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如果明天,世界不再有珊瑚─徵文組國小高年級銀牌 / 賴宣頤

作者:賴宣頤 / 花蓮縣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選讀:《奧秘海洋》110期

主題:如果明天,世界不再有珊瑚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記者梅姍媩。現在我在台灣南部的 墾丁潛水,可以看到鏡頭前方只有垃圾,一隻魚也沒有,魚群簇 擁而上的景象不再。據專家調查,魚群會不見是因為近年來『海 洋熱浪』頻繁發生,讓海水水溫過高,導致珊瑚大量白化甚至 死亡,而珊瑚大量死亡後,珊瑚礁生態崩解,原本棲息在珊瑚礁 的魚類相繼死亡,肉食性的魚也逐漸沒有食物吃而大量消失,成為 現在記者所看到的景象⋯⋯。」 你,可以想像這個畫面嗎?


    我一想到這個畫面,就覺得難過和不捨。可是,一想到珊瑚白化也在現實中發生,更加劇我的悲傷。因為珊瑚礁是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如果珊瑚死亡,那珊瑚礁生態系就會崩解,連帶影響住在珊瑚礁的生物,例如藍帶荷包魚、霓紅雀鯛等,最後牠們可能集體死亡甚至滅絕。


    我從小在花蓮成長,常在街上看到紅珊瑚藝品店。我本來以 為牠們就是金銀、寶石一樣的貴重礦物,可是我後來才知道,紅 珊瑚原本是活生生的生命。這讓我覺得很不捨,每年有那麼多紅 珊瑚因為人類的慾望而犧牲,我想知道珊瑚在海裡過著什麼樣的 生活?除了人類開採之外,還有什麼因素威脅著珊瑚?


    在看到《奧秘海洋第110期》時,我了解到珊瑚白化、死亡 的原因,是因為海洋熱浪使水溫過高;軸孔珊瑚、列孔珊瑚和 萼柱珊瑚的白化率最高,因為牠們對海水異常暖化最敏感;南灣珊瑚礁區因為退潮時的深海冷水緩解熱浪衝擊,有「珊瑚 庇護所」之稱;後壁湖的珊瑚死亡率最高,可能是因為港內水質 不佳,影響附近珊瑚礁,建議升級為生態港,能讓珊瑚在港內 生存,也具有經濟效益。此外,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位於 核三出水口的珊瑚,讓我直覺的認為牠會因棲地的水過熱而死亡, 結果核三的珊瑚們不但沒有大量死亡,珊瑚白化率和死亡率竟然 比較低,證明牠們比較耐熱。如果要復育珊瑚,哪一種比較適合? 書上寫,核三出水口的許多種珊瑚,都適合作為耐熱珊瑚的種原。 珊瑚的奧秘真的很多呢!


    造成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的元兇「海洋熱浪」到底是什麼呢? 因為書裡沒有寫,讓我更加好奇。上網查資料後,我發現「海洋 熱浪」可能是海洋瘋狂的吸熱所造成,從150年前的每秒相當於 1.5顆原子彈的能量,攀升到每秒3~6顆原子彈!這數據如此驚人, 使我開始思考自己平時的一舉一動,到底害死了多少株珊瑚。


    我們要如何保護珊瑚呢?致珊瑚於死地的海洋熱浪跟全球暖化有關,所以我們要阻止全球暖化繼續發生。我想出幾個具體的做法。夏天時,冷氣溫度調高一點,搭配電風扇,減少用電;冬天盡量不開暖氣,穿多一點就好了;房間如果沒有人就關燈;多吃在地的蔬果,減少進口蔬果載運時的碳排量;可以的話別開自己的車,搭公共運輸比較好,短距離的話騎單車也可以;少吃肉,因為牛、豬等飼料的碳排放量比較高,而且牛放的屁含有甲浣,也是一種溫室氣體,會加速全球暖化;支持綠能產業,綠能的 發電方式較環保,所以使用綠能產品可以為減緩全球暖化速度盡 一份心力。


    我想起瑞秋・卡森寫的《寂靜的春天》,人們為了自己的生活 便利,犧牲了動植物的生態。生命都很美好,卻也非常脆弱,希 望大家可以溫柔地對待你身邊的每一種生物,不管牠是翱翔在蔚 藍天空的蘭嶼角鴞,在陡峭山嶺間走跳的台灣水鹿,或是在湛藍 的海裡生活的珊瑚⋯⋯。不要因為我們的方便,再開啟一場生態 的浩劫。未來,希望我有機會去珊瑚礁海域浮潛,看到美麗的 珊瑚與小魚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