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水族館之水何處來?


本館人工溼地潟湖具有淨化水質的功能
 

文、圖-海生館科教組 陳勇輝


水族館裡最多的是⋯⋯

大洋池前,解說員問了參觀民眾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請問大洋池中最多的「東西」是甚麼?觀眾興奮地大喊:「無齒鰺!」、「燕魚!」解說員徐徐地回答道:「雖然海生館的確是有很多魚,但正確的答案是海水!」答案一出全場譁然:「不是魚嗎?怎麼是海水呢?」解說員接著解釋說:「大洋池的水量有一百萬加侖喔!不就是最多的『東西』嗎?」

雖然這個問答純屬娛樂觀眾,卻也真實反映出水族館的特色。我們都知道陽光、空氣、水是構成生命的三要素,而對海洋生物來說,水更是至關重要,若沒有水的存在,水族館亦盪然無存。


本館大洋池巨型水缸的海水源自於天然海水。

水質優劣關乎生存

水族館的展示以水中的活體生物為主,因此營運成本中,每月的水電支出都相當驚人,如何能取得大量又能兼顧品質的水,就成為水族館選址時考量的關鍵因素。

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而言,當初考量的館址位置其實有三處:基隆市和平島、澎湖縣與屏東縣車城後灣,這三處都鄰近大海,容易取得天然海水,最重要的是成本低廉,而且水質經過檢測亦是符合環保署水質檢定的最高標準。不過營運水族館,除了海水外,淡水也同等重要。除了用於淡水生物養殖之外,平日維生系統的修復、清潔及保養到漁具漁網的清洗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淡水。恆春半島擁有牡丹水庫,是國內少數幾個能終年穩定提供淡水的水庫。相較於需仰賴高成本海水淡化或是深井抽水的澎湖,或是水庫供水穩定性較低的基隆,海生館如今落址地車城是更好的選擇。

在極端氣候的現況下如何有穩定的水源,是水族館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對於海生館而言,雖然位置就在海邊,可直接抽取海水,但由於海水取水口鄰近保力溪,沿岸的海水濁度往往受到排放河水的影響。在秋冬乾季,保力溪口因河水量少,受到海浪堆積海沙作用後會形成「沒口溪」。換句話說,河口會被海沙封閉僅剩下涓涓殘流,沿岸海水不會被河水影響濁度。然而,當梅雨季或颱風來襲造成連綿不斷的大雨時,大量夾雜泥沙的河水便會瞬間注入海洋,造成沿岸海水混濁度飆升。渾濁的海水不利於生物養殖,此時海生館會暫時關閉引水作業,靜待風平浪靜、懸浮物逐漸沉降、海水再度澄清之後,才會重啟重力引水作業。海生館曾遇長達1個月的豪雨連綿,因沿岸海水持續受到混濁河水的擾動,始終無法澄清,導致館內引進新鮮海水的作業被限制,也形成室外滂沱大雨,但館內卻缺水可用的窘境。好在後來天公作美,才解除這場海生館內的「乾旱」危機。


颱風過後沿岸海水呈現混濁狀態。

淨化水質的人工潮池

以往曾發生多次海生館周邊的河川或海灣中,魚類大量死亡的事件。社會大眾質疑是因為本館排放的廢水所致,然而經過各方環保機構公開的科學調查與分析,最終證實毒物的源頭與海生館所排放的廢水全然無關,乃是河川上游的垃圾場土堤破裂使廢棄物流出,又或是農民施放農藥所造成的慘劇。

「融入環境,尊重生命」始終是本館保護周遭環境的理念與堅持。海生館在設計鄰近海邊的照明設備時,即將燈光轉向投射在建築物上,以減少人工光源干擾周邊生物。海生館亦以環保署的最高標準建置汙水處理廠,將廢水透過物理沉澱過濾、化學分解與生物消化等三級方式處理後再行排放以解決觀光遊憩與養殖所衍生的廢水。在建造世界水域館時,又增建一座汙水處理廠,以因應汙水量增加的需求。

而這些經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廢水在排放至外海之前,會先排入館內人工溼地裡的兩座人工潮池,其中一座是淡水池,另一座則為海水池,透過潮汐往返的律動,將欲排放的廢水與天然海水混和稀釋後,再緩慢地排入大海,以減少對附近海域生態的衝擊。


都會型水族館的海水由人工海水配置而成,圖為桃園的Xpark水族館。

來自大洋的人工海水

近年來,設立在市區的「都會型水族館」概念盛行,但不知道讀者們有無想過,這些水族館使用的海水從哪裡來呢?答案是自行配置人工海水!雖然海水中氯化鈉鹽的比例幾乎佔了90%以上,然而其它鹽類以及如鈣等微量元素,仍是生物不可或缺的,像珊瑚骨骼或魚類骨骼,都需要從環境中獲取鈣離子方能順利成長。

如何調配出優良的人工海水,是當前水族館界的一大商機!配製人工海水的鹽類,通常是將天然海水蒸發之後,殘留下來的多樣鹽類所組成的配方,只要再加入適當比例的淡水,就可調配出組成近似天然海水。有趣的是,世界上每一處海水的品質各不相同,各類微量元素比例略有增減,因此如何挑選潔淨的海水,就成為製作人工海水品質優劣的關鍵因子。

使用人工海水的優點在於其供應穩定,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只要有淡水就可依需求配置,只需每隔一段時間少量的補充添加,即能維持良好的水質,是當前許多無法輕易取得海水的都會型水族館之運作方式,國內目前最大的都會型水族館Xpark便是這一類型的水族館。不過購置人工海水的成本要比取得天然海水的成本高出許多,且維生系統大都採用封閉式內循環,對於清除髒汙與消解毒素的負擔,要比引進新鮮海水進行稀釋更換的半開放式循環系統來得重,因此多數水族館在建置時,仍優先選擇「臨海而居」,畢竟「天然的尚好」!



館內汙水處理廠收集全館的民生廢水。


監測環境,掌握先機

在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的狀況下,水族館是否能掌握趨勢超前布署並及時因應環境變化,是水族館永續經營發展不可忽略的挑戰。海生館開館迄今二十多年來,長年對周遭海域生態進行季節性的水質與生物相監測,以期掌握生態長期變化的趨勢與短期變化的樣態。也期待透過這些數據,能提供相關單位在制訂發展政策與計畫時作為參考,以創造生生不息的海洋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