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鱈魚
1492年在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之後,開啟了歐洲航海探險的熱潮,歐洲強國熱衷派出艦隊探尋新世界,其中英國亨利七世資助的義大利航海家約翰‧卡博特(John Cabot),本來因惡劣天氣不得不返航的他,卻意外在加拿大紐芬蘭發現了一處天然的寶藏─〝鱈魚〞漁場,看著眼前數量驚人的鱈魚,卡博特團隊這樣描述:「這裡的鱈魚多得不需用漁網,只要在籃子裡放塊石頭沉到水中再提上來,籃子裡就裝滿了魚。」
後來這裡就成了著名的加拿大「紐芬蘭」漁場。五百年來,這裡的鱈魚群養活了許多歐洲人與美洲人,鱈魚多到讓紐芬蘭素有「踏著水中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的美名。
然而從未有人料到這裡的鱈魚會有枯竭的一天,1950年代開始出現大型機械化拖網漁船,這種漁船一小時便可捕撈200噸魚,是16世紀一條傳統的漁船整個漁季捕撈量的兩倍,這樣大量的、從不休息、日以繼夜的捕撈之後,鱈魚在1975年已經減少了60%,到了90年代,更下降到二十年前的2%。
日漸枯竭的鱈魚場,讓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在1992年下達「禁漁令」,這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暴動,因為紐芬蘭有四萬戶漁民是靠鱈魚維生,禁漁令讓四萬戶家庭頓時失去經濟來源。2003年,在禁漁令過了11年後,在紐芬蘭偶見鱈魚蹤跡,但依舊少得可憐,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宣布徹底關閉紐芬蘭漁場,一個五百多年的漁場就這樣消失。
印有鱈魚的紐芬蘭郵票,可看出鱈魚對此地的重要性 郵票中繪製的鱈魚應該是當年加拿大「紐芬蘭」漁場最多的大西洋鱈魚 現今卻成當地接近「瀕危」物種 |
2048年─魚類的世界末日?
紐芬蘭的例子並不是特例,過去十多年在世界各地都有魚群愈來愈少的趨勢,2006年12月,由加拿大達爾豪斯(Dalhousie)大學的鮑理斯.沃姆(Boris Worm)所領導的團隊計算出來,如果人類過漁(過度補撈)、污染和環境破壞繼續維持現有節奏的話,那麼現今最常捕撈的那些物種,可能將在2048年消失,這個預測當時成為國際頭條,引起熱烈討論,同時也引來部分人士質疑,認為魚群消失,除了無魚可吃之外,還會有那些影響呢?問題有那麼嚴重嗎?
「魚類消失? 那人就倒楣啦!」研究魚類四十多年,甫退休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老師直說。邵老師解釋,如果魚消失了,氣候變遷問題會更嚴重,因為魚是地球上最大的碳的移動單位。魚類是全世界脊椎動物中最大的類群,數量也是最多的,牠本身個體的組成都是碳,這些碳哪裡來的呢?都是溶解到海裡,慢慢吃東西、慢慢吸收,變成牠身體的成分,如果魚都沒有了,人也很難存活下來。
難道我們只能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
加緊腳步的海洋科學研究
世界各國因應全球暖化與生物多樣性的消逝,正積極努力地採取各種措施。
「認識牠、了解牠,才能保護牠」一直是很多生物科學家所秉持的信念,唯有清楚知道生物的習性,我們才能制定出好的保護措施,而要了解生物,有系統與數據根據的科學研究是很好的方法,自1992年地球高峰會簽訂「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聯合國制定任何關於保護生物、生態的策略,都是根據世界各地的科學研究。
這十年來,生物多樣性大會(CBD-COP)根據眾多海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要保護魚類最好的方法,就是劃設海洋保護區,完全禁漁。重要且具獨特性的區域,更是完全禁止人類進入;或是像阿拉斯加,他們的州法裡就明訂:「魚群為全民共同財產、永續管理方式、禁止漁業專有權。」用嚴謹的捕魚配套措施及密不通風的執法來管理漁業,以期達到海洋永續使用。
除了大方向的政策制定,一般民眾可以怎麼行動呢?現代人都有野生動物保育的觀念,我們不會去吃熊掌、犀牛角粉或老虎了,但卻不知不覺的大啖「野生」魚類,您可知大西洋「黑鮪」已經瀕臨絕種了嗎?
除了多吸取海洋保育知識之外,從日常食物消費中,更可以保護到魚類,這期館訊取得了「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的授權,整理出「綠色海鮮」消費原則,讓大家在選擇海鮮時有個依據,知道哪些可吃?哪些要避免食用?從消費端來支持海洋保育。
而本期「給魚一個家園─海洋保護區」一文,則整理了邵廣昭老師在兩岸珊瑚研討會中的演講與訪談,讓大家可以了解目前「全球海洋保育」的趨勢;而您如果想知道臺灣現存第一批魚類標本在哪裡?那就不能錯過「從標本看臺灣魚類研究史」;「魚耳中的黑盒子─耳石」則是帶您進到魚耳中去看幾顆小小的石頭-「耳石」,它記錄了魚的生活史,從耳石甚至可以知道魚幾天大唷!若您意猶未盡,想進一步認識目前全球魚類的存亡,可觀看紀錄片「魚線的盡頭」(下方有連結),看完會對於漁業危機有更深的了解。
年年有魚
春節時我們都會用「年年有餘」來祝賀親友,希望新的一年物質豐盛有餘,在這海洋存危之際,我們同樣用「年年有魚」來祈禱祝福我們海洋。
紀錄片《魚線的盡頭》線上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