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魚的感官科學研究-嚴宏洋老師專訪

雲斑海豬魚(蕭美足攝)


採訪、報導/彭紹恩、陳君夷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圖書館暨多媒體出版中心


嚴宏洋老師是國內少數研究魚類生理的專家,準備訪問嚴宏洋老師前,就已聽說嚴老師幽默風趣,每每演講坐無虛席,甚至還有粉絲幫他在臉書成立專頁。訪問後,的確見識到嚴老師將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輕鬆有趣的功力,究竟嚴老師是怎麼走入魚類生理世界的呢?讓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嚴宏洋 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本部) 動物學系博士
肯塔基大學生物學院生理組組長
中央研究院礁溪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現已退休,專注科普演講與寫作,並擔任海生館特聘講座

專長:魚類聽覺生理、魚類水下音響聲學、魚類視覺生理學、魚類嗅覺生理學。






Q:請問老師當初是如何踏入魚類感官科學的研究領域呢?

A:我大學念的是臺大動物學系的漁業生物組,所以大學四年都在修習魚類相關的課程,同時又到東港水試所去實習,連續去了兩個暑假、兩個寒假。

1970年代的臺灣,課本都是美國課本,與臺灣實際的漁業實務脫節,所以我就從實地去著手,去東港水試所實習培養做現場的經驗。

那時候最主要是學習養殖實務,以養殖魚蝦為主。後來大學畢業後就到中研院當研究助理,那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我當時的老闆是一位從英國來的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他就做魚的視覺研究,可是那時候我並沒有做魚的視覺,而是做蝦子的視覺,做啊做啊,然後就到美國去念書。

到了美國,我一開始其實做魚類生態及演化生態研究的,但主要是從漁業史、魚類生物學的觀點去探討。開始會走向神經方面的研究是因為我做博士後研究員時,是在「德州大學海洋研究所」做內分泌研究,由於內分泌生理跟神經有關係,就開始從事神經生理研究。

之後,我轉到馬里蘭大學去,那裏的老師是做魚類的聽覺,所以我就正式踏入聽覺研究。在做聽覺過程中,逐漸拓展到電生理,就開始同時進行魚類聽覺及電生理的研究。

後來我到肯塔基大學當老師,開始獨立研究,美國跟臺灣不太一樣,在那兒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只能做你的專長而已,我的專長就被定位成聽覺,於是就做了十幾年的魚類聽覺研究。

2004年,我回臺灣,臺灣有個好處,臺灣不會把你框住。假如你已經有一些成就,你寫的研究計畫就算與你的專長不完全符合,也有可能獲得支持。

臺灣這個島,最高近4000公尺,我那時候研究站在礁溪那邊,一出海大概2、3公里,深度就會降到1000公尺,所以一個落差有5000公尺的地方,在3個小時內可抵達,也就表示它生態環境的複雜性非常高。

另外臺灣面積36,000平方公里,大概是全世界的10萬分之2,可是我們魚類種類有3300種,是世界魚類的十分之一,所以你能夠取得的材料很多,棲所又那麼多樣性,所以你可以問很多很好的問題,加上中研院在經費上很支持我,我就可以放手一搏,我就大概花了10年在做魚類的視覺研究。

到要退休的前3年,我想說對於魚的感官科學,可分為聽覺、視覺、嗅覺還有電覺等,嗅覺就是所謂的化學覺,我幾乎都做了,但缺一個區塊還沒有滿足,就是嗅覺,所以我就開始往嗅覺方面做,然後剛好也有得到科技部的經費支持,所以最後3年全部是在做魚類的嗅覺研究。

Q:請問要如何幫魚測量視力或視覺?

A:測量視覺的方法,有非破壞性跟破壞性的。破壞性的就是把眼球拿出來,把它展開,魚的感光細胞有兩型─柱狀細胞跟錐狀細胞,測量時要在暗室打著紅光來操作,因為一般來講(視覺細胞)對紅光並不敏感,所以人員都訓練到戴夜視鏡,那做起來很辛苦,躲在暗室裡面,戴著夜視鏡操作,小心地展開魚的視網膜,放在載玻上,然後將顯微分光光譜儀【圖1】上的光束,聚焦到視網膜細胞的外段區。

【圖1】顯微分光光譜儀 (嚴宏洋老師提供)

一按起動鍵,大概10秒鐘曝光,你會聽到那機器它從波長360奈米(nm)開始,掃到波長700奈米。從紫外光掃到紅光,你會聽到噠…10秒鐘就掃完了,然後又回掃一次噠…那吸收光譜圖就畫出來了,就可以知道魚可看到的光波波長(顏色)。這方法,我們就應用在巴拿馬黃鰭鮪魚苗無法進食的那個案例上。

Q:魚眼所見的世界與人眼所見的有何不同?

A:大不相同,人類從出生到老,所能辨認的顏色光譜是固定的,但有些迴游性魚類從小到大,會隨所生活的深海、淺海或河流而改變辨認顏色光譜的能力,而且不同種類的魚所能辨認的顏色也大不相同。

例如有些魚有很靈敏的紫外光視覺,因此人眼所見的白裡透紅,在這些魚的眼中可能就是大紅色;而有些魚類在生殖季所表現出的婚姻色,只有同類的魚才看得特別清楚,這或許是生活在相同水域魚群分辨你我的演化策略。

Q:請問深海魚類的視覺有什麼不同呢?

A:我們先想像你來到臺灣有名的深海漁港-大溪漁港,這裏的魚都在水深200~300公尺處抓的,你去那邊看到的魚蝦全部是紅色的【圖2】,好像煮熟的,你知道為什麼?因為深海是沒有紅光,所以當你身體變成紅色, 別的魚就看不到你了。

那為什麼不是黑色的?在演化上,要形成黑色色素細胞,所需的能量(代價)是形成紅色色素胞的好幾倍。所以無論是蝦子也好、螃蟹也好、魚也好,大家都變成紅色的,這就是趨同演化,用最少的成本產生最好的偽裝,也很漂亮,不是嗎?

【圖2】深海捕撈上來的魚蝦,顏色均為紅色(嚴宏洋老師提供)

Q:請問要如何幫魚測量聽力呢?

A:首先要將魚放在缸子裡,麻醉後固定,然後將兩個電極,就是銀電極接在身上【圖3】,不要打洞喔。然後聲音從空氣中下來到水裡面。電極擺放在腦部的前後端,一個前一個後。耳朵是在鰓的這個地方。

【圖3】量測魚的聽力(嚴宏洋老師提供)

前面這個地方叫做「記錄電極」,另一個叫做「參考電極」,那個腦波就出來了。這就是測量魚類聽覺的「聽覺腦幹激發腦波」測量法(ABR)【圖4】,是本實驗室所發明的),被廣泛應用在多種生物之聲學研究上,並且仍是現今魚類聽覺研究的標準方法。

【圖4】測量魚類聽力之儀器─ABR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嚴宏洋老師提供)


Q:研究魚類的聲音感官科學,除了學術價值外,是否有實際應用的例子?

A:基礎研究的成果常有意想不到的應用,我舉2個例子,基於我對魚類聲學研究的成果,曾經應用在核電廠入水口驅魚,以及協助箱網養殖業者,以聲音誘導的方式取代捕捉,讓魚隻自行游入新的箱網。

核電廠的入水口會大量進水,因此經常有魚隻隨著水流誤入、撞擊。台電請我協助,我們研究了入水口周圍常見魚種的聽力範圍,利用水下擴音器,播放其可聽到的噪音,成功驅趕魚隻,使其避開入水口,避免撞擊。

而在日本的鹿兒島有箱網養殖,魚苗原先養在溫室,長到5公分後再移到外海的箱網,這過程會有兩次的捕捉運送,但魚常常會驚嚇而受傷死亡。我們就在開放水域,利用聲音誘導魚隻在開放海域游了4公里,進入另一箱網,養殖魚一隻都沒少,而且還多了許多(海裡其他的魚也來湊熱鬧),很有意思。

Q:為什麼魚群在水裡游泳,看起來眼花撩亂但卻不會相撞?(印象中好像沒看過水裡的魚會相撞)

A:健康的魚絕對不會相撞,為什麼你知道嗎?

因為牠有側線,側線可以感知你體長兩倍距離的任何波動,所以魚不是靠視覺來保持距離,而是靠感應波動,因此可提早反應,所以水族箱裏的魚就算晚上關燈,也絕對不會撞牆。

但如果想要魚撞牆很簡單,我做過這個實驗,淡水蝴蝶魚,牠有非常發達的側線,水面掉進一隻果蠅,牠馬上會感覺到然後來把牠吃掉。

你把這蝴蝶魚浸泡在一種液體,叫作氯化鈷,0.1g/mol,那很低濃度的,10的負3次方的濃度,你把牠浸個12小時,因為鈷跟鈣離子是同一家族的,但鈷算是重金屬的一種,可是鈷對上鈣離子管道,親和力比鈣離子還強,所以鈷離子就把鈣離子管道擋住了,所以信號沒辦法傳導,魚都沒有受傷活著喔。

那你放隻果蠅進去,牠完全沒有辦法,因為牠的側線感受細胞已經被阻擋了,甚麼都不能做了,然後再來牠會開始撞牆了,蹦…就撞到了,蹦…又撞到了,像撞球一樣,撞久了牠不敢動了,就躺下來了。然後再把那個魚放到清水24小時,把那個鈷全部清掉後牠又恢復正常,所以魚晚上整群不會相撞,是因為有側線能感應波動的緣故。


特別感謝:嚴宏洋老師

延伸閱讀:

1.魚兒求生六技,嚴宏洋,科學人,67 2007.09[民96.09],頁88-91
2.神經生理知識在水產養殖與捕撈漁業上的應用,嚴宏洋,農科新世紀,12 2011.12[民100.12],頁42-46
3.魚類的水下聲色世界,嚴宏洋,科學發展月刊,541 2018.01[民107.01] ,頁62-67
4.螢光:深海魚的生存利器,嚴宏洋、邵廣昭,科學月刊,37:11=443 民95.11,頁835-838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