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王玠文 圖-海生館科教組 施純婷
你看過海生館《巨鯨之路》展覽了嗎?去年(2023年)12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規劃多時的《巨鯨之路》終於盛大開展,展示了臺灣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現的擱淺藍鯨骨骼,期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這頭藍鯨的生命故事。
恆春半島與鯨魚的緣分源深流長。在1910至1930年代,「大板埒」(現今墾丁南灣一帶)曾為捕鯨基地,當時常有大翅鯨等鯨類游過。近年來,更有學者在恆春頭溝河谷中發現保存完整的鯨魚化石,也因此半島可說是「鯨魚的故鄉」。為了讓海洋素養向下扎根,並讓學子們認識這片土地上的故事,海生館「科學教育組」特地辦理「113年恆春半島幼兒園校外教學服務之巨鯨之路:『藍鯨可以游到月球嗎?』教學計畫」,邀請了半島上的幼兒園學童入館參觀藍鯨骨骼標本,一同認識藍鯨生態,了解奇妙又有趣的鯨豚。活動中除了有專業的環境教育講師為孩子們講解鯨豚知識,讓他們了解鯨豚的特殊性與對環境的重要,課程中還搭配有手作環節,讓小朋友將親手繪製的作品帶回家,時刻提醒自己要愛護海洋生物。
這並不是可愛的小朋友們第一次來到海生館參觀。近年來,人們漸漸體認到海洋對我們的重要性,如何從小就培育孩子們的海洋素養也成為重要議題。為讓「親海、愛海、知海」等觀念落實在學童心中,海生館特別辦理了幼兒校外教學活動,每年共計有20場以上,邀請恆春半島上公私立的幼兒園孩子到館內,搭配鯨豚、海龜、鯊魚、淨灘等主題,以說故事的方式帶出海洋保育的相關議題,並帶著大家實際觀察生物或是走訪現場,以感官體驗開啟孩童們認識海洋世界的第一步。
海生館持續致力於打造符合全民海洋教育需求之課程,面對學齡前的孩子,海生館也重新培訓環境教育師資,讓他們具備為幼兒講課的即戰力。許多人常誤解,只要對幼兒使用簡單的疊字並將聲音提高,他們就能理解講者的意思。但實際上,幼兒教育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學齡前兒童的專注時間較短,對複雜的概念也不易理解,也因此幼兒校外教學活動的師資,除了需要具備基礎的生物知識,海生館更安排了故事媽媽與師資們分享和幼兒互動的經驗,也邀請兒童心理師來訓練師資如何與小朋友對話,甚至請來劇團肢體老師來上課,希望師資們能藉由豐富的肢體語言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順利將友善海洋的種子散播在孩童心中,並且茁壯、發芽。
為增加教學的豐富性,課程中還搭配了簡單的勞作,海生館也特別選擇讓孩童的創作能被妥善保存之載體,不讓作品對環境增加負擔。例如,今年鯨豚主題便搭配了生物骨骼的貼紙,讓孩子們在小畫板上揮灑創意色彩,不但加深他們對生物構造的認識,畫板也能被好好收藏,更能讓學生們留下對當日課程的記憶。孩子們也十分熱情參與,並在課後表示要一起保育藍鯨。
期待未來,我們能重新看到藍鯨在海洋裡優游自在。
【感謝科教組施純婷提供課程相關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