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 星期六

一窺海鸚鵡的繁殖秘密

海鸚鵡能飛善泳又能跳是三棲的物種

文/陳勇輝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助理研究員

海中鴛鴦

許多人看到海鸚鵡的第一眼,都認為牠們應該是企鵝的表親-是海中的鴨子,因為海鸚鵡的外型與行為與鴨子真的有幾分相似,牠們一樣能夠飛翔、划水游動、走起路來左搖右擺,偶而也會潛入水中捕食小魚,真的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海中的鴨子。

海鸚鵡背黑腹白,烏黑色的頭部,臉頰兩側有灰白色羽毛,巨大顯眼的鳥喙前緣呈橙色,配上亮橘色的雙腳,乍看之下像極了馬戲團裡討喜的小丑,因此被稱作「海鳥界的小丑」。牠們是棲息在北極圈內的典型海鳥之一,而且還是令人稱羨的「海中鴛鴦」。




生態重建海鸚鵡繁殖地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在建構世界水域館時,為了搭配北極動物的活體展示和呈現北極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自2006年正式引進10幾對海鸚鵡,至今已經超過10年之久。為了照顧這些身形嬌小的極地鳥類,本館展示團隊依照海鸚鵡棲息繁殖的習性,特別仿照北極當地原始的地形地貌,設計出懸崖生態造景,並在壁上鑿出一個個洞穴作為海鸚鵡休息繁衍的家,這是因為海鸚鵡一旦覓得伴侶之後,就會彼此認定專情一生,直到死亡分開為止。

以「重建自然生態」為設計理念的海鸚鵡展示缸
海鸚鵡的窩建在懸岩峭壁的洞穴中

浪漫又專情

海鸚鵡幼雛離巢後大約需4到5年才會性成熟,開始找尋共度一生的伴侶。雄鳥在求偶時期,巨大的鳥喙會呈顯亮麗耀眼的橘色,光滑明亮的黑色羽毛,配上雙眼上方向後延伸的長羽毛,就像盛裝打扮準備去相親的紳士,好吸引雌鳥的目光。

海鸚鵡有「海中小丑」的綽號,性成熟的雄海鸚鵡在生殖季中羽毛亮麗
非生殖季節中的海鸚鵡羽毛單調

雄鳥遇到心儀的雌鳥,會不斷仰頭高聲向雌鳥示愛,同時快速拍打雙翅展現求偶的熱情,希望能夠贏得雌鳥的青睞,如果能夠擄獲雌鳥的芳心,雄鳥才可能有機會站上雌鳥背上在水面上交配成功;如果雌鳥拒絕而雄鳥想要來個霸王硬上弓,雌鳥就會瞬間遁入水中逃之夭夭,讓雄鳥詭計無法得逞。

海鸚鵡求偶時會張嘴示愛

海鸚鵡夫妻會在岩壁上找尋一個永久的洞穴作為繁衍後代的家,每一年會各自離巢去海上覓食半年。英國科學團隊歷經6年追蹤12對海鸚鵡夫妻發現,那些在冬季遷移季節中,路線接近的海鸚鵡夫妻,次年春季會比較早回到原先的繁殖地,而且幼雛的存活率亦較高,科學家認為因為遷移路徑相近,有助於讓雌雄海鸚鵡能在較相近的時間回到繁殖地,不需要浪費太長的等待時間,可以提早進行繁衍後代的大計。

親密的模範雙親

海鸚鵡除了具有返回原來洞穴與配偶重逢相聚,以繁衍下一代的特性外,雙方見面時還會用鳥啄相互問候,通常是快速左右晃動,相互碰擊彼此的鳥喙以傳達問候之情,類似法國人多次親吻對方臉頰,親密又浪漫的禮儀一樣。

海鸚鵡是海中鴛鴦,也是對模範雙親,每年4到8月只產下一顆白色大卵,由雌雄親鳥輪流孵化,科學家觀察發現,雌鳥花比較多的時間孵化,只有在出洞覓食期間才由雄鳥代為照顧,若是雌雄鳥都在家的話,雄鳥主要扮演守護者的角色,以維護洞穴的領域性並防止其他掠食者的攻擊;雌鳥仍以身居洞中孵蛋或是照顧嗷嗷待哺的幼雛為首要工作。

海鸚鵡孵化時間大約6到8週,幼雛出生之後無法飛翔,只能躲在洞穴中嗷嗷待哺,由親鳥悉心照顧,親鳥不時輪流出海捕魚以滿足幼雛龐大的胃口,海鸚鵡的大嘴一次可以抓住10條小魚,即使在潛水捕魚或飛行當中也不會輕易掉落。幼雛的成長大約需3個月的時間,直到冬季,幼鳥才能從圓圓滾滾的身軀逐漸轉變成羽毛豐富又具有飛行能力的青少年,開始獨自在海上生活,所以海鸚鵡的育兒期長達3個月。

飼育人員特別準備小魚與磷蝦作為食物

初長成的幼雛生平首次飛翔壯舉,通常選在皓月當空的夜晚,從高達數10公尺的懸崖,鼓起勇氣向前一躍而下,自此開始數年在海上的單身生活,展開一生的冒險。

親密關係支撐種族的繁衍

俗話說:「生命自己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成功地繁衍後代是延續生命的必要條件,海鸚鵡藉著維繫彼此的親密關係,分工合作共同撫育每年唯一的子代,讓族群得以持續成長茁壯,成為北極圈內傳奇的「海中鴛鴦」。


延伸閱讀:
1. E. Creelman and A. E. Storey, 1991, Sex Differences in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Atlantic Puffins. The Condor Vol. 93, No. 2 pp. 390-398 DOI: 10.2307/1368955 Stable URL: ttps://www.jstor.org/stable/1368955
2. Puffins that stay close to their partner during migration have more chicks. News from the website of Oxford Universit. http://www.ox.ac.uk/news/2017-04-07-puffins-stay-close-their-partner-during-migration-have-more-chic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