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
生物科老師 揭維邦
你看過蛞蝓嗎?每次下雨之後,路上總能看到一條條軟爛的黑色生物,在所經之處留下黏液,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不過,你知道嗎?在海洋中也有一群蛞蝓,但牠們卻著五顏六色的外表,深受水下攝影愛好者的喜愛。牠們就是海蛞蝓!
所謂的「蛞蝓」,原是指一種外殼退化的陸生腹足動物,是庭院中常見的生物。而各式各樣的「海蛞蝓」,則全部都為海洋動物,物種繁多,世上已知數量超過3,000種以上。牠們各自平行演化為外殼萎縮、僅存薄板狀內殼、或完全將殼褪去的各個物種,也因此被稱為「裸鰓動物」(Nudibranchia)。因為其外型和陸地蛞蝓相似,而得名「海蛞蝓」,有些種類也有「海兔」、「海天牛」、「海牛」或「海麒麟」等俗稱。海蛞蝓由於失去了堅硬外殼的物理性保護,因此採取化學性防禦策略,並演化出各式各樣的外套膜,防止掠食者的攻擊。
臺灣海蛞蝓分布範圍甚廣,包含臺灣各礁岩海岸、離島與東沙環礁等地,本土紀錄超過8目800餘種。牠們主要居住在海洋珊瑚礁及礁岩區、海草床、或潮池的底棲環境之中,少數為浮游或飄移於大洋中表層的種類。然而,根據國立中山大學張晏瑋博士多年累積的資料顯示,目前雖然囊括了臺灣海蛞蝓調查至今的紀錄、臺灣及其周邊沿海軟體動物腹足綱的研究,以及民間海蛞蝓愛好者的觀察,並有多名學者聯合建立了多樣性名錄,但仍有很多個體尚屬未知物種。除了鑑種研究外,海蛞蝓還有很多有趣的生態以及動物行為,因此有許多發展研究和教育的可能性。
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國家公園和學術單位外,部分鄰近礁岩海域並擁有豐富海洋資源的學校,例如宜蘭高中、澎湖馬公國中、新北八斗國小等,也善用環境資源,鼓勵師生觀察生態。其海蛞蝓的研究成果在「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中,得到專家學者的肯定,可見臺灣海蛞蝓的資源豐富,極有潛力!
非誠勿擾!海蛞蝓的警戒色
多數海蛞蝓擁有引人注目的外表與色彩,不過鮮豔的顏色對於其它生物來說並非邀請,而是警告:生物學家稱其為「警戒色」,目的在於嚇唬天敵勿輕易靠近。不過仍有些生物「有眼不識泰山」,根據研究,有些闖入海蛞蝓棲地的外來者仍會試著去攻擊牠們,然而這些魚類嚐過海蛞蝓的滋味後不但敗興而歸,甚至之後對體態或顏色類似的物體也都興趣缺缺。
海蛞蝓不但發展出鮮豔的警戒色,也達到演化上高度多樣性的發展。許多學者相信,海蛞蝓雖然失去具防禦功能的堅硬外殼,但卻發展出華麗繽紛的光彩,與多數其它陸生動物類群相比更加生動奪目。例如:血紅六鰓海蛞蝓(Hexabranchus lacer)在爬行中受干擾時,會張開醒目的斑紋,讓對方知難而退。
所以當讀者看到這些海蛞蝓身上華麗的色彩、獨特的條紋,以及擬態的神奇大法時,往往不禁要產生疑問──這些外觀和顏色的變化,究竟扮演哪些重要的功能呢?
與背景融為一體的保護色
海蛞蝓雖然不用負擔厚重的外殼,但由於僅靠腹足行動,因此也稱不上是敏捷迅速的生物。牠們保護自己的第二招,即是演化出與環境相符的體色,使自己能與周圍環境盡量融為一體,進而不被天敵發覺。這種安安靜靜地躲在不起眼的角落,考驗大家眼力的生存策略,稱之為「保護色」。大家不妨來比比看,誰能在下列的相片中最快發現海蛞蝓呢?
例如囊舌目(Sacoglossa)中的海蛞蝓多數都為草食性動物,大部分時間都出沒在海藻繁盛的位置。有些成體可能仍具有薄薄小小的外殼,但缺乏保護作用,因此為了成功將自己隱身在海藻之中,顏色多為淺綠色或深綠色。當牠們靜止不動時,就形成了完美的保護色,順利被天敵忽視,並得到生存的機會。
另外還有些囊舌目的海蛞蝓,其外表為透明無色,當牠們出現於綠藻上進行攝食時,就能為自己提供很好的隱身效果,肉眼常難以察覺。
偽裝大師
海蛞蝓的另一種隱身大法與陸地的竹節蟲類似,就是巧妙地模仿環境中其它生物外型,以達到偽裝隱身的目的。例如有些種類的囊舌目海蛞蝓,其背上突起成列的「露鰓」(cerata),原先的功能為幫助增加水中氣體交換之效率,其膨大、球狀之外型酷似綠色的葡萄藻,乍看之下會以為是能行走的綠藻,雖然怪異卻可混淆敵人視聽。另一種同為囊舌目的長足螺海蛞蝓(Lobiger viridis),則藉著兩側誇張延長的側足,加上刻意的左右搖擺,成功偽裝成枝狀搖曳生姿的海藻,簡直維妙維肖!
巧妙地偽裝往往令人驚奇,例如科氏麥翼海蛞蝓 (Phyllodesmium colemani)的食性記錄中,發現牠們僅以笙珊瑚(Tubipora musica)為食。如此一來,不僅能自食物得到共生的蟲黃藻(Zooxanthella),更有趣的是這種海蛞蝓露鰓的外型甚至與笙珊瑚擺動的觸手類似,完美地隱居其中。
另一種羽螅海蛞蝓(Phestilla viei),成體幾乎僅生活在一種雀屏珊瑚 (Pavona sp.)的表面,牠們不僅只以該種雀屏珊瑚為食,其外型也與珊瑚表面的顏色、紋路等特徵難以區別,長棒狀的露鰓外型與雀屏珊瑚伸出的觸手有著相似的動作,不愧是海洋中的偽裝大師!
茱莉側角海蛞蝓(Pleurolidia juliae)選擇交配與產卵地點,都離不開牠們的食物──扇狀水螅(Solanderia) 的扇形骨架上,原因不外乎為食物豐富的地方,較容易尋求配偶,子代也較容易存活。此外,茱莉側角海蛞蝓具有深紫色的細長體型,易於躲藏於扇狀水螅深紫色的骨架中,體背成列的露鰓末端為明顯的白色,也容易被誤認為扇狀水螅的白色水螅體,從而完美的隱居其中。
麥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kabiranum)大概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種太陽能海蛞蝓。麥翼海蛞蝓以傘軟珊瑚(Xenia)為食,牠們自食物中提取共生的蟲黃藻後,還能在自己的體內繼續利用蟲黃藻行光合作用並製造養分,所以也被稱為「太陽能海蛞蝓」。麥翼海蛞蝓利用巨大的露鰓表面,方便蟲黃藻接受充足的陽光,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其露鰓乍看也與傘軟珊瑚的觸手相似,當麥翼海蛞蝓緩慢行走於海底傘軟珊瑚叢間時,天敵無法輕易地察覺牠們的存在。
真假難辨 ──海蛞蝓的擬態
突丘葉海蛞蝓(Phyllidiella pustulosa)在受刺激時腺體能分泌出許多白色黏液,其成分是生物攝食海綿後的酸性代謝產物,是很有效的防身術。國立中山大學黃麗瑾碩士論文(2006)中,曾分析此黏液成分能顯著抑制肝癌細胞,證明海蛞蝓的黏液是一種化學性的防禦機制。
幾何多彩海蛞蝓(Goniobranchus geometricus)經常出沒於突丘葉海蛞蝓附近,長得也十分相像,應是有意要冒充有毒的鄰居,好躲過掠食者攻擊。這種本身無毒卻模仿有毒生物來欺敵的特性,生態學中稱為「貝氏擬態」。
根據學者研究,擬態要成功的基本原則是,一定要經常出現在被擬態者的附近,並且數量要遠少於被擬態者,如此才具擬態的效果。珊瑚礁區擬態突丘葉海蛞蝓者不在少數,除了幾何多彩海蛞蝓外,還有擬態偽角扁蟲(Pseudoceros imitatus)。牠們能從攝食海鞘的過程中,在體內累積毒素,藉此避免被捕食。雖然牠們和突丘葉海蛞蝓一樣都具有毒性,卻仍故意擬態成對方。這種兩者味道都不佳或有毒的生物,透過相互模仿提高彼此防衛的現象效果,生物學稱「米勒氏擬態」。
所以,海蛞蝓與海扁蟲之間,除了都有令人驚艷的外表(警戒色)外,海扁蟲中不少種類的顏色和斑紋都與海蛞蝓相當類似,然而奇妙的是這兩種生物都是「瞎子」,其實根本看不見對方!也因此,野外觀察時務必要小心辨識各種海蛞蝓的特徵,否則就很容易就被完美的擬態給欺騙了。
此外,擬態者為了與被擬態的生物共同居住,形態演變成與被擬態者相似,方便自己寄生或捕食的現象,生物學稱「韋斯曼氏擬態」。前文「偽裝大師」段落中提到科氏麥翼海蛞蝓與笙珊瑚之間、羽螅海蛞蝓與雀屏珊瑚之間的型態就屬此類,當海蛞蝓的外型演變得與珊瑚的顏色和紋路幾乎難以區別時,即為一種韋斯曼氏擬態。
觀察海洋生物 樂趣無窮
探索海洋生物以往主要以水肺潛水為主,但受到水中活動的限制,觀察家很難在野外仔細區別海洋生物細微的特徵或行為。然而水下數位相機的普及,帶給海蛞蝓研究全新的視野,海洋動物學者們除了可以研究珍藏的標本,甚至能藉由從海底帶回的真實影像,更加了解生物的特性。特別是在臺灣五彩繽紛的珊瑚礁海域中,探索海洋生物奇妙的行為,這正是我們跟海蛞蝓玩躲貓貓的最好機會。
在墾丁後壁湖、澎湖、金門海域潮間帶等地,我們都能發現臺灣及離島具驚人的海蛞蝓多樣性,其中有大量物種及有趣知識尚未被開發,等待各位讀者一同發覺!
參考資料
●Behrens D. 2005. Nudibranch Behavior. New
World Publications. US. pp. 176.
●Jie WB. 2019. Sea Slugs of Taiwan. NMMBA.
Taiwan. pp. 365.
● 洪清漳,黃秀婷 2021 金門海蛞蝓. 金門國家公園
pp.240.
● 揭維邦,詹景堯 2009七彩海蛞蝓:臺灣的裸鰓動物 國立海洋生物館 pp. 309.
想了解更多關於海蛞蝓的故事嗎?歡迎購買本文作者所撰寫的英文版的海蛞蝓圖鑑《Sea Slugs of Taiwan》了解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