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藍鯨「重生」海生館─《巨鯨之路》盛大開展啦!

 

藍鯨展覽現場。(林清哲攝)


文-海生館展示組 陸雅屏


去年(2023年)12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規劃多時的藍鯨骨骼標本展覽《巨鯨之路》終於盛大開展!

回想2020年時,一頭死亡擱淺的藍鯨被發現於臺東長濱沙灘上,在牠的身上,人們看見了一條緊緊綑綁於其頭部的尼龍繩索,加上牠消瘦的體型、斷裂的骨骼,藍鯨用生命留下最後的訊息:這並不是動物界自然的死亡現象,而是遭受人類行為迫害而導致的死亡。

由於這是臺灣有紀錄以來的第一筆藍鯨擱淺資料,因而引發了各界的高度關注。為此,海生館與海洋保育署以及國立成功大學,共同簽署了「藍鯨骨骼標本合作備忘錄」,透過將骨骼重建並公開展示,訴說這頭藍鯨的遭遇,期望藉此喚起參觀民眾的保育意識,並加深國內外對於藍鯨的研究、學術交流和連結。經過三年間不斷地努力,這座珍貴的骨骼標本終於在海生館「世界水域館」與大家見面。

在海生館所處的恆春半島上,不論是居於其中的住民、辛勤開墾的城鎮或蓬勃發展的經濟產業,世世代代皆與「海」息息相關。在19101930年代,舊時的「大板埒」,也就是現今墾丁南灣一帶,曾為捕鯨基地。根據史料,當時臺灣常見的鯨豚以大翅鯨居多,但也可看到少數的布氏鯨、抹香鯨以及藍鯨等。近年來更有學者在恆春的頭溝河谷中,發現了保存完整的鯨魚化石。根據其肩胛骨推斷,牠可能是一隻小型藍鯨或是青少年時期的大翅鯨,由此我們可以說,半島曾是「鯨魚的故鄉」。


頭部骨骼標本入場與安裝及配線作業。(潘培藝攝)

來過海生館的讀者都知道,在進到展場之前,遊客們一定會先經過「鯨魚廣場」。在湛藍的水池中,大翅鯨偕幼鯨躍出水面,抹香鯨呼吸噴氣……,這幾頭龐然大物,以磅礡氣勢朝展館正門游去。海生館透過鯨魚游入展場的姿態,邀請大家一起踏上追尋海洋生命故事的旅程,並感受海洋帶來的生命力。 海生館與「鯨魚」的緣分由此開始,也使藍鯨在海生館中展出更具意義。展覽的英文名稱"Reborn: The Blue Whales Journey",透露出我們期望藉由展覽讓鯨魚「重生」,以讓更多人認識藍鯨並了解牠的故事。

藍鯨為全世界最大的動物,估計現存個體約5,00015,000頭之間,因此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已將藍鯨列為「瀕危」(Endangered),警示藍鯨正面臨滅絕的危險。具統計,在全球公開展示的完整藍鯨標本不超過25件,而這頭在臺東被發現的個體雖然年紀尚小,但體長長達20公尺,形態完整,尤為珍貴。但也因為其巨大,若要將藍鯨製成標本公開展示,並透過展覽述說海洋生態與生物目前遭受的危害,就需要非常寬廣的場域。


胸鰭安裝。(潘培藝攝)

海生館長期推廣海洋環境與生物的保育觀念,多年來致力將海洋融入於生活、展示、教育、國際交流與研究發展中,並透過精彩活動實踐終身教育的理念,以此拉近全民與海洋的距離。在臺灣的博物館中,不論是場域的適切性,標本典藏的研究,與對展示和科學教育投入的努力,海生館都是藍鯨骨骼標本展示的最佳選擇,並能將海洋生態、生命教育、生物保育等意涵融入發揮其最大價值。因此,海生館在初期就積極地爭取藍鯨骨骼標本,期望透過展覽、科教與研究,延續藍鯨的生命,並將藍鯨所遭遇的威脅與海洋保育的意義傳播予社會大眾。

海生館一直以「科學正確性」作為規劃展覽時的中心理念,在每場展覽中,展覽團隊皆企圖透過精確的生物展示,忠實地將海洋世界呈現給觀眾。期待以精彩的科普展覽,滿足大眾對知識的渴求,並從中激發人們對海洋生物科學與生態保育的興趣。藍鯨骨骼標本展覽的設計也忠於此精神,期望將藍鯨在自然生態中的模樣忠實地呈現在參觀者眼前。由於臺灣大型鯨豚的標本本就非常稀少,這頭藍鯨骨骼標本更是全臺首件,因此牠的展示與科學教育意涵更顯得極為重要。

為還原藍鯨在自然環境中的姿態與符合骨骼組裝的正確性,海生館除了集結國內鯨豚相關的專家學者外,更邀請日本熟悉鯨豚習性的比較解剖學學者山田格教授(Tadasu K. Yamada)與專精古生物學的學者長谷川善和教授來臺指導。研究人員與製作團隊透過參考、比對其它藍鯨資料,一遍遍地探討著骨骼角度與下潛姿態等細節。而針對擱淺時已遺失的胸骨、眼眶骨等部分,團隊也參考了大量的研究,以進行翻模複製,希望能做出全球最好、最完整、最正確的藍鯨骨骼標本,讓藍鯨「重生」於海生館中。


胸椎與肋骨組裝。(潘培藝攝)

此外,為了保持骨骼的完整性,標本製作團隊捨棄了傳統在骨骼上鑽孔之方式,而是利用電腦3D模擬結構設計,將裝架用的鐵件雷射切割輸出,並採用三軸式龍骨裝架法支撐整體藍鯨骨骼。因擱淺藍鯨的年紀較小,其骨骼仍較為脆弱,為了確保展示安全性,吊掛於展場上的頭骨是經由原件一比一翻模複製而來,頭骨的原件則以落地方式展示,如此不但讓民眾能近距離觀察其內部結構,也方便學者未來進行科學測量、採樣等研究作業。

藍鯨本應在無垠大海中恣意悠游,然而如此龐大的個體最終也無法逃離人類的迫害、氣候的變遷與海洋的汙染等因素而導致瀕臨絕種的命運。展覽內容除了骨骼標本外,也將造成藍鯨死亡的「兇手」── 尼龍繩索於現場展出,藉此提醒觀者勿忘人類對其族群的傷害。海生館也製作了關於藍鯨頭骨、骨骼修復過程、藍鯨生態介紹等主題的科普影片,並拍攝藍鯨擱淺至修復、吊掛與展示的紀錄片,利用影像將藍鯨的故事和知識傳遞給更多群眾。此外,海生館也推出一系列藍鯨相關的線上講座,並製作精美的《鯨身今事》學習單,裡頭不但講述了鯨魚演化的過程,還結合紙雕藝術,讓人們能以有趣的方式認識鯨豚。在未來,海生館亦計劃推出相關課程,透過環境教育講師到各地學校講課,讓更多學子能認識藍鯨這巨大且奇妙的生物,也將邀請半島上的孩童到館內欣賞藍鯨骨骼,讓他們認識這片土地上的現在與過去。期望在展示、科學教育、研究與行銷推廣的合作下,將藍鯨與海洋保育的故事繼續延續下去。

這場不論是標本展示、展示手法、學術定位上,都有著「重量級」意義的展覽最終能順利開展,除了海生館自身的投入外,也要感謝各界的支持。特別感謝教育部、海洋保育署、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動物醫院、中華鯨豚協會、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院、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海巡署東部分署第一三岸巡隊以及委外標本製作單位化石先生股份有限公司。

邀請您親自來海生館感受藍鯨的巨大與震撼,也希望人類未來與藍鯨能擁有美好的相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