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漁市場的公民科學家—從市場到博物館


照片中何宣慶博士正配合海生館科教活動,帶領學員進行識魚課程。(活動於三級警戒前進行)(林冠吟 攝)
 

文/ 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國立東華大學副教授、澳洲雪梨博物館 Research Associate

圖/ 鄧志毅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生


隨著科技的發展,像FacebookLineInstagram這一類的社交媒體已經是多數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要靠著email傳播或者獲得解答的事情,現在都可以透過社團或群組獲得即時的解答,甚至有很多人是喜歡拍攝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點滴來跟大家分享,這也直接促成像是iNaturalist或一些公民科學平台的成立。

 

筆者長年在漁市場觀察及採集並進行研究,也常常碰到有人拍照之後透過不同管道來詢問所看到的魚或海洋生物是什麼。近年來也在FB上經營一個有關臺灣魚類及深海、底棲生物討論平台,供各界分享。幾年以來已經吸引數千人加入,不時有同好分享所見所聞。

 

許多社員逛漁市場時,常將一些沒見過的魚類拍照上傳到社團詢問;也有越來越多的漁民朋友或學生們仔細將魚類個體展鰭拍照與大家分享。我們也不時會撰寫或轉傳魚類相關的知識與見聞與同好們切磋。在社團建立初期,我們常常在漁市場拍攝當日的漁獲,放在社團讓大家參考,獲得不少人響應並相繼提供類似的照片,而這些照片也直接促成很多新種、新紀錄種或罕見物種的發現。

 


臺灣周邊海域的魚類多樣性高,有時候市場也會出現特殊之魚種,如圖中的窄顱帶魚 Evoxymetopon sp.),透過社交平台的分享可讓更多民眾認識這些特殊的魚類。(拍攝地點為臺東富岡漁港)


市場裡的新發現

這幾年來,隨著社團的蓬勃發展,常常有人會提供一些海洋生物的照片,有時可能是出於好奇,有時只是隨手一拍。但是每每有罕見或疑似新種的樣本出現,我們都會盡可能收集或請漁民朋友買下,寄至研究單位進行研究。這幾年下來,也陸續有不少新發現。例如,最近筆者剛發表的斑點短康吉鰻 (Coloconger maculatus),就是透過社團資訊所發掘。最初筆者是看到漁民朋友在社團分享於富岡漁市場的拍賣場上拍攝到幾張照片,筆者看到照片後,很快驚覺這是相當罕見的物種,因此就託中間商買下,並寄至海生館進一步研究。我們很快比對過所有已知物種後,就確認這是世界新種,後來也發表成國際論文,並獲得國際認可。

斑點短康吉鰻


而去年一月,也是在富岡漁市場,漁民朋友拍攝到一隻相當罕見的魚類,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物種,只知道是從未見過的魚。於是我們也請中間商幫忙標下,因為魚體不小,所以也花了不少錢。到了實驗室後,我們將牠製作成標本,也查到這是一種罕見的魚種—─多氏堅鱗鱸(Stereolepis doederleini),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發現!因為多鋸鱸科(Polyprionidae)的成員屬於溫帶及寒帶物種,多氏堅鱗鱸過去的分布紀錄僅到侷限在日本跟韓國附近海域(以及在琉球-帛琉海脊的不明確紀錄)。這不僅是臺灣首次發現此物種,也是這個科的最南界分布紀錄。

 

曳絲笛鯛(Symphorus nematophorus)(拍攝地點為高雄蚵仔寮)


第三個例子則是許久以前,我們在海生館標本室中翻到一尾相當不一樣的擬鱸,因為形態特徵相當明確,所以我們也很快將其發表為新種莫氏擬鱸(Parapercis moki)。但是當時因為看不出標本原本的體色,所以相關資訊從缺。一直要到今年(2021)的一月才從蚵仔寮漁港採集到一尾小的標本(58.6 mm SL)。到了八月,我們在社團內看到一位熱衷於製作骨骼標本的學生分享了另外一個在蚵仔寮漁港採集的個體,我們立即聯絡他,請他將標本寄贈給我們進行研究。有個這兩個新鮮的樣本,讓我們可以補齊最後一塊拼圖,還原莫氏擬鱸本來的色彩。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藉由公民科學家分享的照片,讓我們發現新種或新紀錄的過程。然而,照片只是記錄的第一步,科學研究往往比拍照複雜許多。相較於陸地動物,拍攝海洋生物並不容易。很多魚類在水裡有很亮麗的色彩,形態也相當完整,然而一旦被捕上岸,顏色就會隨之改變,而且鰭容易在捕撈過程破損或收縮,加上身上有黏液會造成反光,所以很難被拍攝到完整的樣貌。



漁市場裡的魚種豐富,是研究者們取材的好去處。(照片攝於澎湖漁市)(張容嘉 攝)
 

因此,當我們發現值得研究的物種後,後續還要將其帶回實驗室仔細整理、拍照並製作成標本。事實上,一個物種從被採集(購買)到變成可以研究的標本、或者被用在研究論文中發表,是一段很長的旅程。曾經有報導指出,一個樣本從被採集、放入標本館架上到最後被描述成新種,平均要花十七年之久。

 

不過,藉由公民科學家的分享與記錄,可以省去科學家們在野外一一蒐羅、尋找物種的時間成本,對於魚類分類研究來說助益頗大。

 

誰可以成為公民科學家?

海洋裡生物繁多,科學家的能量卻有限,因此讓一般民眾成為科學家的「眼線」相當重要。近年來,越來越多保育團體的成立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公民科學熱潮。筆者近期與澎湖的公民團體合作,成功在澎湖的赤崁漁港的丁香魚混獲中找到多個新紀錄種以及疑似新種。透過與當地食魚教育團隊合作,我們不僅採集到大量罕見的物種,同時也發展出食魚教育的教學課程,可謂雙贏。

 

「公民科學」需要有科學家與一般民眾的參與,最理想的狀態是由科學家規劃,並讓一般大眾有系統地參與其中。而「實作」是公民科學非常重要的元素,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志工們披星戴月地在不同的野外進行觀察跟記錄,這些珍貴的素材可以補足單靠科學家難以取得的紀錄。

 

那麼未經訓練的民眾是否也可以扮演公民科學家的角色呢?我們認為答案是可以的。

 

如前述的例子,一般民眾只要願意稍加觀察、進行紀錄,並將這樣的資訊公開給分享給大家,自然有科學家會關注到這些發現,進而取得相關的研究題材進行研究。這是最基礎以及最普遍的公民科學,是為「貢獻型」(contributory) 的公民科學。至於更深入的模式,如「合作型」(collaborative)及「共創型」(co-created)的公民科學,雖現階段在我們的領域的例子不多,但也值得推廣發展。本文圖片提供者鄧志毅,在數年前便開始涉獵漁市場及漁港的魚類觀察及採集,那時候也只是像一般的「公民科學家」,偶爾分享自己的觀察實作紀錄,並把一些標本提供給博物館。後來經過一些在研究上的指導,他也逐漸把觀察的經驗與魚類分類研究作出結合,目前為止已經有一些已發表的研究成果。



漁市場的拍賣現場的新鮮漁獲,圖中為長絲萊氏笛鯛(Randallichthys filamentosus)(拍攝地點為臺東富岡漁港)


以魚類分類研究來說,即使只是一般拍攝,對我們研究也是有幫助的。大部分的魚都有顏色或特定的斑紋,不過這些特徵常會隨魚體的新鮮度或保存的方式而逐漸消退。如果可以在漁市場就進行拍攝,這樣就可以記錄下魚體最自然的狀態,偶而我們也會依照這類的照片進行描述,甚至會將照片刊登在論文中。

 

其實公民科學及海洋生物相關的觀察與合作已經進行相當久的時間了,幾乎所有的豆丁海馬(侏儒海馬)都是由潛水愛好者所發現,最後由科學家依照發現者的姓名來命名。這也是為什麼會有「X氏豆丁海馬」這樣名稱的由來,這是為了彰顯發現者(採集者)的貢獻。不論是喜愛大自然或愛逛漁市場的朋友,不妨在享受休閒時光同時,也多花一點時間觀察周邊的生物及環境,說不定哪天真的會有新的科學發現!期待您加入公民科學家的行列!



在市場上偶爾出現之特殊魚類,即使隨手拍攝也可以成為有價值的資料,圖為鱷口鮃(Kamoharaia megastoma)(拍攝地點為臺東富岡漁港)


有興趣想加入魚類觀察的朋友,也可點連結加入社團「台灣魚類+深海底棲生物討論小站」,一起分享您拍到的魚類!→點擊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