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一起來發現你不知道的海生館

 


──海生館出版中心 王玠文        ──產學合作中心 葉俊足

 

這個暑假,你有來海生館玩嗎?海生館成立二十多年來,已成為大人小孩們南下半島時必去的遊憩景點之一,展館內各種新奇有趣的海洋生物也成為國人成長中的美好回憶。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海生館除了讓人們不用潛水也能親眼見識到海洋世界的奇妙外,還有著更重要的使命。

海生館全名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是教育部轄下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除了展示功能外,蒐藏、教育、傳播與研究也是其任務,而海生館與一般水族館不同的是,我們期望透過探索生命科學的研究,來理解這片孕育萬物的海洋。也因此除了人人都愛的水族展示,海生館也設有「企劃研究組」、「生物馴養組」、「展示組」、「科學教育組」、「產學合作中心」、「圖書館暨多媒體出版中心」與人事、行政等等組別,以進行海洋生物的研究與海生館運作等相關工作。或許有些工作內容並不為民眾所知,但他們在海生館裡都肩負著重責大任。例如我們在113期曾報導過的「科學教育組」,透過為學生與老師量身打造不同的課程和教材,讓更多人接觸海洋生物的知識;出版中心發行的《奧秘海洋》雜誌,也希望能將各類海洋生物議題包裝為平易近人的科普文章或是有趣的漫畫,推廣給各位讀者。不同的組別各司其職,以帶領國人發現海洋裡的奧秘。

本期編輯團隊假借「工作之便」,藉著採訪館內不同組室的主任與組員,聊聊他們平常都在做什麼。我們透過與館長陳啟祥對談,了解他對博物館經營的心得與想法,以及海生館未來令人期待的計畫,這也是陳館長第一次接受《奧秘海洋》專訪,透露了許多工作細節,非常有趣。而說到海生館,海洋生物是絕對主角,因此我們也邀請「生物馴養組」的主任呂明毅博士為我們介紹他們的工作內容,其中也包含我們(與讀者)都很好奇的細節,比如生物是如何被引進的、生物不幸死亡之後又會怎麼被處理等等。到水族展館參觀,除了與海洋生物互動外,還有各類寓教於樂的科普特展,而打造出這些有趣又有教育意義展覽的幕後推手,便是「展示組」啦!我們邀請了專員潘培藝帶我們看看一場展覽是如何誕生的。逛完海生館,許多人也透過購買紀念品以保存美好回憶,不過紀念品的設計可不只有可愛而已,背後更有深刻的教育意涵,本期我們採訪了「產學合作中心」,請朱育民主任和組員分享文創品設計上的眉角與其背後的故事。

研究海洋生物的奧秘一直是海生館創立的核心使命之一,負責統籌各項研究計畫的組別便是「企劃研究組」,雖然他們並不會直接接觸到一般民眾,但有賴於組內研究人員孜孜不倦的努力,我們才得以慢慢揭開海洋生物的神秘面紗。我們邀請了王立雪主任分享企研組的工作與日常,也帶我們看看進行海洋生物研究的「秘密武器」。而標本典藏是判別一座博物館是否具規模的指標之一,海生館擁有非常豐富的標本收藏,我們也採訪了隸屬於展示組的「標本典藏室」助理們,為讀者介紹標本的來源與處理流程。

造型奇特的「鯨典館」常引起海生館參觀遊客們的好奇心,然而這座建築除了外型像鯨魚,還是一座小型「發電廠」,在「我們的館」專欄中,陳勇輝博士將帶我們認識「鯨典館」造型的由來與建造的目的。一年一度的科學節又要來了,今年《城市遇見海生館》展覽將北上臺南,此外還有許多豐富的內容,一起透過吳曜如博士的介紹看看今年有哪些精彩的活動吧!而每年舉辦的《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也劃下休止符,今年的來稿數量非常踴躍,想知道同學們最關心的生物是哪些嗎?快翻到第44頁看完整報導吧!而科普漫畫的兩位主角千海與王雯則要教我們辨識不同種類的燕魚以及其復育過程,同時也介紹海生館館徽的設計過程與背後的意義。

期望透過本期內容,能帶大家看看在博物館工作的日常,也認識「海生館不只是水族館」。我們很用心製作,希望你們也喜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