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珊瑚細胞裡的太陽能 發電機:共生藻




文圖—彭紹恩博士—海生館 企劃研究組

現代化建築表面常見排列整齊的太陽能板,是人類發展綠色能源的重要科技之一。在自然界中,有種奇特的動物也能使用太陽能,就是生長在海底的珊瑚,所不同的是,珊瑚的「太陽能發電機」位於體內而非表面,是零污染且能伴隨珊瑚成長而增加數量的一種有機體(共生藻)。共生藻能與珊瑚進行互利的共生現象,共生藻存在於珊瑚的細胞內,吸收珊瑚代謝的廢物及二氧化碳,藉由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養分,並能將高達90%以上的光合作用產物回饋給珊瑚使用,是維持珊瑚健康不可或缺的共生夥伴。

此圖為珊瑚組織切片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影像(請想像柳橙或奇異果的橫切面),所呈現的超微結構精密複雜,鬼斧神工。圖中偏左側,佔據絕大面積,約呈半圓型狀,色澤稍深,內含許多構造的區域就是共生藻細胞的一隅,其中許多具有條紋之不規則囊狀構造就是葉綠體,是共生藻用以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重要胞器。在共生藻之外,上方及右上方色澤較淡的區域都是屬於珊瑚細胞的構造,可以見到許多彎彎曲曲的線條,分隔出數個不相連的空間,這些線條就是“細胞膜”,而每個不相連空間則分屬不同的珊瑚細胞。圖中最大珊瑚細胞之細胞膜,由左上到右下約略劃出一道急轉而下的弧線,清晰可見,此珊瑚細胞內包含了偏左下方,色澤較深的共生藻細胞、一顆脂質體(偏右上,色澤最深、內有裂痕的實心圓構造),以及粒線體、高基氏體與內質網等囊泡狀胞器。藉由高解析的電子顯微鏡,海生館的科學家們得以一窺珊瑚細胞內的世界,逐步解析珊瑚與共生藻間互利共生的神奇機轉。(此圖為珊瑚細胞放大約6萬倍時的影像)


彭紹恩、胡景雯、陳啟祥 (2010) 圖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術~生物樣本製備及顯微鏡操作實錄 (A Practical Protocol for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出版ISBN978-986-02-610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