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高吊起的黑鮪魚,人類還要為了自己的私慾讓自然付出多少代價?(林君寧 提供)
文─任于婷─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碩士班學生
指導老師─彭紹恩博士─海生館企研組
人類的生活,不管是食、衣、住、行都與自然息息相關,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小舉動,都會對自然界帶來巨大的影響。在《海鮮的真相》這本書中,作者利用日常可見的經濟水產生物來描述著嚴肅的事實,但也同時將每個生物介紹的相當詳細,使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文字,來知道我們吃的是甚麼、這生物在自然界中又扮演什麼角色。透過作者生動有趣的描述,或許能讓我們漸生同理心,開始重視這片環繞我們的海域。
「食」可以改變甚麼?小至一個人的用餐選擇,大至改變整個人類文化,甚至改變千萬年所演化的生態/食物鏈。這些都可能藉著海洋知識的普及而獲得改變。在臺灣,每年東港黑鮪魚季所拍賣的「第一鮪」總是受到各界關注,新聞媒體都爭相報導。由於臺灣在歷史上被日本統治過,生魚片的飲食文化深植民間,美味的黑鮪魚更是各界饕客的最愛。黑鮪魚身上又分成許多不同等級的生魚片,而不同部位的魚肉皆有不同風味,其中黑鮪魚大腹(TORO)更是珍品,小小一片卻要價不斐,是許多老饕不惜千金也要品嘗的美味。藉由現代食品冷凍科技、漁業系統以及全球運輸的發達,推播了黑鮪魚飲食文化,現在不只是亞洲,就連歐美地區的食客也對黑鮪魚趨之若鶩。但黑鮪魚飲食文化的流行,卻不幸引發了牠的生存危機,還記得之前看新聞播報第一鮪的時候,那龐大的身軀總令人驚嘆,比人還高好幾倍,但現在捕獲的黑鮪卻一年比一年嬌小,漁獲量也日益減少,雖然如此,每年的黑鮪季仍在人們的期待下熱鬧登場。黑鮪魚在海洋算是頂端的食物鏈者,若是這種大型魚類消失的話,必定會影響到下游整個食物鏈,導致生態浩劫。因此這些年來,國際上成立了「國際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來管制各國對於大西洋境內鮪魚的捕獲量,日本也研發了黑鮪魚的人工養殖技術—「海上箱網」,以降低野外的捕獲量,試圖亡羊補牢。就因為這一小口的「口腹之慾」,讓我們看到在短短的幾十年內,人類就將頂端的海洋獵食者逼入絕境,而這些補救措施,是否能同時保護黑鮪又滿足人們的口腹之需呢?雖然這已成文化,不過或許下次在選擇餐點時,我們可以選擇「永續海洋」的飲食,挑選人工養殖或是小型魚類,避免食用珊瑚礁或是大型瀕危魚類等,使海洋中的生物可以永續繁衍。
好吃的黑鮪魚生魚片總讓饕客們趨之若鶩,但對海洋生態的損傷卻是不可逆的 (張容嘉
提供)
「衣」也是人類的必需品之一,但我們同樣曾為了自己的私慾而危及海洋生物。在18世紀時,人們發現海獺具有世界上最密集最保暖的毛皮—每平方吋有一百萬根毛髮,這樣密集的毛量使海獺可以生存在冰冷的北太平洋,但也成為獵人的目標,大肆捕捉並製成高檔保暖的時尚衣物販售,使得海獺族群幾乎滅絕。在海獺幾乎絕跡之時,海獺最愛的主食「海膽」就得到喘息的機會而大肆繁衍,造成當時的海膽幾乎吃光了當地的海藻森林,引發政府及生態保育團體的重視,甚至派遣潛水夫及志工去清除海膽。但隨後,歷史再度重演,當人們發現海膽在「餐桌上的美好」,海膽的生殖腺在日本是受歡迎的美食,又使得海膽從「有害需除」變為「有利可圖」,族群數量在幾年間驟降,甚至必須立法管制捕撈量及制定禁止期等,以求永續經營。只是一個小小的思想改變,就讓海膽數量像乘坐雲霄飛車似的迅速增加又迅速降低,實在可笑又哀傷。
翻閱書籍到這裡,我不免思考著,人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在干涉著自然生態。人們常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人類干涉自然生態並造成生物滅絕的歷史卻一再重演,我們看見很多生物因為我們的飲食習慣走向絕種,因為我們的捕捉走向滅亡。身處海島的我們,水產生物對我們來說是隨手可得的,我們依靠著漁船科技的進步,雷達一掃,就清楚哪裡有龐大的魚群;圍網一網,就捕捉了所有魚群。船員帶著滿意的笑容,帶著漁獲量上島,再經由市集銷售、料理販賣,就慢慢到了我們餐桌前,而我們也習以為常的吃著這些食物,然而我們有想過這些魚的來源嗎?或是最簡單的,你吃的是甚麼魚?若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吃甚麼魚類了,那我們還能討論海洋保育嗎?雖然台灣仍然有許多人正默默推廣永續海洋的理念,但卻總被鋪天蓋地的政治八卦新聞版面所覆蓋,在魚市集也可看到政府的永續海洋推廣看板,但總是在不起眼的角落,被大家忽視。
在海生館讀書的好處就是離海很近,方便下水遊憩或做研究 |
回頭想想,我們對於海洋大多知道海鮮的美味,但對於海洋的保育卻相對了解較少,而我若不是對於海洋及海洋生物有一定的熱忱,一直有特別搜尋閱讀相關書籍雜誌及影集,也正在「海生館研究所」(註一)攻讀碩士學位(以探討珊瑚與渦鞭毛藻的共生機轉為題)(註二),想必現在也不會了解到許多海洋的相關資訊。但其實這些資訊仍不足以讓我了解海洋生態實況,更何況一般民眾?
要如何讓大家都能獲得海洋知識及凝聚海洋保育的共識呢?又該從何時開始呢?我認為要從小開始,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時,介紹臺灣的地理環境就可多延伸到海洋與海洋生物的生態故事,讓大家一一了解到洋流、海洋生態與島國的關連,避免學生只會背誦臺灣西邊有中國沿岸流,東邊有黑潮的經過,卻不知道這些海流對臺灣帶來了甚麼影響,又對海洋生物帶來了甚麼影響。若是能從小開始教育海洋生物及海洋保育觀念,我相信現在若要推廣海洋保育也就能一帆風順。
我進一步認為,現在就要開始慢慢建立起「真正的」海洋保護區,完全禁漁。這在國外已經有成功的先例,我曾看過一篇報導,敘述因為建立起海洋保護區,確實執行禁止捕撈保護區內的任何海洋生物,結果在那一片海域的魚群及海洋生物滋養眾多並溢出到保護區外,使漁民得以在保護區外穩定永續的捕撈漁獲。我真心希望臺灣未來能朝著這方向前進,讓寶島臺灣的海洋資源能夠永續,確保未來的人們仍能看到這些生物在臺灣的海洋中欣欣向榮,而非在書本圖鑑中緬懷。
作者(左一)正與學妹們在海生館做實驗
註一:「海生館研究所」全名為「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為「海生館」與「國立東華大學」合辦的研究所,就設立於海生館館區內,從2005年開始招生,現分為「海洋生物科技組」及「海洋生物生態與演化組」,招收碩博士生(每年合計20多名)加入海生館的研究團隊,利用海生館現有的各項科研資源及就近墾丁珊瑚保育區的地利,進行具特色的海洋生命科學研究,珊瑚生物學及珊瑚礁生態研究即為其中之一。
註二:珊瑚與共生藻(渦鞭毛藻的一種)的共生現象是珊瑚礁健康的基礎,共生藻能行光合作用並將養份提供珊瑚使用,若共生關係被破壞,共生藻離開珊瑚時,珊瑚就會白化。此研究課題是國際上重要的議題之一,尤其是擁有珊瑚礁生態系的國家。
→ 點擊購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