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提供─林嘉瑋博士─海生館展示組
文-林逸-海生館出版中心
為什麼會有「海洋科技探索展」?
海洋科技探索展是海生館執行智慧博物館計畫的產物,在這個中長程計畫裡,需緊扣各項指標,並將四年時光歸納為一個產期,過程猶如母親懷胎十個月,辛苦孕育的嬰兒,終於在今年一月,呱呱墜地。
展場設計規劃
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推動各項研究的能量來源。至於為什麼我們要對海洋進行探索,即是因為人類對於海洋有著高度的興趣。綜觀整個海洋科技的研究歷史,從凡爾納充滿創意驚奇的小說《海底兩萬里》,到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現代海洋探索設備,人類從古至今對海底世界的想像與對海洋持續探索的野心,都構成了此次特展的主軸。
展覽一開始便敘述了人類探勘海洋的過程,將整體歷史刻畫一遍,釐清脈絡,解惑對於海洋研究不甚了解的人。曾經,有人向研究人員提問:「做研究難不難?」答案絕對是肯定句。海洋研究須克服的困難,遠比陸地上的多更多。林嘉瑋老師在訪談中一語驚醒夢中人,向我們強調海洋研究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展覽中也呈現了海生館的海洋研究成果與發表過的相關科技,運用GIS系統平台,將各種相關數據雜揉在一起,成就數字大熔爐,可單看一點,亦可連成一線,面面俱到地呈現了海生館在研究領域的成果。
特展最後也展出了令人引頸期盼的「大博物館計畫」成果,其中所建置的ROV(水下無人遙控載具),是探索大海寶藏的黃金梅莉號,穿梭於中光層,尋尋覓覓,探尋寶藏位置。此外,亦呈現海生館自建的海洋資訊平台「Ocean
Tag」,建構初衷是希望能將所有數據科普化,透過AI搜尋功能找出海洋科普「關鍵字」,期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海洋界的Google。
特展吸引人之處
本次特展亦順應博物館展示潮流,添加許多互動式體驗,例如搭載GIS系統的巨大觸控螢幕,讓民眾能透過展覽一圓科研人員的夢。還有擬真的水下探測艇駕駛艙,讓民眾透過操縱桿,恣意在深海中完成探索任務。
特展所挑選的標本別具意義,忠實呈現深海的物種,凸顯深海與淺海最大的區別。舉例來說深海標誌物種「大王具足蟲」,牠在淺海的近親其實是住在堤防的海蟑螂,體型微小,但在深海卻能長到60公分以上,這就是因為物種在深海中會產生巨大化的現象。除此之外,還有棘皮動物與魚類,同樣跟淺海物種差別甚大,直接衝擊民眾視覺。
展覽亦設有海底直播區,巨大的螢幕呈現宏觀的視覺效果。有別於一般網紅直播,這次的主角不是人,而是海洋生物。以大海為背景,請各路專家當串場主持人,幫牠們作自我介紹,填補海洋生物不能說話的缺憾,播映一場兼具娛樂與知識的視覺饗宴。
ROV讓水下探勘更有效率
在深海調查的歷程中,海生館以ROV為主要工具,著墨生物的部分。一開始只有小型的ROV,能下水的深度不深,且能附加的儀器少。直至後來加入「大博物館計畫」,有經費建構新ROV,搭載精密的攝影機,能回傳清楚的即時影像,並加上機械手臂協助採樣。未來預計添購海洋吸塵器,將有助於蝦蟹魚類之樣品蒐集,又或者針對欲蒐集的其他水文資訊,都能再加裝對應設備,以ROV為主體,打造深海研究的最佳利器。
互相合作,創造科研新視界
林嘉瑋老師表示,其實在臺灣有很多大學與科技中心都在做深海研究,海生館也期許能跟其他單位合作,透過海生館的海洋專業人才與設備,加上不同機構的經費與計畫,互相搭配,共創多贏局面。例如去年與海洋科技中心合作的海底探勘,透過他們的高階ROV加上海生館生物專業的研究人員一起協作,分析與鑑定深海物種,讓我們對深海黑煙囪附近的生態環境得以有更多了解。又例如海生館在未來也計畫與文化部協作,讓海生館的ROV操作團隊加入文化部的水下考古調查中,一方面可以蒐集到海洋生物相關影像資訊,一方面他們能打撈瓦片、瓶罐、沈船等歷史遺跡,透過跨域合作創造雙贏。海生館也將與海洋大學合作,在臺灣東北角有淺層海底火山,從10幾公尺到200公尺深,過去使用拖網的調查方式,無法確保所抓取的樣本是否為火山相關產物。因此,將來我們也將協助研究單位下海探勘,以期更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
結語
中光層的珊瑚是目前很熱門的研究課題,卻很少人能觸及此地,但大博物館計畫中建置的ROV能排除萬難,進行採樣、蒐集環境參數等,填補這段研究空窗期。並網羅不一樣的生物、標本,讓我們更便於做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實屬難得。
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永久展示
展出地點:世界水域館3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