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魚的聲色感官世界

黃帶龍占(蕭美足攝)

文/陳君夷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圖書館暨多媒體出版中心


一般人對於魚類視覺的想像可能只停留在「魚眼鏡頭」,魚的眼睛構造與人類相似,但人的水晶體是扁平的,而魚的水晶體是球形的,因此魚能觀看的視覺角度比人寬很多,也就是魚眼鏡頭拍起來的樣子。但你知道嗎?魚眼所見的顏色與人類大不相同,以下就是個例子。



黃鰭鮪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等三大洋的溫、熱帶海域,是人類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但因全世界的濫捕,數量一直下滑。

負責管制鮪魚資源利用的「泛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nter America Tropical Tuna Commission, IATTC,臺灣也是成員之一)在巴拿馬Achotines實驗室,進行人工繁殖與流放魚苗的工作,但初期的努力都以失敗收場,最大的問題是不管餵魚什麼餌料,魚都是餓死,這問題困擾了IATTC很多年。

後來IATCC找上主要研究魚類視覺的兩位教授─康乃爾大學的Ellis Loew教授與肯塔基大學的嚴宏洋教授,來協助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嚴老師想為什麼黃鰭鮪吃不到餌料呢?是不是牠們看不到食物?研究之後,發現黃鰭鮪在幼苗時期,眼睛只對綠光敏感,但成魚後只接收得到藍光。嚴老師猜測問題應該出在養殖環境中沒有綠光,用光譜儀測量養殖場的人工光源後,證實他們的猜測是對的!

當時養殖場所使用的燈管光譜中,綠光微弱,所以即使水裡放進大量餌料,魚就是看不清食物,最後只能餓死。嚴老師將燈管換成含有高強度綠光光譜的燈管後,黃鰭鮪的存活率就從不到5%提高到78%!不到六個禮拜,IATCC懸宕多年的問題就這樣被解決了!

除了魚眼所見與人類不同外,魚的聽覺也大有學問,本期專訪的嚴宏洋老師就分享了一個著名的例子:在日本鹿兒島有嘉鱲魚的箱網養殖,魚苗時期養在溫室裡,待長到五公分左右,再以活魚搬運車運到碼頭,之後再用船運到海上的箱網內。但這有個問題,在兩次搬運中,很容易造成魚體損傷及造成魚生理上的緊迫導致大量死亡。

嚴老師與日本鹿兒島大學的安樂和彥教授實驗出了一個方法,他們測量出嘉鱲魚對600Hz的聲音最敏感,在轉換養殖場前,他們每次餵食都播放600Hz的聲音,馴制魚只要聽到聲音,就會聯想到餵食。之後在小艇航行時播放聲音,就這樣帶領5萬尾的嘉鱲魚在開放海域游了約4公里進入另一個箱網內,成功完成轉換箱網的工作。

是不是很神奇呢?一般人對於魚的視覺、聽覺、嗅覺、電覺幾乎一無所知。例如你知道哪些種類的魚會叫嗎?你有聽過嗎?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魚群不會相撞、也不會去撞缸壁呢?這些都跟魚類生理學有關,這一期《奧秘海洋》館訊就以魚的視聽感官為題,透過研究人員長期的研究成果與您分享魚的聲色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