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生館企研組 李世緯
圖-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說到「棘皮動物」,你會想到哪些種類?棘皮動物包含大家熟悉的海星、陽燧足、海膽、海參,以及比較少見的海百合。這些生物從5億年前的寒武紀出現至今,演化出了許多特異功能:例如海星超強的再生能力、某些雄性海星寧願冒著餓死的危險也要交配、海參受到威脅時會「吐出內臟」來爭取逃生時間等等。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帶讀者從生物演化的角度,認識更多關於棘皮動物的冷知識。
「我們」與棘皮動物的距離,比想像的更近
在演化論的前提下,所有的生命同屬一個家族,互相之間都有親緣關係,差別只是親疏遠近而已。棘皮動物與脊椎動物雖然外表天差地遠,但在親緣上卻被分類為姊妹群(sister groups),原因就在於「受精卵的發育方式」。因為在兩側對稱動物(bilateria,發育過程中左右對稱者,包含所有的高等多細胞動物)這個大家族之下,與線型、環節、軟體與節肢動物門相比,棘皮動物確實與我們(脊椎動物)親緣關係更接近。
受精是一系列複雜又細緻的連鎖反應。試想一下,在茫茫大海之中,漂浮著不同生物的精子與卵子,但只有同一種生物的精卵才能產生一個健康的受精卵。精子與卵子相遇除了運氣之外,還有許多大自然的設計。讀者可以將「精卵結合」的過程想像成用鑰匙打開鎖頭,如果不是正確的組合是絕對打不開的。在卵子的表面佈滿了許多可以與精子結合的受精小丘(fertilization cone),這些小丘具備鎖頭的功能,也只有這個部位能夠讓精子進入。相對的,在精子的前端,扮演鑰匙角色的構造被稱為頂體(acrosome),只有同一種生物的受精小丘與頂體才能解鎖成功。在正確的辨識之後,第一個抵達的精子被允許進入,這時候卵子會反應迅速地關閉卵膜上的所有受精小丘,確保只有一個精子進入,因為唯有這樣才算成功受精。
從卵子變成受精卵的過程在生物演化上至為重要,原本是球型且完全對稱的卵子,因為精子的進入,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有方向性的受精卵。接下來,胚胎會開始細胞分裂,進入囊胚(blastula)時期,並隨著結構複雜化,逐漸發展為原腸胚(gastrula)時期。在原腸胚階段,胚胎的第一個開口將決定這個生物屬於哪一類動物。根據這個開口未來的發展,生物學家將之分為原口類(Protostomia)和後口類(Deuterostomia):如果開口最後發展成「嘴巴」就屬於「原口類」,例如蚯蚓等環節動物、烏賊等軟體動物、蛔蟲等線型動物,以及昆蟲等節肢動物;而先長出「肛門」的生物則被稱為「後口類」,包括海星和海膽等棘皮動物,以及魚類、哺乳類等脊椎動物(見前頁圖示)。科學家相信利用胚胎發育過程,足夠證明這兩類生物確實是親近關係的親戚。另外說一個不甚專業但蠻有說服力的觀察,原始的脊索動物如海鞘,外型與生活方式跟棘皮動物中的某些海膽,確實也有幾分類似。
沒頭沒腦的棘皮動物
多細胞動物的演化,通常會伴隨「頭部化」(cephalization)的過程,意思是指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往身體前端集中。雖然頭與腦分開的例子也很多,如章魚的神經集中在腕足,昆蟲集中在腹節,但是牠們都還是有頭部。頭部化的結果顯而易見,因為當神經組織發達之後,「頭部」就會變成身體快速反應的中樞,所以,感覺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以及需要協同運動的嘴巴,都會長在頭部。這樣的結構讓動物能更有效率地行動、尋找食物和避開捕食者,提升生存和競爭力。
然而,在演化的道路上,棘皮動物剛好是一群沒有頭部化的動物,牠們既沒有頭、也沒有腦。但有沒有「頭腦」並不是動物能不能聰明生存的必要條件,棘皮動物雖然沒有大腦,但仍擁有完整的神經系統。牠們利用遍佈全身的神經網絡、感光受器
(小眼睛)、化學受器(嗅覺)與觸覺受器,來感知環境、逃避敵害、攝食或交配等等。例如,海星和海膽可以運動,海參則可以察覺捕食者,並利用分泌物干擾敵人後快速逃跑。棘皮動物雖然「沒頭沒腦」但仍可順利生存。
棘皮動物有沒有骨骼?軟QQ的海參看起來似乎沒有骨骼,但吃海膽前我們要撬開的「殼」又算什麼呢?
其實,棘皮動物有一種獨特的皮內骨骼(dermal endoskeleton),與脊椎動物的內骨骼不同,也與貝殼及昆蟲的外骨骼不一樣。皮內骨骼顧名思義就是骨頭直接分佈於生物的皮膚(棘皮)下方,通常是多塊板狀或片狀的骨板組成。骨骼對動物的重要性不外乎幫助運動與保護身體,這一點對棘皮動物也不例外。海星和海百合的骨片可以維持牠們的體形,幫助牠們運動、捕捉食物或尋找另一半。而海膽的「殼」其實是相連的骨板,提供保護與結構支持。這些骨骼主要由碳酸鈣以及多種礦物質為主,並富含膠原纖維,所以摸起來具有一定的彈性,與貝殼硬梆梆的觸感不同。
值得一題的是,有些棘皮動物還擁有棘刺,海膽和海百合的棘刺尤為明顯。這些棘刺除了可以用來防禦之外,還可以用來行走、固定身體,甚至是捕捉食物,結構與功能上都被視為骨骼的一部分。再說回全身軟綿綿的海參,牠的身體裡面其實也分佈了大量的骨針,跟海綿一樣,這些形態各異、數量眾多的微小細刺,也扮演了維持與支撐生物身體的神奇功能。
脊椎動物、軟體動物與節肢動物的分佈範圍極廣,海洋(鹹水)、淡水、陸地和天空都可看到其蹤跡。如生活在海洋的鳥類
(企鵝)、生活在海洋的昆蟲(少數雙翅目的蚊子與半翅目的水蠊)、在陸地生活的等足類(isopoda),以及生活在淡水的海綿與苔蘚蟲(bryozoans)等。但是如同棘皮動物一樣,只生存於海洋環境,甚至都沒有淡水種的生物卻很稀少。類似的例子還有頭足類與珊瑚,我們不會看到淡水章魚或是淡水珊瑚(雖然有同屬刺絲胞動物的淡水水螅)。
至於為什麼所有的棘皮動物都是海洋屬性?這當然是演化與地質史發展的結果,雖然不能回溯原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其身體結構與環境中得出一些猜測。海水為什麼對棘皮動物這麼重要,讓牠們甚至連淡水都無法忍受?箇中原由極有可能跟生物獨特的「水管系統」有關。這個系統倚賴海水的鹽度與相對較高的滲透壓運作,如海星的腕足運動,就是靠水管系統產生的壓力驅動。另外,牠們的骨骼靠的也是海水的滲透壓維持結構,沒有了這麽高的鹽度,牠們的身體很快就不能正常運作;也許章魚和烏賊也是類似情形吧!
能吃石頭、砂、土的棘皮動物
海參能夠吃砂子,海膽能夠吃石頭,甚至為此特化出夠堅強的牙齒。牠們透過吞入大量的砂土或石塊,咀嚼並消化其中的有機質,最後再將碎石吐出。這種攝食方式或許可以看成進階版的濾食,或是將其比喻為潮間帶的蚯蚓,因為牠們能鬆動海底沉積物,只是這樣的攪動是否有助於其它生物生存仍待研究。棘皮動物的胃也很值得一說,牠們的胃是開放型系統,不存在封閉的消化道,並直接接觸環境環境之中。當食物消化完了之後,排泄物會通過胃的另外一側——也就是肛門,直接排出。
我很正常,你才奇怪
棘皮動物最早發跡於寒武紀,雖然那個時候的物種形態與結構跟今天的後裔有很大的不同,但牠們主要的特徵,如五輻對稱等都已出現。到了石炭紀與二疊紀時期,海洋中甚至出現了一些巨型海百合,這些生物的莖骨達20至30公尺,甚至有發現達100公尺,藉由攀附在巨型漂流木的身上生活於海上。從中生代白堊紀開始,棘皮動物擴散至全球,甚至成為海洋中常見的一個類群,其中包含臺灣。本臺灣出土的化石族群中有很大的比例是海膽化石,除了數量龐大之外,形態也十分精美。
說棘皮動物的「冷知識」,其實是我們脊椎動物的偏見,覺得牠們會再生、沒有頭、動不動就吐出內臟很有趣……。但如果站在棘皮動物看棘皮動物,這一切都不會有問題。演化純粹只是功利取向,可行的路自然會有「人」走下去。所有的生命,只要能健康長大的都算合理,沒有誰正常誰奇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