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海生館新時代-溫志宏館長的藍圖與挑戰

海生館新任館長溫志宏

文-海生館科教組
王玠文    

圖-海生館企研組 楊啟泰


今年(2024716日,陪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20餘載的陳啟祥前館長屆齡榮退。滿懷依依惜別之情的同時,各界對新館長人選亦寄予厚望。新任館長溫志宏在眾人引頸期盼下,於1015日正式上任。迎接新氣象之際,大家不禁好奇溫館長將為海生館注入什麼樣的嶄新風貌與變革。此外,海生館即將迎來建館25週年,正如人生步入新的階段,博物館也即將邁向下一個里程碑。儘管提到臺灣的水族館,位於國境之南的海生館依然是人們心中的首選,但在近年來類似場館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海生館若要保持競爭力,溫館長將如何迎接挑戰並推動革新?在本期《奧秘海洋》中,編輯團隊特別採訪溫館長,聆聽他對海生館未來的藍圖與願景。

海生館第4任館長溫志宏(右)上任,由教育部政務次長林騰蛟(中)監交,左為時任代理館長陳德豪(林清哲攝)


溫館長自陳來自漁人世家,在那個「惟有讀書高」的年代,從小家庭便注重教育。在家人期盼下,讓他意識到必須透過學習來開拓未來。原來的志向是進入師範學院成為一名老師,但意外地進入了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後改名為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在博士階段,他進入了由國防醫學院、中央研究院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合辦的生命科學研究所,並將研究重心從海洋轉向醫學。然而刻畫在他基因裡對大海的渴望,讓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學習後,隨著機緣最終又回到了海洋領域,並專注於將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質轉化為藥物或醫材的研究。

「海洋天然物」研究的發展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當時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來探索自然並開發其潛能。200412月,芋螺毒素被成功開發為新型止痛劑,並通過美國FDA的檢驗上市,成為癌末病人除了嗎啡之外的另一種選擇。這項發現不僅激勵了從事海洋天然物開發的研究者,也鼓舞了當時剛準備回到母校就職的溫館長,讓他期望能從海洋生物體內,找到更多對抗疾病的解方。

溫館長的努力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所開發的成果不僅獲得了各項國家認證和獎章,還從2020年至2023年連續4年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 2% 科學家名單。該名單根據 Scopus 資料庫的數據,對在其領域中高度被引用的學者進行排名,並綜合考量科學家在職業生涯及最近一年的引用影響力。這項成就再次彰顯了溫館長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雖然當年沒有實現成為教師的理想,但現今溫館長仍作育英才,培養無數後進,為海洋與生命科學領域注入新血。在他上任館長後,無數花籃送到海生館,這些來自各界的祝賀與敬意,不僅是對他成就的肯定,也象徵著他在學術界和業界的廣泛影響力與深遠影響。

溫館長雖然長年服務於中山大學,但他與海生館的緣分並不淺。早在籌備處時期,他仍是學生時便曾赴枋山「水族教育實驗站」觀摩。10多年前,當他開始進行海洋天然物研究後,為了確保研究所需的天然物來源能夠永續且穩定,他與海生館研究員宋秉鈞博士展開合作,利用水族中心培養的珊瑚進行深入研究與應用。雙方共同研發的藥粧產品「珊瑚晶粹」更榮獲第13屆國家新創獎。有別於國際大廠透過採集野外海洋生物進行萃取的方式,「珊瑚晶粹」使用的是海生館人工養殖的珊瑚萃取,兼具零污染、品質穩定及生態友善等特點。

早在加入海生館前,溫館長(右2)便與海生館研究員宋秉鈞博士(右1)合作,共同以「珊瑚晶粹」產品榮獲第13屆國家新創獎(生策會提供)

將海洋生物應用於保養品並非全新概念。國際市場上,珊瑚在保養品中的應用已超過20年,其原料市場利潤可觀,產值更高達數10億臺幣。或許是溫館長過去擔任中山大學產學營運及推廣教育處處長的經驗,又或是受醫學背景的影響,讓他對珊瑚的應用潛力有更深刻的理解。溫館長與我們分享了一個用保育發展生醫的成功故事:以色列公司透過學習珊瑚養殖技術,利用人工培育的珊瑚製作醫療用「骨粉」,不僅成功取代傳統材料,也減低對海洋生態可能的破壞,還為相關產業帶來極高的經濟價值,展現了人工培育的珊瑚在醫療應用上的廣闊潛力。這件事讓溫館長深受啟發,他認為現階段我們在談保育時,概念仍偏於保守。

他表示,海生館擁有精良的養殖技術與生物研究基礎,除了對自然保育貢獻心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生物的背景與知識「轉譯」,將研究成果從實驗室延展到社會層面,讓各年齡層的民眾都能理解生物的學理與價值。如此不僅能提高保育過程中的警覺性,避免培育出可能干擾生態的強勢物種,更能吸引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攜手合作,探索這些物種的潛力,開創生態保育與經濟價值的雙贏局面。

這樣的想法乍聽之下或許有些直接,卻也極具現實意義。館長和我們分享了他參與保育活動的經驗,他提到,當他看到現場的保育人士與生態志工熱情地分享多年來的努力與成果時,他感到非常感動。然而,他也忍不住心生疑問:如果有一天資金耗盡,政府或企業的支持不再,那麼這些志工是否還能保持同樣強大的熱情繼續下去?在訪談中,館長多次向我們強調:「永續保育不能只靠熱情。」

確實,當我們提到「永續保育」時,往往專注於生態系的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的維護,卻較少思考保育事業本身是否具備持續發展的條件。換言之,永續保育不僅在於物種的存續,更需要考量資源、政策、經濟等多方面因素,以確保保育工作能穩定推進,並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發揮長久效益。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保育事業因資金短缺或社會變動而中斷,真正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共生。

館長認為研究單位應與水族展示更緊密合作,開創更多可能性

溫館長也點出,在保育過程中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保育?」他指出,雖然大家都知道生態重要,但許多人仍難以抗拒海鮮的美味或塑膠製品的便利,這導致我們對自然資源的無限制掠奪。然而,從最實際的角度來看,保育不僅是保護物種,更是在為人類的未來留存希望。例如,藥物開發的過程高度依賴於原始生物資源,目前約有一半臨床使用的藥物源自於自然界。若生物多樣性消失,不僅人類存續的可能性下降,連帶也減少了治療疾病的希望。此外,陸地生物藥物的開發成功率僅為 3 萬分之1,但海洋天然物的成功率可達 4 萬分之15,顯示海洋生物資源的潛力巨大,還有更多的未知等待人類去探索,並被加值回饋於地球上的一切。

因此,溫館長常對研究員強調,我們取自國家與社會的資源,應將其轉化後回饋給社會。其中包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研究成果科普化,讓更多人了解其價值,並進一步讓研究為國家解決實際問題。他認為,博物館作為一種公共財,應該讓地方、社會與國家都能感受到其重要性與影響力。同時,他也提到,現今社會中有許多民間保育人士,他們雖然熱心投入,但也曾因缺乏學術背景被質疑,甚至擔憂他們的行動可能帶來生態浩劫,比如誤導性的復育計畫可能導致生態擾亂或產生強勢外來物種。因此,學術知識的「轉譯」顯得尤為重要,透過將專業研究轉化為實踐建議,能有效降低這些風險,促成更為安全與永續的保育行動。

溫館長更進一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和海洋前輩們共同努力的願景──利用珊瑚復興漁村。他提到,南部有許多因人口外移或環境變遷而逐漸荒廢的漁村,亟需新的生機與方向。如果能結合海生館的珊瑚生態永續農場研究成果,與地方政府及民間保育團體攜手合作,將曾在這些地區生長的珊瑚移植回自然環境中,或許能為漁村帶來全新的契機。不僅如此,珊瑚復育成功後,還可以發展水下觀光產業,甚至利用人工培養的珊瑚製作高階藥物原料與醫療器材,創造豐厚的經濟價值。透過這樣的方式,當地居民會更積極守護珊瑚生態,進一步促成漁村人口的迴流與活化。溫館長感性地說,若這個願景能夠實現,珊瑚不僅成為生態的象徵,更能帶著漁村的孩子回家,守護自己的家園,也為這片土地重新注入希望與活力。

這樣的想法聽起來或許很浪漫,但處女座的溫館長卻笑著說:「我的浪漫是務實的浪漫。」他強調,這並非天馬行空的構想,而是基於海生館過去 25 年來紮實的生物研究與技術發展。他認為,海生館在歷任館長的帶領下穩健發展與技術累積,隨著研究成果的逐步成熟,現在正是時候展開更具突破性與影響力的行動。「不去做,就不會遇到挑戰。但我們不可能因為害怕挑戰而什麼都不做。」

將研究內容「轉譯」為科普語言,並加強各方合作,將資源效益擴大,共治、共享與共榮,是海生館目前最重要的任務

溫館長對此充滿信心,認為海生館不僅能追趕其他領先地區,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他提到:「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推動所謂的藍色經濟。我們可以在水族館設計、造景輸出上展現實力,也能利用我們強大的學術基礎,在藥物與醫療器材的領域取得突破。」然而,他也坦言,海生館這些年在大眾視野中的影響力有所下滑。如何重回海洋生物科學之領袖地位,是他最為關切的課題。

「我們的工作應該是為社會帶來真正的影響力。」他表示,海生館擁有豐富的研究資源、完善的設施與優越的場域,未來也希望能與地方社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及海洋委員會合作,打造一個示範場域,向全世界展示從珊瑚礁生態復育到實際應用的成功案例。「雖然我們無法像澳洲的大堡礁那樣擁有天然的豐富資源,但我們具備完整的研究鏈,從水族研究到應用技術的轉譯,都有深厚的學術基礎及應用能力。」

此外,他也強調,未來的保育工作不應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應融入產業並與經濟領域相結合,為漁業及其他行業加值。例如,人工培育的珊瑚不僅可以進一步應用於藥物與醫療器材的開發,還能讓更多人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這樣,保育便不再僅是「保護物種」,而是透過科普教育及展示能力,帶動更廣泛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他認為,將「珊瑚復育」作為核心,並將視野拓展至相關的海洋生態議題,如海龜與魚類的保育、藥物開發、分子生物研究等,我們可以針對這些領域深入發展,促進技術突破和產業創新,最終讓全世界見證恆春半島和海生館如何成為保育與創新融合的典範。他說:「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該向世界證明的價值所在。」

隨著海生館在保育與創新的努力中逐步前進,館長也特別指出,除了技術和研究的突破外,海洋教育與人才培養也應成為我們長期發展的核心之一。保育與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海生館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海洋的認知,將海洋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才能提高民眾的保育意識並轉化成具體的行動。

館長期望在未來,每一個半島的孩子都能為擁有這片海洋而感到驕傲。他回憶道,自己成長於漁村時,曾經羨慕住在城市的小孩,因為他們的生活看似更便利,有電梯和管理員等設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童年及故鄉的人文素養卻是無可比擬的。他認為,我們往往會習慣自己周遭的環境,忽略其中的珍貴,而更渴望那些自己所缺乏的東西。因此,館長強調,我們應該讓臺灣的島民感到因海洋而偉大,並從中激發他們對於自然與生態的珍視和驕傲。

他也認為,這種內心的價值感與自我肯定,不僅應該體現在情感層面,還需要通過具體的方式來實現。館長舉例說,比如海生館能夠開創類似於全民英檢的認證制度,為孩子和海洋教育者創建一個海洋知識鑑定機制,並分為基礎、中階及深化,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當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與榮譽感,進一步加強他們的自我價值認同。這不僅能提升他們的海洋意識,也能為更多對海洋教育與研究有興趣的年輕人,激發出更多的誘因和機會,讓他們積極投入這一領域。此外,海生館也能強化在地的專業力量,促使海洋教育與保育工作更為扎根與持續發展。

雖然創新必定會遇到挑戰,但也會開創出更多機會,溫館長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一定能走出更美好的未來

館長也提到,海生館地處非都會區,這使得人才的招募與留任變得相對困難。然而,換個角度看,正是這片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資源,成就了海生館在研究領域的獨特性及熱情的工作夥伴。館長期望,未來研究人員能將他們的研究方向與館務發展更為緊密地結合,進一步提升本館在國家社會的聲譽與國際影響力。在館長就職的宣誓典禮上,他邀請館員們起立,與身旁的人相互打招呼與擊掌,並多次在演講中提到:「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這番話表達了他對館員們的期許——希望無論是與內部或是外部的夥伴,都能通力合作,一同攜手走向未來。

採訪館長時,館長室外祝賀他榮升的花籃依然鮮艷如初,然而桌上堆積如山的公文與擺放在角落的蠻牛飲料,都顯示了革新之路已經馬不停蹄地啟動。期待在溫館長的領導下與熱情洋溢的夥伴們合作,海生館將迎來與眾不同的未來,攜手邁向全新的挑戰與機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