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尋找海裡的神奇寶貝! 與臺灣海蛞蝓圖鑑作者聊聊關於海蛞蝓的大小事

圖為黑側角海蛞蝓 (Protaeolidiella atra)(林清哲 攝)



採訪撰文─王玠文─海生館出版中心
採訪稿整理─鄭元杰、鄭至娟─海生館出版中心寒假實習生

您可知道在海裡住著一群七彩繽紛的「神奇寶貝」嗎?這群可愛又色彩繽紛的小生物就是「海蛞蝓」,與陸地上色彩單一的蛞蝓不同,其美麗又嬌俏的模樣吸引了不少水下攝影發燒友的關注。

早在2009年海生館便籌劃了《發現˙海蛞蝓》特展,以多媒體科技展現海蛞蝓的生態結構,並規劃「海蛞蝓行動展示箱」,希望透過老師們到校教學,讓孩童更認識這個藏在海裡的美麗生物。海蛞蝓多變的樣貌吸了許多潛水發燒友的關注,為了解答民眾對於生物各式各樣的疑問,海生館也在同年出版了廣受好評的《七彩海蛞蝓-臺灣的裸鰓動物》。2019年更進一步推出了英文版的海蛞蝓圖鑑《Sea Slugs of Taiwan》,收錄了大多數臺灣已知的海蛞蝓物種,期待能與世界分享臺灣生物多樣性的美麗。海蛞蝓是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異鰓亞綱螺殼退化的物種,共有八個類群,全世界保守估計有三千種以上的海蛞蝓,臺灣目前有正式紀錄的約有八百種,這本圖鑑上就收錄了四百多種,是臺灣目前收錄最齊全的海蛞蝓圖鑑之一。


外形像皮卡丘的褐邊腹翼海蛞蝓(Siphopteron brunneomarginatum)(揭維邦 攝)(出自《Sea Slugs of Taiwan》 P.42)

我們也特別跟圖鑑作者揭維邦老師聊了聊關於這本圖鑑背後的一些趣事。

Q:請問老師是怎麼踏入海蛞蝓的研究領域呢?
說起來其實是機緣巧合。因為我本身是海洋生物研究所畢業,畢業後常利用閒暇時間去潛水。那時候臺灣多是研究珊瑚跟魚類,因為當時這方面的資料比較多,多樣性也高,也很有趣。但因為我是在台東當兵,到了綠島,就發現了另一種很神奇的動物,也就是「海蛞蝓」。那個時候是民國85年吧,不像珊瑚或魚類,國內是幾乎找不到相關資料的。也就這樣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所以嘗試用了像手繪、底片拍照等方法來紀錄。那時大部分可取得的資料都來自於美國,跟臺灣的環境、物種也不太一樣,所以就想要比較有系統地去觀察、去了解。

Q:這樣說起來臺灣的海蛞蝓研究是什麼時候才開始興盛的呢?
應該是數位相機出來之後。因為底片相機只能拍36張,並不是很方便。數位相機出現後,我們就能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也能跟國外交流資訊。那時候澳洲也有一些實用的網站,像歐美國家、日本、澳洲都做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其實科學很容易被儀器、設備所限制,這也是為什麼在熱帶海域這種生物多樣性高的地方,研究反而比較晚才起步的原因。

臺灣其實也有一些學者陸續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如海蛞蝓分類的張晏瑋博士整理台灣海蛞蝓物種名錄,科博館的黃興倬博士也寫過海蛞蝓相關報導,還有莫顯蕎、蘇焉老師等調查澎湖海域的海蛞蝓,以及邱郁文老師也廣泛蒐集本島與離島的多樣性研究。

Q:那麼老師在這本書所收錄的海蛞蝓大多是分佈在哪裡呢?
由於我居住地的關係,這本書主要照片都來自於東北角,其次就是物種最豐富的墾丁,綠島與蘭嶼因為比較遠,所以稍微少一點。

Q:不過海蛞蝓那麼小會不會很難找哇?拍攝海蛞蝓有什麼技巧嗎?
首先你必須要先考到一張潛水證照,再來當然要不斷練習在水下尋找海蛞蝓。攝影器材也很重要,其實現在攝影器材發展是一日千里,從早期的相機到數位相機,後來還有DC,甚至現在連手機都可以下海去拍,而且拍出來的效果非常好,所以我們真沒什麼理由不去研究海蛞蝓。再來要拍得清楚,燈具也是關鍵,特別是在錄影的時候,一定要有穩定的燈源,所以除了投資攝影器材外,也得要有好的燈具。

在剛開始拍海蛞蝓時,我是受到澳洲方面的資料影響,都是以珊瑚礁地區為主,像是東北角、墾丁、綠島、蘭嶼、澎湖等地方。這幾年陳楊文先生、墾丁後壁湖的阿智在潮池(潮間帶)也有很多新發現。潮池就是在礁岩裡面,退潮後便保持封閉,因為長期保持濕潤所以也可以看到很多海蛞蝓。那在這些地方觀察時間可以比較長,而且可以觀察一個晚上,可以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幾年最讓人驚喜的就是金門的潮間帶,觀察家們如洪清漳、黃琇婷老師在那邊有看到和本島完全不一樣的動物相,非常值得長期追蹤與討論。

對於要觀察海蛞蝓的初學者來說,我會建議首先從食性上開始,有些海蛞蝓吃藻類,有些海蛞蝓吃海鞘,不同種類的海蛞蝓都有不同的食性,你可以去牠的食物附近找牠。再來可以去找牠的卵塊,比較大型也比較好觀測。最後,透過認識生物的基本行為也有助於快速找到海蛞蝓,比如牠們的交配季節,這些都可以幫助你比較快找到海蛞蝓。

說鰻游二列鰓海蛞蝓 (Bornella anguilla)(俞明宏 攝)(出自《Sea Slugs of Taiwan》 P.254) 

Q:距離上一本《七彩海蛞蝓-臺灣的裸鰓動物》出版已有十年了,這本新書與上一本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出書過程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或挑戰?

其實還滿多不同的。第一個是十年來分類學其實有很大的變動;第二個是上一本書我只有裸鰓目而已,但目前物種普遍認為可被分為八個目。因為我自己是生物學背景,所以當時比較本位主義,覺得只要討論一個目就好,其他目先不管。但後來發現其實大家在討論海蛞蝓時,都會一起討論八個目,所以這次就有把其它目擺進來,並且加了在國內書籍也比較罕見的「翼足目」海蛞蝓,努力做到更為完整。還有就是我也嘗試做了海蛞蝓物種學名的中文化,提供國內讀者參考。

出書過程中發現的困難就是臺灣目前還有三、四成左右是未知種,所以本書出版的主要目的是藉此機會接受批評指教,更希望激起國內外廣泛討論台灣海域海蛞蝓多樣性的關注。

Q:聽起來研究海蛞蝓真是不容易!想請問老師持續研究海蛞蝓的動力是什麼呢?
我想問你你第一眼看到海蛞蝓有什麼感覺?

Q:很美麗,尤其這本書的封面很像梵谷的作品《櫻花樹》。
那就對啦!看到這個物種所帶來的感動,那種感染力是很強的。像當初創造出皮卡丘的作者,怎麼可能想到海裡居然有外型如此像的生物?海裡的生物其實超乎人類的想像,而且當我們有了這種能吸引人關注的「明星物種」之後,我們就能藉由牠們去認識更多的生物:比如牠吃的東西、跟誰相處在一起、生活環境如何⋯⋯等,我們對海洋的認識就能慢慢擴散開來,不再一無所知。

海蛞蝓雖然沒有經濟價值,但可以帶動很多潛水活動、攝影活動等等,透過這些觀察者們,也可以帶動大家對海洋、對自然的保護,這些都是研究海蛞蝓能帶來的「效益」。

海生館與恆春當地潛水店「台灣潛水」合作舉辦海蛞蝓英文圖鑑新書發表會,現場聚集了許多潛水與對海洋生態有興趣的同好們。(海生館出版中心 攝)

只看文字不過癮,想欣賞海蛞蝓真實的動態嗎?點連結欣賞海蛞蝓優游海中的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