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一起來玩水下攝影吧!

帝王岩蝦 (拍攝於墾丁後壁湖,楊東霖攝)


/ 王玠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 受訪者提供

海洋世界包羅萬象,可惜並非所有人都能親眼目睹。然而藉由攝影師的鏡頭,即使不會潛水的人們,也能看一睹海洋生物的嬌俏可愛,就讓我們透過海生館的攝影師們,一同了解水下攝影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又是如何拍出一張又一張美麗的照片!

海生館展示組--林清哲


黑翼簑海蛞蝓(拍攝於海生館卸船坡道 水下2米處)

當提到海生館的水下攝影師時,林清哲是大家一定會提到的名字。他擁有水下拍攝十多年的經驗,其著作的《海洋生物愛拍照》系列叢書,以幽默風趣的文筆與讀者分享攝影技巧,受到廣大水下攝影同好的欣賞與喜愛,而對於非潛水者來說,也是認識半島地區海洋生物的入門好書。

林清哲水下攝影範圍小至海蛞蝓大至魟魚,都是他鏡頭網羅的對象,從協助研究人員做生態調查開始,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風格,進而成為專門拍各種不同魚類的攝影師。「當時剛好館內買了一台水下數位單眼相機,有了這台相機之後,抓焦距變得更容易,也能更輕易地捕捉不同魚類的影像。」

雖然這些年來有興趣進行海洋生物攝影的人頗多,然而在十多年前,潛水與水下攝影的愛好者仍是少數,清哲表示「當時就是靠自己摸索,並向一些前輩討教。早期我們雖然有一些水下攝影書籍可參考,但大部分是圖鑑,比較少講拍攝技巧。所以只能慢慢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拍攝模式,將繁瑣的拍攝步驟簡化為最適合在水下實作的方式。因此當有機會出版第一本攝影書籍《海洋生物愛拍照海水魚類》時,我就想說要將自己攝影的經驗與心得傳承下去。」在他所著作的三本海洋攝影書籍中,除了介紹攝影器材外,也簡介了不同魚類的棲地、行為與各種類型的海洋環境,讓有興趣涉獵攝影的初學者能夠按圖索驥,找到自己心儀的拍攝的主題。

除了充實技巧外,充足的耐心與一點運氣也是拍攝海洋生物的必要條件。「拍生物圖鑑與拍生物藝術照不一樣,因為每隻魚身上都有不同特徵,有些相似種你只能從牠身上的斑點去判斷,所以都要很有耐心的等待『整隻魚』入鏡,才能順利進行後續辨別。」拍攝的這些年,他也多次發現了臺灣的新紀錄種(指首次在臺灣海域被發現的物種),這無疑是讓攝影師為之振奮的時刻。「大部分的新紀錄種都是因為比較會躲藏,所以之前才沒有被人看到,沒有仔細觀察很容易就會忽略,但是居然被我找到了!當然很有成就感。」豐富的海洋知識也幫助他看到許多一般人看不到的小生物,「一般人可能下水就只看到很漂亮的珊瑚跟魚,但是珊瑚上其實還有很多寄生的蝦蟹魚類等著你去發現,海下的世界是很有趣的!」

對於有心想探索海洋的讀者,他也建議大家可以找有經驗的導潛帶領,一起探索美麗的水下世界!


海生館企劃研究組--楊東霖


Janolus tricellariodes (拍攝於澎湖南方四島)

楊東霖是海生館水下攝影團隊的一員,常需要隨著ROV出海並幫忙蒐集各種水下生物影像素材,此外也需要協助海生館的科學家們進行水下研究計畫。他擁有多年的潛水經驗,也有技術潛水的執照,開始學習水下攝影的契機也很特別,「當初因為太常下水,但最後到了水下反而不知道該幹嘛,後來看到潛水客們趴在海底找一些小生物,覺得很新奇,又覺得都看到了,不記錄可惜,才開始慢慢練習水下攝影。」

由於研究所也是海洋領域,他坦言擁有生物相關知識,的確對於找尋拍攝目標頗有幫助。「基本上知道生物的特性後,你大概就能從食性、棲地去判斷哪裡可以發現牠們。許多生物如海蛞蝓、部分蝦蟹等,雖然照片上看起來很大,但是實際可能就兩顆芝麻粒的大小,找起來超費眼力!除了基礎生物知識外,多看看圖鑑也是滿有幫助的,有些圖鑑會拍出生物所在的環境位置,下水後可以試著在這些棲地找找看,比如鎖定某種藻類、珊瑚甚至是海綿,說不定就有意外收穫。」 

除了找到生物要練習外,如何替生物打光也是一門學問。「當你潛得越深,自然光線也會變得更弱,因此我們在水下都會刻意留『補充光源』,讓生物能被拍出原有的色彩。不管是用手電筒的持續燈或是閃光燈,『光』都是水下攝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同一隻生物我通常會拍十幾張,並從不同方向替牠打光,看看哪個光源比較適合,這樣比較有機會拍到好看的畫面。」

因為擁有潛水教練執照,對於想要學習水下攝影的讀者,他也建議開始攝影之前要先把潛水基本功練好,「水下有海流,你必須先學會控制自己,才不會被海流帶的左飄右晃,這種在水下穩定控制住自己的方法,我們稱之為『中性浮力』,對於潛水員來說是最基礎也最必備的技巧之一。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不被水流帶著走,除了可以讓你的照片拍出來不會失焦外,也可以確保你的安全。」東霖也補充:「潛水界有句話說:『潛水誤一生,水攝窮三代』,不管是潛水或攝影都是一個燒錢的大坑,所以好好賺錢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他也建議想投入水下攝影的讀者們,可以先從熟悉海洋生物開始,學會找到生物後再慢慢鍛鍊拍攝技巧,期待在水下看到大家!


海生館展示組--王劭頤


具刺新岩瓷蟹(攝於小琉球)

王劭頤是海生館「智慧服務 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科技創新服務計畫」的一員,為了替海生館的數位資料庫新增影像作品,他必須要「上山下海」替海生館蒐羅各種水生生物的影像。雖然潛水資歷不長,但打開「海生館影像資料庫」可以看到許多由他拍攝的影像作品,內容從海洋生物到山林溪流的淡水魚都有,作品十分多元。

「因為我們的計畫執行內容包含豐富本館的影像資料庫,所以除了海洋生物外,我們也會去雪霸國家公園等溪流水域拍攝。」那麼拍攝淡水魚跟海水魚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首先是溫度,臺灣附近海水的溫度大部分會在二十多度,不過在高山的溪水溫度有時會到十度以下,真的蠻冷的;拍攝對象上海洋生物相對來說較豐富,多樣性很高,溪流生物通常以魚類為主;去拍攝溪流也不用帶氣瓶等重裝,在膝蓋以下的深度就可以找到許多生物了。」 

雖然已為資料庫貢獻多張照片,不過劭頤坦言,目前他仍在練習找生物的階段。「雖然教練或同事常會找到有趣的生物給我拍,不過靠自己發現的感覺仍然不一樣。水下攝影的經驗與知識積累仍是滿重要的,經驗充分的潛水員往往比較了解生物的習性,因此能快速地發現生物。在水下看到生物時我們會盡量多拍,這樣在生物躲起來或者游走之前,才能拍到理想的作品。」

對於想接觸水下攝影的人,他也建議除了多練習潛水技巧與注意安全外,也必須先設定好自己的拍攝目標。「因為每台相機的功能都不太一樣,鏡頭也有不同,比如想拍小東西,可能可以考慮TG,因為它的微距效果蠻厲害,適合拍一些像海蛞蝓一類的生物;如果要拍大的生物或景觀,那麼單眼再外接廣角鏡頭就很適合;如果你要拍攝影片,就可以找有4K畫質的相機等等,依你每次潛水的拍攝目標決定要攜帶的工具,才能更有效率拍到滿意的作品。」

此外,他也常觀摩其他人的作品,多方學習。除了海生館內林清哲所撰寫的攝影相關叢書外,他也常關注淡水魚研究專家周銘泰的作品,「因為我以前是做海水魚研究,溪流生物接觸較少,有時候也可以透過看他的臉書增加對淡水魚類的認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