒體上的簡短文字與大量美照開始感到厭倦,轉而渴望深度的交流,而深度交流,文字是一種最古老又深刻的方式,而這就是為什麼部落格歷久不衰的原因。

科研轉科普

海生館從建館籌備期開始,便將研究定為水族博物館各項發展的基礎,典藏與研究是博物館的根基,因此海生館能走過18個年頭依然屹立,靠的就是對海洋不停歇的研究。除了研究,海洋教育更是海生館的使命之一,但實驗室裡的科學語言對於一般大眾而言太過艱澀,這時就需要轉換,因此有效地將科研轉科普是我們近年的目標之一。

其實海生館館訊曾刊登過非常豐富的海洋科普文章,但紙本的傳遞受限於時間及空間,這些好文章往往發刊後就被埋沒了,有鑒於此我們在5月開設了《奧祕海洋》部落格,希望能把這些質量俱佳的好文章,透過網路無時間空間限制的特性,讓更多人更方便閱讀這些文章,在分享上也更加便捷。

多種功能一次滿足

《奧祕海洋》部落格能閱讀到許多海洋科普文章,在文章分類上,除了依照期數分類之外,也根據每篇文章的屬性去做標籤,比如您想了解「海洋污染」,在首頁右邊的文章分類欄位點選「海洋污染」,就可找到相關文章,若這樣的分類還不能滿足您,右邊欄位的最上方也提供站內搜尋的功能。

除了閱讀海洋科普文章,我們也整理了各種海洋教育資源的連結,若您想要知道更多海洋知識,或是有教學的需求,都可以在右邊欄位找到需要的資源,例如:海生館的官方FB以及YouTube頻道等;同時我們也將整本館訊PDF檔上傳在邊欄,您可以以電子雜誌的方式閱讀整本館訊。

如果您喜歡紙本的觸感與懷舊的溫度,也歡迎您點選上方的「紙本訂閱連結」,每期只要支付10元郵資及處理費,就能收到《奧祕海洋》紙本期刊。此外,我們也期盼聽到您的建言,以求精進,非常歡迎您來填寫線上或紙本問卷。

說了這麼多,一起來點選以下網址,親自體驗一下海洋知識的洗禮吧!

《奧祕海洋》部落格網址 https://oceanomics.blogspot.com/

《奧祕海洋》部落格QR cod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