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皇上有賞!請問這是什麼魚?─談如何用故宮古畫教海洋生物學


圖一:清,海怪圖,出自海怪圖記,故宮館藏。本圖有經過裁切與旋轉。圖片來源:故宮Open Data網站。
皇上有賞!請問這是什麼魚?談如何用故宮古畫教海洋生物學

文圖吳曜如博士海生館科學教育組


2019年暑假,國立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木柵動物園、新竹動物園、高雄壽山動物園以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了《故宮動物園》特展,其中展出許多與魚類有關的古畫,年代橫跨了十七至十九世紀初期的畫作,畫風雖主要為中式,但從中也可看到受西方作畫風格影響的作品,有許多展出的「生物畫作」在資訊不流通的年代應該可謂「奇珍異獸」。配合108課綱上路,在策展過程中,也與參與的教師激盪出「從古畫學生物」之課程。此課程模式,可適用於108課綱中進行各類生物分類之彈性探究課程規劃,在經過半年的試教、修改調整後,在此分享大致的課程進行模式,提供老師作為教學參考。

教育部2018年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新課綱中,自然領域課綱列出的學生學習表現為「探究能力」及「科學態度與科學本質」,其中的「探究能力」強調在真實情境脈絡中進行問題解決,這包含「觀察」、「傳達」等能力。而在國中階段的「觀察」是希望學生能從學習活動中執行各種有計劃地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po-IV-1)。至於國中階段的「傳達」則希望學生能利用口語、文字、繪圖或科學名詞等,表達探究過程、限制或主張(pc-IV-2)。本課程進行方式為引導學員透過觀察古畫中的魚、對比現今真實存在的魚類繪圖,來進行有計畫的觀察、推論其異同的可能原因、進而以型態分類之科學名詞進行討論與傳達,再由教師簡介中西繪圖之異同。

分組探究教學流程可分為起、承、轉、合四個方向,分點敘述如下:

一、課程開始,引入情境(起,20分鐘)
1. 教師進行情境說明。
情境:某天皇上做了一個怪夢,夢中有一隻貌似十分可口的魚,由於實在忘不了夢中的畫面,於是隔天起床後詔告天下,徵求可以幫忙找到那隻魚的船家,若是真的找到,大大有賞。
角色扮演:各組扮演為想要找到魚的船家,希望自己可以確實捕到正確的魚以得到獎賞。
2. 任務一:為了讓學生感受知識衝擊,先請每位學生憑自己腦中印象,在課程用小書的第1頁迅速簡要畫出一條魚。
3. 組內互相觀看彼此的魚,討論是否有什麼差別。
4. 任務二:教師播放10秒的怪魚圖後,要求學生各自憑記憶,迅速簡要畫在課程用小書第2頁。
5. 組員輪流傳閱小書與討論,共同分析這條怪魚的特徵,並將印象中的怪魚畫在大白板上。
6. 各組同時展示作畫成果,並與教師播放的圖做對照,全班選出最像的一組。

圖二:課程進行中之投影片,教師說明魚類外表特徵用。生物繪圖之圖片來源:海生館數位館藏之生物黑白繪圖。

二、活動中學習(承,30分鐘)
1. 要求學生在課程用小書第3頁先畫上九宮格。
2. 任務三:螢幕上將會呈現12項魚類外型特徵(如:魚鰭位置、眼睛位置、魚鰭數目、嘴巴大小、身體的顏色、尾巴的大小、眼睛大小、尾巴的形狀、身上的紋路、魚鰭形狀、體型形狀、嘴巴形狀),要求學生從中選出9項魚類分類常用的特徵,將代號隨意分配填入小書九宮格中。
3. 聆聽教師的魚類構造說明,聽到自己也有選到的特徵,就將該格圈起來。
4. 連成任四條直線者就舉手,前幾名完成者,該組可加分或是發放小獎品。
5. 聽完教師說明之後,下課休息並各自複習,於第二節一開始,依序回答教師的抽問。


圖三:本課程108年8月14日於故宮進行之紀錄照片。由各組說明自己的魚與畫中魚最像。
三、引入觀察與比較(轉,30分鐘)
1. 各組隨機發放真實魚類繪圖,及皇上指定要吃的怪魚圖。
2. 任務四:我的魚最像!
兩者對比觀察,找出相似的地方,寫在小書第4頁上。
3. 任務五:你的魚不像!
派人前往另一組去找出不相似的地方,由留守的學生紀錄在小書第5頁。
4. 任務六:上京進貢!說服皇上!
派兩位組員出來說服全班,一位說明自己的魚是皇帝要找的魚的理由,另一位針對他組指出不像的點進行反駁並且補充說明。
6. 全班表決哪一組最能說服全班(只可投其他組的魚)。

圖四:延伸閱讀參考文本摘錄。上述之魚類圖片為課程中各組所捕獲的魚,其中有三隻魚屬於同一科,可讓學生從外觀去觀察,並思考其親緣關係。圖片來源:海生館數位館藏之生物黑白繪圖。

四、最後總結與回饋(合,20分鐘)
1. 聆聽教師對這幾隻魚的簡介、以及中西畫作的比較介紹。
2. 自由做筆記在個人小書第6頁。
3. 根據教師螢幕呈現的學習反思自評表,依序填寫在個人小書的第7頁。
4. 先填答完畢的人可向教師拿延伸閱讀參考文本,可帶文本回家繼續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