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跟著海洋大師讀 我讀《海鮮的真相》(上)

 

《海鮮的真相》作者何汝諧教授()與筆者合影(圖片由本文筆者提供)


嚴宏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退休)、海生館特聘講座


我與何教授的緣分 


我在臺灣大學動物系求學時,就聽說過何汝諧學長是國際知名的寄生性橈足類學者,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生物學系任教。但要等到我開始在美國肯塔基大學生物系任教時,因緣際會在《太平洋時報》上,才陸續讀到何教授寫的海洋生物科普文章,之後就特別注意要讀他寫的文章。後來有次想與他討論他文章中所提到的一個議題,就寫信與他連繫,而有了正式的交往。他知道我曾研究過橈足類的能量代謝生理後,就寄來一百多篇他發表的論文抽印本給我,令我很是佩服。後來我回臺灣任職,2009年時我兼任「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生物海洋組長任務時,何教授應邀擔任中心的學術諮詢委員,在業務上給了我很多的指導。當時有聽他提及,想將當年寫的科普文章集結成專書印行。但這種科普書藉在臺灣不會是暢銷書,書商也沒有興趣印行這類不會賺錢的書,後來就沒下文了。幸好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了推廣基本海洋生物知識,幫何教授發行這本專書,使得他的心願得以達成。這本《海鮮的真相》是集結了過去何教授發表在《太平洋時報》、《國際日報》、《新亞週報》上的科普文章,再配合鄭有容博士負責彩色圖片的蒐集。也因應目前出版界的主流作風,增加了「知識小方塊」、「特別收錄」、「延伸閱讀」及「附錄」等項目,因而有了這本書的出版。

 

乍看本書的書名《海鮮的真相》,讀者會直覺的認為這會是一本教大家如何烹煮海鮮的食譜,或者是要爆料常人不知道的海鮮黑內幕。但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這兩種想法都是錯的。其實這是本以介紹27大類海洋生物為主角的科普書藉。

 

腔腸動物

這本專書有三大單元。第一單元有九大主題,由何教授執筆。第一主題「腔腸動物」篇。第一項談的是清脆爽牙的海產食品──海蜇的生活史和如何製作它。

 

海蜇皮是臺灣人餐桌上受很歡迎的小菜,但臺灣人應該會很驚訝的讀到,原來市售的海蜇皮,居然是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或泰國,而不是在臺灣生產的。此一主題的第二項談的卻是不能吃的,但卻是價格高昂的「珠寶珊瑚」,這種漁業採用的漁法是深海底拖網採集法,對珊瑚礁的破壞程度是很驚人的。

 

軟體動物

第二主題談的是「軟體動物」。第一項以貽貝(俗稱:淡菜)為切入點,討論多種貝類的食材。但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卻是在於因為貝類以濾食藻類為主,因而會累積「蛤蚌毒素(saxitoxin)」而導致食用者的「麻痺性貝中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因而享用野生的雙枚貝時,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第二項談的是「東方寶石真珠」,是從哪種貝類所生產的,以及日本的御木本厚吉如何用人工培育的方法,量產出品質良好的真珠。第三項的標題「陰備陽物」是很懸疑的題目。作者先提到在1970年,研究者們發現在英國海岸約有5%的雌性岩螺身上,居然長出雄性的陰莖。爾後在北大西洋兩岸40多種貝類,都有類似的「陰備陽物」現象。到了1986年,研究者才發現是因為人們在船底塗上含有「三丁基錫化合物」的TBT(tributyltin)塗料,以防止海洋生物附著。而TBT溶到海水後,就像是雄性激素,從而導致雌螺雄性化。類似的現象也曾被中山大學劉莉蓮教授的團隊在香山、臺中港、布袋、七股的蚵岩螺身上,發現有雌雄同體的「陰備陽物」現象。幸好從2003年起,臺灣的環保署已禁止在塗料中添加TBT成分,而改以含銅基為主的阻抗劑。第四項提到的海鮮,是僅分佈於美國西岸的象牙蚌(學名是太平洋潛泥蛤)。這種貝類很長壽,可活超過100年。它的殼長雖然只有15~20公分,但是虹管可長達1公尺,是人們愛吃的肉柱。

 

節肢動物

第三主題是「節肢動物」的探討。第一項是有活化石稱呼的「鱟」。現生的鱟起源於約12千萬年前的中生代三疊紀,至今只有四種存活著。外型上跟12千萬年前的構造,沒什麼差異,因而鱟被認為是「活化石」。

 

目前在北美洲有「美國鱟」,在東亞和東南亞則是有「三刺鱟」、「南方鱟」和「圓尾鱟」。我在臺灣大學就讀動物系時,從課本知道臺灣西南海岸曾有鱟的分佈,但從沒親眼看過。1975~76年在金門服役時,常在金城鎮的街道上看到,店家把鱟倒放在店門口待售。問了店家後,才知道當地人是會吃鱟的。2015年時金門縣政府公告將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列為鱟的保育區。相隔四十年後,鱟在金門的延續終於有前景了。2012年起嘉義縣政府,開始在布袋鹽田地區,推動鱟的保育。2019 9 14 日,有13隻野生稚鱟被發現,這是好消息。意味著鱟又回到臺灣西南沿海了。

 


「活化石」鱟(李政璋攝,來自《海鮮的真相》P.46)


第二項著眼於「臺灣毛蟹的正名」。1950~60年代即使是在臺北市郊的溪流,都有毛蟹的分佈,是小朋友們在野外活動時,最喜歡抓來打牙祭的對象。臺灣產的毛蟹有兩種。過去認為是日本絨毛蟹和直額絨毛蟹。1995年時陳天任教授的研究,釐清了過去被稱之為「直額絨毛蟹」的毛蟹,其實是誤稱,因而將牠正名為「臺灣絨螯蟹(Eriocheir formosa)」,簡稱為「臺灣毛蟹」。目前臺灣毛蟹僅分佈於東部水域。因為體型較日本絨毛蟹大,因而很受水產餐廳所喜好,但國家一直沒有頒佈有關這一種毛蟹的保育措施。

 

第三項談的是「橈足類,海裡的無名英雄」。這是何教授學術生涯所鑽研的動物。橈足類是浮游動物,體型小,不會是人們會攝食的對象。但是何教授指出:一尾體長只有1.8公分的沙丁魚,每天要攝食大約4,000隻小型橈足類;而成熟的母沙丁魚一天至少要攝食達10萬隻橈足類。用這類數字加以推算,可以知道橈足類在整個食物鏈中所扮演的角色。若是沒有橈足類存在的話,整個地球的食物鏈是會垮掉的。但是有許多橈足類,卻演化出奇特的寄生的策略,例如:魚蝨,會感染魚類,以靠吸食寄主的體液為生。這些魚蝨在高密度養殖的鮭魚和鳟魚的養殖上,造成很大的損害。

 

第四項的重點是「淺談Lobster」。何教授一開始就挑戰讀者們:為何他不直接將Lobster翻譯成大家熟悉的「龍蝦」,也順便提及他當年當助教時,因對lobster名詞認知上的差異,而經歷的窘事。這故事內容,要請讀者們自己從書中去發掘。何教授從分類學的觀點認為龍蝦應該被稱呼為「洋大蝦」,才符合學術上的定義。在這一章節裡,內容的重點在於有關龍蝦(洋大蝦)的生活史。

 

第五項主要的重點在於「比較臺灣紅蟳和美國肉蟹的差異」。紅蟳廣泛的分佈於太平洋西邊海域,北從日本中部,南到澳洲北部,都有牠們的蹤跡。但老外們居然是稱牠們為「泥蟹(mud crab)」,真是使得這道佳餚大為失色。臺灣講究吃海鮮,將這學名是「鋸緣青蟹(Scylla serrata)」的螃蟹,區分成三大類。帶有成熟卵巢的蟹母,稱為「紅蟳」;而未成熟的蟹母和蟹公,就叫「菜蟳」。在臺灣臺南、高雄、屏東地區,有許多養殖紅蟳和菜蟳的專業養殖戶。美國西海岸盛產一種俗稱為「肉蟹(Dungeness crab)」的大型螃蟹(Cancer majister)。但在市場上,只買得到公蟹,母蟹是被禁補保護的。而公蟹的背甲寬,必須超過16.5公分以上才能被捕捉;而臺灣的蟳,除了紅蟳、菜蟳是養殖的;其餘的都是野生的種類,但卻沒有漁業法規限定捕捉時的最小體長限制。

 

棘皮動物

第四主題是「棘皮動物的探討」。第一項是在臺灣的宴席上幾乎是必要的一道菜:海參。總鋪師們使用的種類約有5~10種,而最名貴的是「刺參(Stichopus japonicus)」、另一種則是「梅花參(Thelonota ananas)。何教授的看法是:我們吃的是海參的體壁,除了肌肉和膠原蛋白外,只有少量的結締組織,因此煮熟後的海參,只是一塊嫩而易嚼的,臺語所說的「白汫無味(pe̍h-tsiánn-bô-bī)」的高蛋白質食物而已。若沒配合其它調味醬料,是難以引起食慾的。

 

海參最令人們驚訝的是:個體在遇到被攻擊時,會使出「內臟拋扔術(evisceration)」,將軀幹的前端或後端爆開,把既黏又長的腸仔肚和一團類似麵線的生殖腺,拋向攻擊者,將牠捆綁無法動彈,海參就可從容躲開攻擊。再經由再生過程,重新發育出生殖腺和內臟。

 

第二項討論的是「加州海膽」。在日本料理中,海膽生殖腺(u-ni),是饕餮客的最愛。在臺灣以紫海膽和馬糞海膽最受歡迎,但產量不夠,都要仰賴從日本進口。而在1970年以前,在美國加州沿岸海,海膽卻是漁業人士最頭痛的動物。因為牠們的數目太多,大量啃食大型海帶(Macrocystis pyrifera),連帶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也影響了整體漁業的運作。那為何海膽的族群數目會那麼多呢?主要是海膽的天敵――海獺,在加州淘金熱後,因牠的毛皮能禦寒而被大量捕殺。不到一個世紀,毛皮獵人幾乎殺光了北太平洋周邊所有的海獺。海膽在沒被捕食的壓力下,就大量的繁生。到了1988年之後,因為美元的貶值,因而日本開始大量從美國進口海膽,使得原先造成生態危機的海膽,又變成能從美國賣到日本的高級海鮮,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軟骨魚

第五主題是「軟骨魚的探討」。這兒不討論魚翅羹是要如何料理。但有提到臺灣是魚翅的進口國,就以2015年數字為例,當年進口冷凍魚翅101 6331公斤、乾魚翅為8 9192公斤,臺灣是全世界排名第四的魚翅輸入國。在這主題裡,何教授主要是談「鯊魚軟骨粉的抗癌真相」。話說在1983年時,一位擁有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的美國人William Lane,心血來潮開始蒐集鯊魚軟骨,精製成粉。然後找到墨西哥和古巴的兩家無名醫院進行臨床實驗,接著宣稱可以治療癌症。在1992年更寫了本《鯊魚不患癌》(Sharks Don’t Get Cancer)的專書,使得大家誤以為服用鯊魚軟骨粉可以防癌。他也因此發了大財。那股歪風,也曾吹入臺灣,使得很多人掏腰包花大錢服用鯊魚軟骨粉,可以說都是當了冤大頭。何教授說:若是想靠服用鯊魚軟骨粉去治癌,是會比「叫阿婆仔生子」還困難的。

 

 

(編者註:究竟《海鮮的真相》裡還有哪些有趣的內容呢?敬請期待下一期的《奧秘海洋》,和嚴老師一起閱讀海洋世界的奧妙吧!)



→購買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