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館長的話

 



《奧秘海洋》刊行如今算來已八年,我來略述這段旅程……

200312月我由美返臺擔任海生館研究員一職並開始珊瑚「胞內共生」的研究,經過大約三、四年的時間,研究漸入佳境,逐漸累積的成果及數據讓我成功地建構一套胞內共生機轉調控的理論模式—命名為「Omics theory」:此假說巧妙定義了「胞內共生」關係中「宿主」(即珊瑚動物細胞)與「共生藻」由分子、細胞、個體乃至海洋環境(譬如光照)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研究實驗步驟;只要依循這假說開展演義並加以測試探求,則維繫珊瑚健康之「胞內共生」現象,甚至其與海洋生態環境的分子調控機轉,必可以逐步明瞭無庸置疑……。

Omics」意指生物學中針對某一現象進行集合多種分子乃至個體甚或功能的系統性研究,有人翻譯成「體學」或「組學」,但當初我們直接取音喻義,中文翻譯為「奧秘」,而「Omics theory」就成了「奧秘假設」。當時(2008年)海生館研究部門正開始舉辦年度國際研討會,旨在邀請國際知名科學家蒞臨本館發表研究成果並進行合作交流,以促進本館研究更加精進與國際化,這個研討會也就取名為「『奧秘』研討會」,直至如今……。而2015年當我奉派擔任館長時,為推廣本館研究與科學教育成果,更將原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訊」易名為「『奧秘』海洋」("The Omics in the Ocean"2016年第84期起),雙重隱喻海生館致力於神秘海洋生物的研究闡釋與多類複雜生物系統之科學教育展現。為臻期刊之專業研究水準並科普知識成效於至上,之後並成立「出版中心」,廣徵優秀文編與美編人才,積極整編出版團隊,數次進行期刊改版與內容擴充,由原先之20頁擴展至40頁……直至今年(2024年)再次改版(第121期)並增加至72頁。從20222023年,《奧秘海洋》連續兩年獲得文化部中小學讀物選介,而海生館的研究與科教努力藉由這份堪為喉舌的刊物一再獲得肯定!

海生館博士級研究人員編制約佔全館編制人員的40%,是一座以研究為導向的博物館,每年研究發表論文的數量已連續十幾年蟬聯全世界相類似水族館中的第一名。如此豐富的研究教育資源真的就如取之不盡的金礦一般,而《奧秘海洋》的終極使命就是要不斷地挖掘發表這些知識的金礦並成為一份適合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研究生及專業學者閱讀的刊物。研究人員在不同的研究、科教、典藏展示領域,在過去十年有豐碩的成果,而《奧秘海洋》的內容可淺可深,小至單細胞的珊瑚共生,大至鯨豚保育與海洋生態環境的議題等,均能提供精采詳細且更新的資料;期刊曾發表過的,如2016年本館發佈的〈白鯨宣言〉以及去年12月開展的《重生:巨鯨之路》,更在基礎的研究教育上,推向珍貴海洋生物的保育政策,宣誓海生館展示研究在全球環境變遷中重要的角色。

來回梭巡在廣大的海生館園區裡近廿餘載,熟悉館內的人事地物一草一木。前十年,晨昏夜幕埋首於研究大樓裡,不知曉身居海生館這頭巨鯨時時深潛俯仰,洄游於黑潮北流的呼息脈動;後十年,身負首長重任,自然漸漸體認如何看護關照如父如醫,使這海生館巨鯨不僅歡愉無慮也能破浪翻騰,時時聽它宛如深夜大提琴低鳴的呼喚聲音,自此直至千里之外……:《奧秘海洋》能否堅持轉譯研究與科學教育將是成功推廣海洋生命科學最最重要的見證了……。感謝每一位出版中心同仁,尤其是總編輯、副總編輯、文編、美編、設計同仁等盡心竭力地付出!你們的優異表現可圈可點令人刮目相看!我們都是身處山海之間的「邊際人」:非傳統卻創造傳統、執著並勇於進入水深之處……。其實,我要說:《奧秘海洋》不僅是海生館的……也是你們的聲音!

陳啓祥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