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離」花帶雨惹人憐──見離岸流的真面目-金牌 / 陳懿翔 老師

獎項:2022臺灣科學節教師海洋教育心得徵文活動 金牌

作者:陳懿翔  /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級中等學校 國文代理教師

使用海生館資源:《奧秘海洋》科普雜誌、《與海共探》手冊、Oceantag學習網、網路動畫資源

題目:「離」花帶雨惹人憐──見離岸流的真面目

 

   台灣為一島國,然自古以來,受到政治、歷史、經濟、氣候、民俗信仰等因素影響,使得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們一直以來都有著「背海面陸」的思維,小孩更可常聽見大人叮囑「不要靠近海邊!」長此以往,中央政府頒布《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中提及的「知海、親海、愛海」更顯遙遠。這種遙遠,不僅是物理距離上,更是精神、文化上之遙。是故,「認識海洋」遂成了我想要展開海洋教育議題的濫觴,其中又以「離岸流」為核心。


    本次教學主題命名「『離』花帶雨惹人憐——見離岸流的真面目」,在高中國文學科本質下,與海洋生態結合。首先,希望學生藉由影片播放、教師講述、同學分組查找資料並用心智圖的方式分享,以理解離岸流生成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如果真遇到時,又該如何擺脫。


    另,再以 ORID 學習法,聚焦離岸流相關的文本重點,此教學目標在於訓練學生擷取文本中的客觀事實,並且進一步闡述自己對於這個現象或事件的感受與反應,再來詮釋及分析,最後則能訂出目標,與組員一步一步解決問題。然而在這部分的練習上,我觀察對一部份的同學有些難度,主因為同學「忘記」我們上學期就已經做過ORID的練習,以致無法將此文本遷移至ORID。這部分的確花了好一段時間,才將同學「喚起記憶」,並用其他例子輔助說明,方獲改善。


圖1:ORID學習單。

    下一個活動,既要與國文學科結合,便藉學習單的方式,讓同學知悉成語「梨花帶雨」的典故,以及如何延展至「離花帶雨」。「梨花帶雨」典出白居易詩作「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用以描繪楊貴妃哭泣時,就像沾著雨點的梨花般那樣美麗。明代後人更有以「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裡嫦娥離玉闕」描述商紂王在見到妲己時,那樣如獲珍寶的驚喜。由此可知,美人哭泣時不見陋色,反而惹得君王憐惜,因而有「紅顏禍國」一說。這部分便展現國文老師的說故事技巧,雖然當時是線上授課,但可以透過懸疑語氣的問答,讓我感受到學生們對這兩篇愛情故事興致勃勃,加上我教的是工科學生,全班皆為男生,他們的反應相當有趣。

    在引人入勝的歷史成語故事以後,我便要將教學重點遷移至學習目標最高層次的「創作」。「美人禍國」或許有著歷史性的悲劇,但無獨有偶,「離岸流」也不時被新聞媒體冠上「咬人狗、隱形殺手、潛伏的巨獸」等駭人稱號,然隨著先前教學已經理解「離岸流」的成因、影響範圍、流速、如何防範、如何擺脫等等,接著就是學生們創作的時刻。透過新詩寫作,讓同學從五感的知覺摹寫,觸發對離岸流的感受。當然並不是完全天馬行空,我請學生跟著學習單及我的口頭提示,依序創作一首新詩,並完成賞析撰寫,此評量同時蘊含「知海」的核心素養,以及多方面覺察外在事物變化之於自己的感受。

圖2:新詩創作學習單。

    這堂課雖符合海洋教育內涵,仍與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所強調之「海洋生物、生態、保育」主軸有些落差,但我有自信能夠將之設計為「海洋教育三部曲」。首部曲為學生或許學了而不自覺的「海洋文本」,即廖鴻基、夏曼.藍波安等海洋文學作家收錄於國文課本的「課文」;二部曲以「海洋不傷害我」為方向,比如透過認識離岸流,了解離岸流的形成原因,以及該怎麼防範、真的遇到時又該如何自救,亦即本篇教學心得的主要內容;三部曲則以「我不傷害海洋」為經,「海洋生物、海洋生態」為緯,透過問題導向學習法(PBL)讓學生分組,在教學者虛擬的情境中,自行發掘欲探究的問題,並試著自己解決,這同時又可跨領域,與自然領域的教師協同教學,並進行108新課綱素養導向的「探究與實作」。

    具體來說,我會先播放海生館提供的影片資源「守護海洋:無魚之家」引起學習動機,假設我們來到影片中設定的2048年,那時恰巧是這一批高中生剛邁入40歲,正是社會的中堅分子。請學生去想想「無魚」可能對整個環境、生態、生活造成的影響為何?並且要進行後設認知的「反思考」,往更深層地討論為什麼自己組別會關注這個方向的議題,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政府端、NGO、NPO、媒體端,或者是帶領大學生進行USR計畫的領路人,最後再討論具體的解決方式。

    同時,也會要求同學們除了運用既有找到的資源外,尚包含至少2個海生館的資源,比如奧秘海洋部落格(《奧秘海洋》雜誌)中的哪幾篇、Ocean Tag學習網介紹哪一種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網路動畫資源等。希求能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由我試著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將傳統講述的部分降低,而教學者所做的,多落在引導、提示、時間掌握的環節即可。

    再者,評量的部分。學生們不只是問題的「吹哨者」與「解決人」,同時也得是其他組別的「評量者」,透過自評與他評、發問,以及教師的建議,讓組別再針對自己所提出的計畫增修,以臻完善。最後,我則設計了Google回饋表單,希望學生能給教學者一些正向回饋與建議,也檢視自己在這幾堂課中,究竟有何收穫。更期待這樣的教學相長,能夠不只在這堂海洋世界中發生,而「『離』花帶雨惹人憐」絕對是學生們和我翻轉課室極重要的一大篇章。

圖3:Google回饋表單:每人均須以學校帳號登入填寫,故非匿名。

註:原始投稿附圖共八張,僅擷取部分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