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 周立進─國家海洋研究院 / 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系 博士生
海洋裡的生產者─海藻
有參觀過海生館的讀者們一定都讚嘆過「巨藻森林」的壯觀和美麗。不過海洋裡的藻類可不只是好看,它們也承擔了守護海洋的重責大任。藻類能吸收海水中的無機物,行光合作用並釋放氧氣,同時也是草食性海洋生物的食物來源之一,而大型藻所形成的生態系更提供了海洋生物棲息避難的場所,使許多海洋生物的幼苗可以順利成長。
大型海藻對於海洋生態如此重要,因此一群任職於不同單位的臺灣海洋生物科學家,為了海洋大型藻類的人工復育,結合各自專長及單位的資源,共同合作並有了重要進展,不僅首次完成冬青葉馬尾藻 (Sargassum ilicifolium) 的人工種苗及生活史研究,並發明「馬尾藻採苗取樣裝置」與「馬尾藻育苗養殖裝置」等兩項專利,這兩項專利將有助建立大型海藻棲地復育,豐富海洋生物資源。
這群熱心於海洋研究的科學家包括「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周立進、副研究員江國辰與主任張至維,以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生物馴養組副研究員兼主任張桂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他們為什麼要研究海洋大型藻類? 以及馬尾藻的小秘密囉!
馬尾藻:環境的好朋友或是生態殺手?
2019年曾傳出馬尾藻「佔領」邁阿密海灘的新聞,造成漁船難以發動,更讓魚兒與海龜都受難。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繁殖馬尾藻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明白:海藻的家族是很龐大的。一般來說,海藻可分為為「微細藻」與「大型海藻」。
「微細藻」生活於淡水或海水裡,僅只能透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微小形體;「大型海藻」一般指生長於海洋環境中的藻類,在潮間帶肉眼可見。根據目前全臺灣所記錄大型海藻的種類約600多種,由於大型海藻無根、莖、葉及具無管束植物,常生長於潮池環境,在分類群上常見的有藍綠藻門 (Cyanophyta)、綠藻門(Chlorophyta)、淡色藻門 (Ochrophyta)、紅藻門
(Rhodophyta),種類有海雹菜、石蓴、馬尾藻及石花菜等。由於這些藻類能生長在苛刻或惡劣的環境,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轉化為養份而成長,本身就成為食物,不僅供給許多藻食性生物食用,且具有淨化水質及緩解溫室效應等重要角色。
馬尾藻多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之沿岸水域中,除能形成「聚魚」效益的「藻場」外,也能夠產生氧氣與製造食物,並有益於其他海洋生物,例如提供海洋生物棲息、攝食、庇護等功能。全球的馬尾藻屬共有539種,這次繁殖成功的是「冬青葉馬尾藻」,為臺灣原生種。在結構上,它的葉狀體、柄、分枝、附著器、氣囊及生殖托 (繁殖器官) 與其他種類的馬尾藻都不盡相同 (詳見下列比較圖) 。冬青葉馬尾藻因氣囊少,比較不會漂浮造成如海廢等問題,不過因種苗需附著在礁石、玄武岩、花崗岩或礫石等基質上發育,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被泥沙所覆蓋,或者被扁跳蝦、麥稈蟲及藻食性螺貝類給啃食掉,因而存活機率小,需要充分掌握藻體的生殖季節及繁殖技術才能進行人工繁殖。
「馬尾藻床」在海洋生態及海洋保育上的重要性
近年來由於過度採集和污染,冬青葉馬尾藻資源嚴重衰竭。首要之務為進行人工育苗栽培,並找到適合馬尾藻苗床恢復的有效方式。利用增殖、移植來復育天然冬青葉馬尾藻,構建大型海藻藻床的養殖技術,除了改善海洋生態並提供基礎資料外,更可成為研發其他大型經濟海藻人工繁殖與保育的樣板。由於馬尾藻床的復育在漁場的形成及保護扮演重要角色,若成功,可同時恢復健康的海洋生態並增加漁業資源,提高漁民收入,永續發展。
馬尾藻的外觀形態可分為葉狀體、柄、分枝、附著器、氣囊及生殖托,由於常生長於潮間帶岩石上或潮池中,其基部會形成類似附著器(如盤狀、指狀、圓錐狀及瘤狀)的構造,並緊攀附於礁石上,以抵抗漲退潮水的沖刷;在最適應生長季節中,可看出葉狀體與柄明顯的劃分,在葉狀體腋下則會先開始長出卵形的氣囊構造,且氣囊中空存有空氣,等潮水漲滿時,可藉此產生浮力,幫助整株藻體飄浮於海面上,其形成的海藻床為重要的海洋生態系之一。馬尾藻床是重要的海洋基礎生產者之一,同時可供生物棲息、產卵及成為避難處所。由於能夠產生氧氣與製造食物,如同陸地上的植物,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其重要性是不能被忽視的。
要如何復育馬尾藻呢?
大家對海藻的印象可能是市售的海菜(礁膜)、海葡萄(長莖葡萄蕨藻)、昆布(海帶)、海茸(叢梗藻)、紫菜(長葉紫菜)、菜燕(安曼司石花菜)、龍鬚菜等等。而這些長在海裡的「菜」要怎麼種呢?要復育馬尾藻,種苗要從何來?這可要先從馬尾藻的「生活史」說起……
馬尾藻有二個截然不同的生長發育,第一階段即平常在海邊所看到的馬尾藻,另一個階段為生長在礁石裡的幼苗。馬尾藻一生的生長繁殖過程,可分為「無性繁殖」與「有性生殖」兩大類,前者「無性繁殖」是藻體底部的附著器具有長年再生能力,在適宜的環境條件,能再生成新的幼苗;後者是藻體成熟後於生殖季節進行的「有性生殖」,雌、雄配子體 (即不同的藻株) 會分別產生雌配子 (卵) 及雄配子 (精子) ,進行體外受精 (受精卵為孢子體) ,有規律的循序漸進完成「世代交替」,形成複雜的生活史。
關於生長在潮間帶的馬尾藻的簡易生長模式,主要由附著器的基部發育為多葉葉狀體,隨光照與水溫變動而成長,使基部長出柄來支撐分枝重量。在成長階段,分枝的前端會長滿茂密的葉狀體及氣囊,快接近成熟階段,葉狀體的腋下會長出一叢生殖托,雄性生殖托較長 (長度約7~8 mm) ,呈圓柱狀雙叉型;雌性生殖托則較為矮小肥短 (長度約4~5 mm) ,呈扁平鋸齒狀,待完全成熟後會同時釋放出卵與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梨形細胞) 。當受精卵發芽形成發芽體之後,藉由天然海域充足的營養,使馬尾藻種苗穩定的發育成長為胚細胞,之後便會逐漸依序形成幼生葉狀體、多葉狀體體、直立葉狀體及成熟藻體。通常我們會在冬盡春來的特定季節,從成熟馬尾藻生殖托獲得種苗,使其附著生於空心磚及繩索表面,讓其種苗發芽形成馬尾藻人工藻床。在培育生長過程中,協助其渡過夏秋兩季,到秋末時便可快速生長,再移往適合的棲地進行海洋棲地復育。
研究人員在人工培育馬尾藻種苗的過程中,已能從野外,利用人工刺激方式,精準收集到足量受精卵,並獲得大量的胚細胞,刷附於空心磚及藻繩上,透過控制光照、溫度、鹽度等適合培育馬尾藻的環境因子,以及約7個月的細心照顧,使其在人為控制條件下繼續生長。此過程需要善用天然的光照及海水條件,並仔細觀察記錄,例如藻體的受精卵、發芽體、幼苗、幼生葉狀體及直立葉狀體的成長速率變化,方能掌握馬尾藻的生活史發育狀況。(詳見P.30復育流程圖)
發展海洋農場的新契機
保護海洋生態為近年來國際間重視之議題,栽植「馬尾藻床」除能改善棲地外,並利用藻場在生態系中多面相的功能,能直接或間接使海洋資源逐漸恢復,因此有必要建立馬尾藻種苗的育苗技術,瞭解藻體成熟及繁殖的時間點,取得大量的種苗,作為研究及復育的基礎。
若能建立馬尾藻人工藻床與種苗培育技術,除對於未來海洋棲地復育、漁業資源增殖,以及當地海龜、海膽、鯨豚餌料來源等方面有所助益外,同時也對於水產養殖與生態價值、環保價值、海洋觀光產業價值、原料價值、保健及生技美容價值及食用價值等方面有正面幫助。未來,我們期望將培育的馬尾藻種苗移至臺灣西南海域,以利改善海洋棲地復育及產業開發的潛力,以大幅提升修復海洋生態的能量。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也將會共同推動「馬尾藻海洋農場」及「海洋生態復育」,建立「馬尾藻原生種」的復育基地,並提高其附加產業價值。若可以在臺灣西南海域建立育種中心,就地使用無污染的海水,將能提升人工栽培馬尾藻育苗及養成機會。整體而言,目前的突破性進展已開啟利用「大型海藻」來復育海洋生態的新契機,期望藉由善用低度利用漁港、有效淨化海洋環境及建立新興海洋觀光產業等方面,達到生產、生活、生態三合一的三贏局面。從集結農林漁牧的海洋培育概念開始,針對微棲地類型進行發展人工海藻床,同時配合原棲地經濟性水產生物的放流,打造出當地「馬尾藻海洋農場」的特色,使產業發展及海洋生態資源得以永續並存,造福後代子孫。
人工培育馬尾藻步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