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李冠瑋
海生館企研組副研究員
郭傑民
圖 | 翁世豐提供 審稿 | 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 李宗徽
當假期來臨時,各位讀者最想去哪些地點來充實這個得來不易的假期呢?如果留在臺灣本島,您是想逛逛臺北的西門町、臺中的逢甲夜市,還是到屏東墾丁的南灣度過悠閒午後呢?如果您計畫前往外島,您會最先想到哪個渡假聖地?是到蘭嶼體驗達悟族文化、還是前往澎湖欣賞花火節呢?如果您想一窺自然奇景,那麼絕對不可錯過馬祖的藍眼淚,這個由大自然創造的美麗奇觀。
馬祖的藍眼淚主要發生在每年的春季至夏季的夜晚,海洋裡某種會發光的浮游生物會在這段時間中,大量地繁殖及聚集在一起,經過海浪拍打的刺激後,整片海水就會發出幽藍色的微弱螢光。由於丁香魚非常愛吃這種浮游生物,當地漁民便俗稱藍眼淚為「丁香水」。2015年,美國天文攝影家安德烈(Rogelio Bernal Andreo)在馬祖南竿拍下一張海中的藍眼淚與天空上的銀河相互輝映的照片,登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官網的「每日一天文圖」(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藍眼淚就此成為馬祖旅遊的亮點,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拍照打卡。不過您知道嗎?藍眼淚這個自然景象不只發生於馬祖,在世界各地也能看到,包括:金門、恆春半島、中國福建沿海、長江口、渤海、日本與澳洲等,甚至高雄、臺南及嘉義的魚塭也曾經出現過藍眼淚。這篇文章,將帶大家認識這些在黑夜裡發光的生物,了解它們為何出現。而在美麗景象的背後,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它們的出現是否為環境帶來警訊呢?
藍眼淚的形成
過去學界對於是何種生物引發「藍眼淚」奇觀,一直沒有較確定的說法。一般推測可能是由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或介形蟲(ostracod)所引起。直到2016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才為大家揭開藍眼淚的秘密。他們透過大規模採集浮游生物樣本,進行分離培養並佐以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技術,分析浮游生物與發光相關的蛋白質基因序列,確定了馬祖藍眼淚是由夜光蟲藻華(algae bloom)所引起的現象。
夜光蟲介紹
夜光蟲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異營單細胞生物,其在分類上屬於雙鞭毛蟲門(Dinoflagellata ,又稱甲藻門),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夜光藻,俗稱海耀。這些微生物的體積大小介於0.2到2毫米(mm)之間,外表呈透明的腎圓形或圓形。它們沒有葉綠素,因此無法自行行光合作用。夜光蟲的口位於腹面縱溝處,並長有一根鞭毛,鞭毛前方還有觸手,可用來幫助攝食,但無法幫助其運動(如圖1)。一般認為夜光蟲的攝食範圍相當廣且不挑食,從細菌、藻類、魚卵甚至仔稚魚,都在它們的食物清單中,幾乎無所不吃。但最近也有研究指出,它們可能更傾向食用綠藻與矽藻。當夜光蟲攝取食物後,食物會在體內形成消化食泡,食泡會分泌酵素並分解餌料,同時釋放出氨氣來調動身體的浮力,使得它們可在水中上下運動,方便捕食其它浮游生物。
夜光蟲的分布
夜光蟲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通常人們能在沿海地區、河口地帶,甚至是大陸棚的淺水區域發現它們。這種生物廣泛地分布於世界的溫帶至熱帶沿海地區與湧昇流水域,唯一未曾發現其蹤跡的區域只有南極。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全球的夜光蟲都屬於同一種,但可簡單依據赤潮呈現的顏色分成兩個群體。其中綠色夜光蟲會與綠藻門的青綠藻(Pedinomonas noctilucae)共生,因此呈綠色。當它們的食物不足時,也能依靠胞內共生的藻類行光合作用以維持生存。紅色的夜光蟲則因體內有類似胡蘿蔔素的物質,而呈淡紅色,必須靠餌料攝食才能生存。我們在馬祖看到的夜光蟲,屬於紅色夜光蟲。
由於對溫度的適應性不同,這兩個群體的分佈區域也有所不同。綠色夜光蟲比較適應較高溫的環境(25至30°C),常見於西太平洋、印度洋與南亞熱帶水域。紅色夜光蟲比較適應較溫暖的環境(10至25°C),常見於亞熱帶與溫帶水域近岸。
夜光蟲發光的原理
藍眼淚散發出的迷人微光被科學家們稱之為「生物冷光」(bioluminescence),其發光反應涉及螢光素酶(luciferase)、螢光素(luciferin)與氧氣的生化反應,因此也被稱之為「螢光素─螢光素酶系統」(luciferin-luciferase system),這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最後釋放出波長約475奈米(nm)的藍色光。這種發光反應發生在夜光蟲的胞器,也就是閃爍體(scintillon)中進行。閃爍體的大小約為0.5至1.5微米(μm),每隻蟲體的表皮(peripheral cytoplasm)上約有1萬個閃爍體(如圖1)。它們每次發光持續的時間約0.08秒。因此,我們可得知夜光蟲實際上每次發光的時間只有一瞬間,我們在照片上看到整個海面呈現的夢幻螢光,是攝影師長期曝光拍攝的結果。
目前學界對於夜光蟲發光的原因尚不清楚,有一些學者推測夜光蟲之所以發光可能是出於自我防衛。想像在一片漆黑中,突然出現閃光,您可能也會嚇一跳。在黑暗中,夜光蟲忽然發光,可能會對它們的敵人產生驚嚇或混淆,甚至使對方暈眩。另也有假說認為,夜光蟲可能是利用發出的光吸引更大型的掠食者當它們的「保鑣」,以攻擊夜光蟲的天敵。
夜光蟲屬於雙鞭毛藻門,是一種常見的赤潮生物,許多外在因素,如餌料、溫度、鹽度、營養鹽、海流速度等,都會影響夜光蟲的生長。由於馬祖地區位於閩江口,每年的4月至9月是閩江的豐水期,這段期間由於閩江的淡水大量注入海水,也降低了海水的鹽度,同時輸入了大量來自的陸地的營養鹽。其中的矽酸鹽等營養鹽會使藻類,特別是矽藻大量繁殖,引起矽藻藻華(algal blooming)。
所謂藻華就是指淡水或海水中大量營養物質(如各種來源的氮或磷)進入水中,導致藻類過度生長。由於淡水與海水都會發生藻華,為了更加細分,因此發生在淡水水域的藻華被稱為水華(water bloom),在海水中藻類大量生長則被稱為赤潮(red tide),因此在藍眼淚出沒的時節,若白日在海上觀察到一片紅,代表入夜後看到藍眼淚的機率也大增。由於藻類的壽命很短,藻類大量死亡後其所含有機物由水中的自然分解者開始分解,並在此過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這會導致其他水生生物可用的溶解氧急劇減少。如果水中沒有足夠的溶解氧,動物和植物就會大量死亡,有些藻類還可產生毒素影響到水中生物與人類的生活用水。
矽藻又恰巧是夜光蟲的主要食物,因此夜光蟲也隨之大量生長引起「夜光蟲赤潮」。而高密度的夜光蟲會大量消耗餌料,當夜光蟲感受到食物不足時,會啟動有性生殖,產生大量配子(gametes),這些四處漂流的配子會等待適當的條件再次爆發,形成下一次的藍眼淚。研究發現,馬祖藍眼淚通常發生於每年的3至10月,並在4至6月來到高峰,7月以後由於海水溫度大於27°C,此時矽藻與葉綠素濃度均較之前月份低,因此夜光蟲也就消失不見。
所以當藍眼淚的這個景象愈是漂亮壯觀,是否也就意味著上游的污染越嚴重,才導致夜光蟲能大量繁殖?或許夜光蟲可被用來當作水質遭到污染的指標?亦或夜光蟲本身就是一種污染呢?
對此,海大的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認為:由於馬祖地區位於富營養的閩江河口生態系,夜光蟲的大量出現,主要是由於矽酸鹽增加導致矽藻大量生長所誘發,矽的來源主要是由陸地上的砂石,與人類廢水排放無關,因此應視為正常的海洋生態現象,不應視為環境惡化的指標。且夜光蟲並不會產生毒素,不應該視為有害的赤潮生物。
不過,夜光蟲藻華確實會造成海水溶氧降低,細菌大量生長導致水質惡化等現象,但是也別擔心,研究發現由於洋流等原因很快水質就會恢復正常(通常不到三天)。下次假期來臨時,您或許也可以安排一趟小旅行,到馬祖欣賞令人癡迷的藍眼淚!
參考文獻
❶ 國立海洋大學,2019,108年馬祖海域棲地及資源保育計畫成果報告書,國立海洋大學。
❷ 芳華德、謝佳宏,2021,霧隱微光-馬祖列島的發光生物,連江縣政府。
❸ 蔣國平,2021,夢幻般的藍眼淚夜光蟲。科學報導575期23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