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如果我是珊瑚
作者:孫佩琪
就讀學校:南投縣國立中興高級中學
選讀:《奧秘海洋》98期
珊瑚,一個體內含有藻類,理論上可以永生的生物,佔了海洋面積很小的一部份,卻是幫助海浪平穩的一大功臣。在淺海海底待了幾億年的安逸歲月,卻在近一百二十年環境的快速變遷下,遭遇了絕種的危機,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料顯示,到了 2050 年,大約只剩下 10% 的珊瑚能夠存活。
如果我是珊瑚,我應該很錯愕吧,安安穩穩的在海中待著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從某一天開始,舒適的家園不再安全,日漸上升的水溫和汙染成了我們的催命符,看著我的同伴們,因為被沉船遺留的汽油汙染、因為升高的水溫,身上的共生藻因此離我們而去,死後被海流和潮汐沖上岸,環境不再適合我們生存,身旁的同類越來越少,剩下少之又少的同類在苟延殘喘,嘗試適應這個不適合的環境,留下種族的延續。
如果我是珊瑚,我應該很無助吧,一群人類終於發現了我們的大量死亡,移植了一部份同類嘗試復育,說是復育但背後的動機卻不那麼純粹。科學家或養殖學家引進了天然的海水,讓我們更好地在大多數都與自然環境相似的水裡生長,但水質卻因為屏東出海口汙染嚴重而品質不穩定,影響水體清澈度,也更加重珊瑚白化,只能退而求其次努力調配適合我們的水溫、酸鹼值、海水中營養鹽成分等等,但若真的想要好好地幫助我們,不應該從根本——海洋汙染解決問題嗎?雖然水質跟還在原本家園的時候健康狀況不太一樣,有時候還要被抓去做實驗,不過至少……活下來了。
但始終令我不解的是,說要復育珊瑚,真的不是單純為了在醫學上的用途嗎?我認為珊瑚相較於其他海洋生物更嬌弱一點,單單只是水溫就能影響牠的存亡,而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過於快速,即便是適者生存,牠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因應環境的大規模變遷就已經死亡,我想如果人類真的想要彌補對物種的傷害,去減緩物種的消亡,我們不應只著重於復育的部分。如果人類只注重復育的部分,從根本上來說根本治標不治本,汙染依然存在,全球還在暖化,我們彌補的腳步根本追不上破壞,我想我們可以試著減輕汙染的程度,提早做好善後,復育和環保雙管齊下才能讓人類和珊瑚「互利共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