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學生正透過不同倍率的放大鏡近距離觀察珊瑚模型 (鄭鈺清 提供) |
文圖─鄭鈺清─屏東縣仁愛國小教師
海生館擁有豐富的海洋教育資源,能夠啟發不同年齡層、不同對象對於奧秘海洋的好奇。我在2019年11月一場舉辦於海生館的研習活動中獲知「行動展示箱」的借用資訊,而當時我正帶領一群三年級的學生進行「臺灣海岸探索專題」課程,其中有提到臺灣珊瑚礁海岸之特殊性。我突然靈機一動,何不將「珊瑚模型行動展示箱」借回到學校使用,心想若能讓學生好好觀察珊瑚,將能讓學生對於珊瑚礁海岸的形成更有感,於是便立刻遞出借用申請書,期待展開一場精采的海洋開箱之旅。
「珊瑚模型行動展示箱」運送到辦公室後立即引發教師同仁一陣好奇:「這麼大箱是什麼?」、「從海生館寄來的教具?海生館有外借教具喔!」、「好想看喔!這是真的珊瑚嗎?」…。偌大的行李箱裡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模型,讓我也對即將開始的「好奇~珊瑚」課程充滿期待。課程進行前,我先詢問學生對於珊瑚的認知,令人訝異的是,學生早已從電視、報章雜誌得到相當多珊瑚相關的訊息,也參觀過海生館之珊瑚王國。不過珊瑚雖離我們不遠,對學生來說也不陌生,但學生對珊瑚真實面貌的了解其實還有段距離。
「驚艷奇珍珊瑚模型行動展示箱」中有十種不同的仿真珊瑚模型,樣態各有不同,課堂中透過肉眼和放大鏡的觀察,「微觀珊瑚」活動就足以讓中年級的孩子充滿驚奇。「好奇~珊瑚」的課程主旨是希望能讓學生可以透過展示箱的教具認識珊瑚的構造、型態、種類、生存條件與分佈區域。並且透過30x、60x放大鏡觀察、描繪珊瑚模型以及珊瑚礁碎塊,藉此更認識這片海裡的「熱帶雨林」。
在教學前,筆者先讓學生們提出關於珊瑚想了解、有興趣的議題與資訊。並且尋找與珊瑚有關的影片和文章,讓學生可以透過閱讀與觀影經驗進一步了解珊瑚。此外也要求學生將從中學習到的關鍵訊息彙整,並以概念圖呈現。課程中亦要求學生觀察珊瑚模型並繪製其特徵,透過動手實作,更了解珊瑚之特性。
不同種類的珊瑚模型,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當學生拿起放大鏡觀察珊瑚模型,再透過影片中介紹珊瑚的結構、樣態並與之比對後,海洋知識便不再僅存於課本上,而變得立體豐富了起來,且呼應著我們的生活環境。透過學生們的提問與觀看影片學習知識,將資訊重整,令學生們對於珊瑚資訊能有較完整全面的概念。
珊瑚孕育著繽紛的、豐富的海洋生態,觀察模型後再到戶外採集珊瑚礁碎石來觀察,有助於讓知識具象化。學生們也明白了「珊瑚」不僅只存於電視上與課本上,「珊瑚」和人類一樣,是地球上的一份子,而珊瑚白化背後所隱藏的環境危機對學生來說也「有感」多了。「守護環境、愛護地球」是近年來熱門的議題,但在大聲疾呼前,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建構知識,讓孩子們明白,守護海洋應該是「我們」一起要做的事。藉著教育學子海洋生物相關知識,保護海洋的行動也會因應而生,行動展示箱對於培養海洋素養發揮極大功用。
偌大的珊瑚行李箱乘載的不僅是幾個模型,而是海生館引領孩子對海洋產生好奇的一份用心。因好奇而理解,因理解而行動,孩子的世界離大人不遠,希望將這份珍惜海洋的種子在心中發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