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玠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圖 / 海生館影像管理系統
說起「魚」,除了想到餐盤中的佳餚外,我們可能還會聯想到「在海裡悠游的魚群」。不過魚類不只生活在海中,雖然都是水生生物,但有些魚類只會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到海洋裡,有部分的魚類終其一生只會生活在河流、小溪及湖泊等淡水中。這些淡水魚或者淡水生物,曾經離我們很近:牠們曾悠游我們生活周遭,「溪邊抓魚」的美好記憶曾伴隨長輩們的成長;然而,牠們現在則離我們很遠:隨著城市發展與環境改變,牠們有的被逼迫「搬家」,有的則再也無法在自然中見到,只永遠存在於圖鑑或被典藏的標本中。
淡水魚不只在臺灣要面對生活困境,而是舉世皆然。今年(2021)二月,全球十六個環境組織聯合了發表了一份名為《被遺忘的世界魚類》報告,指出世界共有約18,075種淡水魚,其數字佔世界魚類種類的一半以上,也佔地球上脊椎動物種類的四分之一。淡水魚也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利益:牠們提供世界兩億人蛋白質來源,給六千萬人帶來工作,並創造1,000億美元的休閒捕魚收入與推動300億貿易產業。但在這些驚人的數字背後,是生態系統的消逝。報告指出淡水生物多樣性的下降速度比海洋和森林生態系都來的高,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發布的名錄中,已將80種淡水魚列為「滅絕」,光是在2020年就有16種魚登上這份榜單。
另外,世界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也刊登了一篇由中國與法國研究團隊聯合發表的論文〈人類對全球淡水魚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Human impacts on global freshwater fish biodiversity),直指我們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這份報告指出以往關於魚類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魚類的種類和數量等變化,然而隨著更深入的研究發現,由於不同魚類在生態系統中的功用不同,因此研究團隊還考量了物種豐富度、功能豐富度、系統發育豐富度、種類差異度、功能差異度和系統發育差異度等因素,提出新的生物多樣性變化指數CCBF(Cumulative Change in
Biodiversity Facets)。
研究團隊以此模型研究了全球2,456條條河流,其範圍遍布除沙漠和南北極以外的區域,並分析了超過14,000條魚的數據,發現超過50%的魚類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僅有13.4%的溪河受到的影響較少。這些河川中有3876種魚,僅佔世界淡水魚類的21.7%。在研究過程中團隊也發現外來種入侵所帶來的問題,雖然外來種豐富河川中的多樣性,卻也擠壓到本地魚的生存空間,長久下來會讓不同水域的生物同質性越來越高,
對環境生態來說並非好消息。面對生態環境轉變,許多有志之士與國家也開始付出行動。比如中國2021年一月開始對長江實行十年的禁漁令,希望能修復當地生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也呼籲要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會議上,盡可能請各國政府提出可行的辦法,扭轉淡水魚類族群崩潰。
社會發展越來越快速,人類文明上升的同時,野外生物卻持續受到壓迫。從某部分來說,不管是森林生態系、海洋生態系或是淡水生態系,所遭受到的威脅好像都很相似:工程建設、垃圾汙染、人為破壞等,但人類跟自然難道就沒有辦法和平共存嗎?並非如此。分布在淡水河流域和宜蘭地區的圓吻鯝魚曾一度絕跡,直到後來在礁溪龍潭湖被發現,當地居民隨即發起護育行動,不但組成巡守隊禁止抓魚,還打造了能讓圓吻鯝魚溯溪產卵的魚梯與水塘。同時也規畫舉辦生態導覽,不但發展當地觀光,也守護了臺灣珍貴的生態。
經濟發展與保育自然間要如何取得平衡,是個艱難的問題,但或許我們可以先從認識這些生物開始。完備的保育工作,應該要立基於認識物種,我們才能明白哪些方式是真的對生物好,哪些方式雖立意良善但其實是會對環境造成傷害。本期《奧秘海洋》透過「陸 海之間」這個主題和大家介紹那些我們在陸地上常見,但其實與海洋也有關係的生物,透過閱讀不同研究者們筆下的海洋,認識不同生物的樣態,讓我們來一起保育、愛惜多采多姿的地球!
延伸閱讀:
〈Human impacts on global freshwater fish biodivers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