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海洋生物的模仿範 ──超強模仿技術大解謎!

 

成功躲進沙堆裡的擬耳烏賊,你能發現牠的蹤跡嗎?(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鄭國佑拍攝於澎湖)


文-海生館科教組 吳曜如

海生館建館至今即將邁入25年,一路來陪伴許多讀者成長,為了還原自然中的海洋環境,每個展館都經過精心的設計,以讓觀者感受海洋生態的奧妙。其中「臺灣水域館」有著全臺灣最大的大洋池,其動線模擬一顆小水滴從山上降下之後,沿著溪流,不斷地前進,最後進入大洋的概念。遊客從臺灣水域館入口步入,抵達大洋池展區之前,能看到生活在高山溪流、河川中游、河口……等不同水域的生物,邀請大家跟著落下的小水滴一同旅行到大海。接近大洋池展區時,則會看到生活在潮間帶或淺海海域的生物,其中有會直立游泳的條紋蝦魚、胖胖的河魨、常常躲在岩縫中的龍蝦等,不知道大家對以上場景有沒有印象呢?

其中,讓筆者最常駐足的就是角箱魨(Lactoria cornuta)展缸,箱魨的身體方方正正,就像是箱子一般。而角箱魨除了上述特徵以外,最特別的就是眼睛前方額頭處跟箱狀身體的對角位置,即靠近臀鰭的部位,各有一對角狀突起,遠看就像是長了對牛角一樣,也因此被命名為「角」箱魨,並獲得英文俗名Longhorn cowfish(長角牛魚) 。因為河魨游不快,嘴巴嘟嘟的又常停留在缸中固定位置,既可愛又很好拍,所以筆者每每走至缸前都會不自覺地多看兩眼。不過,你知道嗎?其實該展示缸裡的生物不只有角箱魨唷,還有其它生物也躲藏在其中,若沒有仔細看,常常會以為牠們只是一般裝飾用的石頭,不小心忽略其存在。這些「石頭」,就是俗稱石頭魚的毒鮋魚(Synanceia horrida)!

毒鮋魚為什麼要這麼低調呢?其實這是牠的謀生能力,藉由把自己假裝成石頭,讓其它游過的小魚小蝦不會注意到其存在,然後就能趁其不備時,張開大嘴把牠們吃掉!此外,這招隱身大法,也能用來躲避其它可能的捕食者。所以平常在自然環境裡,牠們只要找到合適的位置後,就會乖乖地待在「舒適圈」裡,不會隨意移動,用這種守株待兔的方式靜待獵物上鉤。這種可以把自己隱藏在環境之中的能力,稱為「偽裝」(camouflage)。偽裝的主要目的是讓生物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不被牠們的天敵或獵物發現,以在險惡的自然中生存。所以偽裝的效果往往依賴於生物自身的顏色、形狀和紋理。自然界裡常見的偽裝大師除了上述的毒鮋魚以外,還有部分種類的海馬。像是巴氏豆丁海馬(Hippocampus bargibanti)就常常會用尾巴把自己勾捲在珊瑚上面,假裝是珊瑚的一部分,不仔細看還真無法發現牠的蹤跡呢!


和柳珊瑚共生的巴氏豆丁海馬(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楊志仁攝)


海中的偽裝大師可不只這兩位!毒鮋魚跟海馬的外表天生就長得和別人很像,但這也讓牠們居住地受限,只能住在和自己外型相似的珊瑚或礁石附近,僅僅稱得上是偽裝界的入門級選手。但有些生物則更上一層樓,彷彿穿上隱形斗篷般,隨時都可以改變自己的外觀,隱藏在環境之中,讓自己不管在哪裡都不被發現。其中的佼佼者應該就是章魚了!許多種類的章魚都可以在彈指間就改變全身體色,不論是模仿海底的沙地或礁岩都信手捻來,以此避開捕食者或悄無聲息地接近獵物。有些章魚體表甚至有特殊的細胞,能在身體上產生特殊的凸起或紋路,藉此模仿珊瑚等各種不同質地的物體。要看到牠們的真面目,觀者必須得先靠近到一定距離,讓章魚感受到威脅,牠們才會現出原形,緊急逃跑。

假裝自己是珊瑚的章魚(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林清哲攝)

找找看,章魚在那兒?(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林清哲攝)

另一個厲害的偽裝高手是屬於鰈形目(
Pleuronectiformes)的比目魚。大家都知道這種魚的身體扁平,眼睛在身體的同一側,所以可以緊貼在海床上。有些比目魚擁有特殊的色素細胞,可以藉著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與周圍的沙子、岩石完美融合,只露出兩隻突出的眼睛觀察周圍環境。當比目魚靜止在海底時,牠們的偽裝效果幾乎稱得上是天衣無縫,讓捕食者難以察覺牠們的存在。這種偽裝策略不僅保護了比目魚免受外界攻擊,還讓牠們能夠在獵物接近時突然襲擊,大大增加捕食成功的機會。

藏身在沙地裡的黑緣箬鰨(Synaptura marginata)也是比目魚的一種(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蔡嘉和攝)

說到模仿的能力,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另外一個名詞──「擬態」(mimicry)。擬態也是一種模仿能力,「偽裝」通常是指生物在靜止狀態下假裝成環境的一部分,而「擬態」通常指的是某生物模仿其它生物的外觀或是移動方式等行為。像是前面提到海洋生物中最厲害的偽裝大師章魚,就擁有以上兩種能力,牠不只會假裝自己是石頭或礁岩,有些種類甚至可以學習其它生物的行為,如模仿有毒的鰈魚或海蛇游動方式,藉此讓天敵不敢靠近。

而常見的擬態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有些生物是本身沒有毒的,但卻「狐假虎威」演化出長得很像有毒或不好吃生物的外表,藉此減少被捕食的機會,這種型態就稱為「貝氏擬態」;有些生物雖然自己本身就具毒性或不好吃,但還是會演化出跟另外一種有毒的生物很像的外觀,以「魚目混珠」減少自己被捕食的機會,這種型態為「米勒氏擬態」;有的生物則是本身具有毒性,但是卻「惺惺作態」,假裝成無毒無害的生物,藉此矇騙目標獵物,降低對方警戒,讓自己有機可乘,這種型態就是「莫氏擬態」。筆者將不同擬態的名稱整理為下表,供讀者參考。由於生物都是透過經驗法則累積,才知道哪些生物無毒,哪些生物好吃,因此原則上「被擬態」的物種都要在該區域有一定數量,模仿牠們才有意義。

雖然「擬態」跟「偽裝」雖然都是為了蒙騙敵人與獵物雙眼,但對於生物來說,其實是不一樣的情況唷!

在海洋生物的擬態行為中,筆者覺得最有趣的應該就屬海扁蟲跟海蛞蝓了吧!海扁蟲跟海蛞蝓雖然都是外表軟趴趴的無脊椎動物,但海蛞蝓屬於「軟體動物門」,簡單來說就是海裡的無殼蝸牛,只有少數種類仍保有殼;而海扁蟲則是「扁形動物門」,這類生物像是一片薄薄的紙,會在水底滑動或是藉由波浪和水流在水中漂浮移動,也因此海扁蟲既沒骨頭也沒什麼防禦能力,所以很容易被捕食。

長得和海蛞蝓很像的海扁蟲——偽角扁蟲(Pseudoceros sp.)(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鄭國佑攝)

但是有些種類就演化出一種「虛張聲勢」的能力,除了將自己的外觀與顏色演化得很像特定種類的海蛞蝓外,在移動時也會把自己身體的部分捲起來變成突起狀,甚至捲出像是海蛞蝓的嗅角一樣的兩個角,就如上圖中海扁蟲的前端有兩個橘色的突起,讓海扁蟲看起來很像上圖的海蛞蝓。由於有些海蛞蝓具有毒性或是對於大部分獵食者來說並不可口,因此海扁蟲透過擬態就可以讓自己逃過一劫。

上圖的海扁蟲是不是乍看之下和伊莉莎白多彩海蛞蝓(Chromodoris elizabethina)很像呢?(海生館多媒體影音管理平臺  鄭國佑攝)

儘管「擬態」和「偽裝」在方法和目標上稍微有所不同,但其最終目標都是讓生物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無論是透過模仿其它生物來迷惑捕食者,還是通過隱身於環境來避開威脅,又或是藉著障眼法伺機捕食,這些策略都是生物們在演化過程中發展並保留下來的生存手段與能力。透過擬態和偽裝這兩種策略讓我們看到了生物間複雜而緊密的相互作用,不只限於捕食跟被捕食,還有在面對競爭壓力下,生物演化出應對環境的各種智慧和靈活性。這些策略,使得海洋生物更加多樣和動態,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生態網絡,並展示了自然界的無窮智慧和創造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