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臺灣:博物之島」—2019 ICOM京都大會現場筆記

 共同執行科學展演的教育部館所團隊。
文─林冠吟 海生館 科學教育組
圖─劉德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副研究員 提供
前進ICOM ── 三年一度的博物館盛會

今年9月初的日本京都,旅人在捷運站或觀光景點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海報──「古蹟清水寺的剪影倒映在紅色的圓形太陽上」,這個設計巧妙地將日本國旗與京都知名景點融合一體,而這正是「2019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簡稱ICOM)「京都大會」的主視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重振戰後文化,讓各國得以保護其文化資產而創立ICOM。70多年來,ICOM已成為國際最大的博物館專業組織,也是博物館從業者相當重要的交流與合作組織。而本次於京都舉辦的則是其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博物館大會,內容包含多場學術、專業會議以及博覽會。根據大會公布的資料,共有來自約140個國家及地域、超過四千多位的博物館專業人士共襄盛舉,而臺灣的博物館群也沒有錯過這場盛會,本次有超過百人,一同赴京都向世界展現臺灣博物館的研究與成果。

「博物之島」讓世界看見臺灣
走進博覽會的現場,從高聳入天的綠色山巒,便可輕易辨識出臺灣展區的位置。本次臺灣展區的設計突破過往博覽會的既定格式,設計團隊以山巒為靈感,在展廳中打造出玉山、南湖大山等意象,中間的主視覺則採用藝術家林惺嶽的作品。這樣的規劃深受國際來賓歡迎,不少人一邊參訪一邊與主視覺自拍合影。而呈現在山巒之間的則是近年來臺灣各館所的研究和教育活動,包含永續環境、文化平權、社群與公眾參與等議題,充份顯現出這座「博物之島」的多樣性和兼容性。

用科學展演述說「鯨聲鯨事」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本次與會負有重任,包括陳勇輝博士在CECA教育文化委員會的學術文章發表,以及筆者與同組的林佩蓉所規劃執行的科學展演。
展演內容以本館的「白鯨聲學研究」為主,為提高演示時與民眾之互動性,我們在行前精心設計了一組新的演示教材,希望透過說故事的方式緩緩道出鯨豚的聲學知識,以及其中蘊含之意義,並藉由參與者和教材的互動,加深其學習印象。為了增加臨場感,我們特地向本館獸醫取得館內白鯨之錄音檔,至演示現場播放。

展演實際運作時,藉由互動教材及現場播放的白鯨聲音,成功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與交流討論,包括來自日本的生物繪圖藝術工作者、以及從俄羅斯來的博物館學者等。透過生動有趣的演示,讓世界看見本館在海洋生物方面的研究,而本次演示操作所累積的參與者回饋,也能作為本館未來發展白鯨聲學主題科普教材之參考。除此之外,我們也向有興趣的民眾介紹館內的海龜收容中心,及後場水族實驗中心教育交流管道。
這場博物館盛會為世界各地博物館專業人士打造了一個互相交流與合作的平台,眾人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的實務及學術經驗,對所有的參與者而言,無疑是一次絕佳的增值體驗。

在臺灣展區向各國參與者推廣本館之白鯨教材。(圖:劉德祥)

科學演示現場,吸引各國的參與者參觀。(圖:劉德祥)


延伸閱讀:
京都大會現場展演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