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藍鯨骨架展示在鯨豚保育的意義與省思─捕鯨、賞鯨到護鯨

 

鯨魚演化史展示中體型最大的就是藍鯨

文、圖 |  海生館科學教育組 陳勇輝


緣起

2020211日,時逢農曆大年初一,臺東長濱海岸沙灘上出現一具龐大的鯨魚屍體,估計其身長約有20公尺。牠的身上纏繞著一條粗大的漁業用繩索,研究人員判斷這條繩索可能是導致鯨魚無法開口攝食,因而被餓死並現蹤沙灘的主要原因。經由專家鑑定後發現,這隻死亡的鯨魚是全球數量稀少的「藍鯨」,在臺灣更是首次有擱淺紀錄。這則新聞當時震驚國內鯨豚保育相關的機構與人士,並引發臺灣鯨豚保育的省思。

鯨豚與臺灣海洋文化

臺灣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全球90多種鯨豚中就有大約30多種會出沒在臺灣沿岸周遭的水域,在鯨豚多樣性上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尤其臺灣東部地區的海域有黑潮流經,受益於黑潮所帶來的溫暖海水和豐富的營養物質,使得該地區成為許多鯨豚棲息和覓食的理想場所。鯨魚身形巨大,神祕又令人敬畏,因此臺灣原住民文化中也延伸出許多和鯨豚相關的傳說。蘭嶼的達悟族人相信當大翅鯨躍出海面時,便預告了當年飛魚漁獲將會豐收。部分阿美族部落為了感謝當年鯨魚幫助祖先從女人島重返故鄉,因此每年舉辦「海祭」儀式。

除了存在於神話中,鯨魚也為臺灣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日據時期的政府,在恆春半島的南灣開設了臺灣首座捕鯨漁港,獵捕出沒於巴士海峽海域的鯨豚。捕鯨業成本低、獲利高,為當時的漁民帶來巨大收益,直到1981年在美國外交施壓之下才停止捕鯨。慶幸的是,隨著保育意識的興起,人們對鯨豚的看法已逐漸由經濟需求轉為對生命的尊重。政府亦制定海洋保育相關法規,明確禁止捕捉鯨豚,並嚴禁鯨豚買賣。


引領社會大眾走入海洋是本館的使命

臺灣可能是古鯨的繁殖地

20225月,在屏東恆春鎮頭溝,化石愛好者周文博先生與化石蒐藏家張玉穆先生,偶然發現了鯨魚骨骼殘骸。進一步挖掘後,他們驚喜地發現一具身形完整的鯨魚化石骨骼,初步判定其真實身長約有18公尺,是迄今臺灣發現最完整且最大的鯨魚化石骨骼。根據學者推測,這具骨骼可能是生活在大約85,000年前瀉湖中的鬚鯨類物種,從肩胛骨的特徵判斷,應該是幼藍鯨或是青少年期的大翅鯨。

臺灣與澎湖間海溝中也曾意外發現了的兩個更新世(Pleistocene)的頭骨化石,經臺灣大學蔡政修副教授鑑定後發現,化石的上枕骨(supraoccipital)上有二個讓肌肉附著的突起,與現生的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吻合。研究人員從而推斷這頭骨化石應為古代灰鯨所有,並推斷其體長大約45公尺,應該是二隻灰鯨寶寶(成鯨體長可大於10公尺);由於成鯨生產之後會照顧幼鯨一段時間,然後在夏季時前往高緯度的極地區覓食。因此,推斷臺灣西南部的海域可能曾經是灰鯨繁殖和育幼的水域,同樣的地點亦收集到大約更新世時期(自2588,000年前至11,700年前)的露脊鯨骨骼化石。

此外,根據蔡副教授回顧臺灣鯨豚化石文獻的結果顯示,臺灣有鯨魚化石紀錄的地點有15處,所屬年代從54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至1萬多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化石種類包含海豚科、鬚鯨科、露脊鯨科及灰鯨科等。除了澎湖水道之外,其餘出土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沿線,南北皆有其蹤跡,這些化石也可被視為臺灣島從海中隆起的證據。


拯救擱淺鯨豚曾為本館保育任務之一

海生館的鯨豚研究

來到海生館,遊客首先會看到「鯨魚親水廣場」,這些躍出水面的龐然大物有如迎賓大使,帶領著我們進到海生館。入館後抬頭仰望大廳波浪型屋頂就會發現:所有的仿真海洋生物由大至小排列,分別指向臺灣水域館與珊瑚王國館入口,遊客一路跟隨著熟悉的鯨鯊、虎鯨、海豚群來到交流大廳,末端出口處成群的底棲性小魚類與入口處的大洋性物種遙遙相對。遊客跟著海洋生物指引,一路望見到戶外的海洋,象徵著海生館是引導遊客認識海洋知識的媒介,這就是海生館的使命。

海生館建館之初就已經開始推動鯨豚研究,並設立鯨豚擱淺救援中心協助救援與醫療工作。不過鯨豚擱淺後,能成功康復並被野放的機率非常低,多數擱淺的鯨豚被發現時健康狀況都不太樂觀,海生館成功救援、野放的鯨豚也僅有二隻。而後因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成立,基於國內各單位任務分工之故,海生館便轉以海龜救援、保育為主。

近年來,隨著保育意識抬頭,海生館也面臨了展覽的轉型與挑戰。白鯨的引入曾引發國內軒然大波,後來海生館成立「白鯨諮議平台」,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保育人士對於白鯨圈養充分表達意見,讓動物保護團體能與館內外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並寫下〈白鯨宣言〉,承諾不再進口保育類野生海洋哺乳類生物,也不會以人工方式強迫白鯨產下的下一代。此外,海生館也規劃白鯨展覽,除了讓觀眾理解館方白鯨研究與照料白鯨的情況,也能藉由這些明星生物,引發民眾對海洋生態的好奇心與保育觀。科教組亦發展出鯨豚教學行動展示箱,彙整相關鯨豚素材其中包括館內白鯨的各類聲音,並以iPad平板設計出互動的遊戲,以擴大鯨豚教育至全國每一個角落。目前館內展示除了鯨豚仿真模型、浮雕與多媒體動畫之外,未來亦不會再額外展示任何活體鯨豚。


白鯨是館內最後一批活體鯨豚展示


藍鯨骨架入館 喚起保育意識

活潑的鯨豚引發了人們對海洋生物的好奇心,在水族展場的「海底隧道展區」與後場的「極地標本展示室」中,皆有展出鯨豚的骨骼標本,讓遊客透過觀看標本,認識鯨豚的構造,並了解牠們不僅可愛,在生態上更有其獨特且重要的地位。世界水域館古海洋主展區,也透過動畫短片描述了鯨魚從陸地邁向海洋的演化之路,遊客也能在物種的立體模型中看到物種演化的歷程,隨著鯨魚的演化進行跨時空的學習之旅。

海生館與海洋保育署以及成功大學為前文提到的藍鯨,共同簽署了「藍鯨骨骼標本合作備忘錄」,期望能透過展示骨骼標本,觸發大眾的好奇心,喚起觀者對海洋保育的意識,同時加深國內外鯨豚研究方面的交流和連結。藍鯨之死,無疑是場悲劇。但或許能在製作標本的過程中,分析、重建牠生前的經歷,對觀展民眾進行海洋教育,以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這座藍鯨完整骨架,也將在不久的未來,懸掛於世界水域館入口水溶溶大廳,融入以鋁網材質與水藍燈光所建構的波浪網,期望將來所有藍鯨都能在海中自在優游。


賞鯨活動已經蔚為風氣(洪巧芸拍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